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臨床基本技能的培養
1.門診臨床診療能力的培養:皮膚性病學是一門形態學科,其病種繁多,僅常見病、多發病就達數百種,且患者多在門診就醫治療,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重點是在門診,門診臨床技能實踐時間安排相對要長。為使專業學位研究生迅速掌握皮膚性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我們采用導師負責制的帶教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和鑒別形形色色的皮疹。看過一定數量的患者后,要求研究生練習書寫門診病歷,描述基本皮損特點,提出自己的診療意見,并由導師進行講評,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皮膚性病門診診療流程。掌握皮膚性病檢查的基本方法;準確辨認和描述基本的皮膚損害;采用準確的專業術語書寫完整的門診病歷;掌握常見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正確合理使用藥物,尤其是外用藥物使用原則,包括如何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如何根據皮損類型選擇藥物劑型,如何根據病情確定用藥時間、次數及療程等;