一、服裝色彩設計的要求
關于服裝的色彩設計,我們首先要了解顏色的屬性,因為所有的服裝顏色有其基本的屬性和元素。那么,是什么顏色的屬性?顏色屬性之間的關系如何?根據近年來學者們的討論,顏色屬性是指任何顏色只要存在于彩色系統中,就有三個基本的屬性,即明度、色相、純度。色彩的面貌和性質由這三者決定,他們是顏色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無彩色系只有明度屬性,而缺乏色相和純度的屬性。顏色的三個屬性是三位一體、相互依存的。要做服裝的色彩設計,我們必須知道服裝的色彩設計藝術有其自身的特點,這是進行設計的必要思想基礎和前提,有時服裝色彩設計是不可能完全依靠公式或定律的,對個性色彩的感覺和想象力不可忽視。此外,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服裝色彩設計”中抽象的色彩構成和組織形式的原則,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接觸到包括平衡、比例、節奏、對比等在內的各種形式的語言。但是,我們要解釋的是,這些學習的規則形式,歸根到底是一個可視化的學習方式,這些視覺語言和方法只用于為特定的服裝色彩設計的實踐。有關服裝的色彩設計,最后一點要求是要弄明白顏色間接的心理影響。顏色間接的心理影響會形成一個更深刻的心理活動過程,這一心理過程會影響著裝者和欣賞者的心情和反饋。
二、《紅樓夢》原著中的服裝色彩設計
原著《紅樓夢》在人物造型和服飾上下了很大筆墨,突出了每個角色與眾不同的定位和個性,通過外貌和服裝的描寫,作者溝通了人物內外,展示了他們的心靈、智慧等特點,通過外部服飾的描寫,達到了秀外慧中的效果,也引導讀者對人物的內心進行探索,更為之后對人物命運、走向和性格的描寫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沒有任何兩個雷同的人,也沒有任何兩個性格一樣的人物,所以人物的心靈世界、命運等也都有了真切的、獨具特色的體現。接下來筆者會介紹原作品中人物的著裝和服飾。我們從林黛玉初見賈寶玉的心緒中可看出賈寶玉的著裝特色:“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從寶玉的裝扮中,我們便可對賈家的富貴和寶玉地位的尊貴略知一二。
《紅樓夢》中對另一個代表人物王熙鳳的服裝是這樣描寫的:“鳳姐兒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灑花襖,石青緙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如此的榮華富貴,只讓劉姥姥驚在那里,過會才趕忙下跪。王熙鳳和賈寶玉的服裝都出現了數百種蝴蝶碎花的設計,表現出了非常奢侈的怡紅快綠?!都t樓夢》中關于服飾色彩的描寫在第四十九回是集大成的一回,賈家上下齊聚賞雪梅,利用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著裝更深刻地顯示出賈家的富貴和充裕。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原著中的描寫:薛寶釵身穿一件蓮青斗紋錦,上有添花洋線番?絲的鶴氅。黛玉則是換上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貍里的鶴氅,束一條青龍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絳,頭上罩了雪帽,越發顯得她的潔白與純潔。
史廂云穿著賈母與她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燒大褂子,頭上帶著一頂挖云鵝黃片金里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領,里面是穿了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小袖掩衿銀鼠短襖,里面短短的是一件水紅裝鍛狐肷褶子,腰里緊緊束著一條蝴蝶結子長穗五色宮絳,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從這兩段描寫中我們能夠發現,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各個人物以及各家的丫鬟伙計都極有個性,這些個性都通過服裝表現出來。從中我們得知,這些服裝多是色彩艷麗,以紅黃的亮色占主導,而這些顏色也是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代表性色彩,代表著一種權利文化和博大浩瀚的胸懷,用在這樣的富貴家族的身上真是合適。這種描寫可謂淋漓盡致,極富感染性,也給了讀者解讀和想象的空間。
三、新版《紅樓夢》中的角色、服裝和色彩
現在我們反觀新版《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和服飾色彩。黛玉在出場后角色風格就被定為“孤絕”,這樣對角色性格的規定有一定的問題,黛玉不是孤絕,而是因為高山流水而曲高和寡,這樣的規定容易給觀眾們一種印象,即黛玉的悲劇是因為個人性格問題造成的,而非生活環境的問題。新版《紅樓夢》給人的整體感覺是不成熟的,演員們對作品不理解,缺乏演技,表演中面無表情、行為怪異、做作有余卻沒有靈氣,這樣的角色類似提線木偶,觀眾無法得到美的享受,更多的是接受的痛苦。賈母也不像原著中那樣富態有加,更沒有了原本的核心威嚴,反而看起來不如劉姥姥富態。王夫人的形象也沒有其誥命夫人的尊貴,在年齡上過老,表演上心態表現得過于低下,喪失了原著中帶有的幕后封建家長的核心地位,沒有排除異己掃除障礙的氣場。
在角色塑造上,該劇可算是沒有對原著解讀透徹,演員選擇也沒有符合最初標準,唯一令人滿意的也就是眼前一亮的晴雯了。在服裝的色彩設計上,新版《紅樓夢》忽視了中國古代服飾中圖案、色彩、材質等眾多要素背后所帶來的文化內涵。比如,為了突出賈府的富貴和地位,連丫鬟的裝扮也是綾羅綢緞,這才會致使劉姥姥第一次見她們就驚嚇了一跳。再如,襲人回家時,穿著的是王夫人送的妝緞,要知道妝緞不是一般人家能穿得上的,至少要是五品官員以上的家庭才可以,且不是丫鬟家丁能穿得起的,妝緞在襲人身上也是一種文化暗示,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顏色上,尤其是色彩搭配上,原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范,賈母路過黛玉的住處,發現窗簾是綠色的,窗簾外的竹子也是綠色的,她便令人用粉紅色的簾子換上,這樣便有了“隔”的感覺,窗外綠竹掩映,窗內則是另一派景象,儼然一幅仙女圖。
原著中的服飾顏色也非常有代表性,大多是中國古代的富貴色和明艷色。其中紅色就被大量的運用,這些紅色的服飾裝飾都可以表現明快、艷麗、華貴的文化特質。而新版《紅樓夢》中,演員造型和角色服飾色彩都讓我們大跌眼鏡。演員們清一色的黃瓜頭,服裝著色以暗紅和黑色為主打,讓人十分訝異,絲毫沒有體現出十二釵活靈活現的特點,加之演員對角色理解力不夠,表演技巧不夠純熟,整體的角色十分干枯和變形。新劇中基色為暗淡色,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導演希望通過色彩給劇中添加一部分暗淡、恐怖、憂傷的情緒,以配合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的發展,并似乎想通過這樣的色彩配合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解讀補充。但是過猶不及,這樣的衣物像是黑白無常,把富貴的賈家打造成為大地府的感覺顯然已經完全背離了原著的描述和氛圍,而所謂的情感也變成了導演強加給觀眾的。在解讀過程中,觀眾產生不適應是很正常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和指出了新版《紅樓夢》在角色服裝上的諸多問題,而觀眾對這部電視劇如此關心也許是由于《紅樓夢》的深刻內涵,其中包含著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粹和精華,它比其他任何一部電視劇能更深刻而集中地反映這些內容,所以每一個細節創作者們都應該仔細揣摩。而1987年版的電視劇《紅樓夢》之所以可以大獲成功,獲得專業影評家、歷史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紅學研究者和廣泛觀眾的大幅度認可,就在于該版電視劇的造型師有著深刻的古代服裝設計和流派意識,并以還原時代特征為己任。而新版《紅樓夢》遭到的廣泛惡評也給了電視劇創作者們新的啟示:翻拍可以加入自己的改編,但必須要尊重原著。雖然藝術創作尤其是電視劇拍攝和考古是絕不相同的,但是對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創作者們理應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用嚴肅的態度創作出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并使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
作者:彭飛 劉鴻燕 單位:石家莊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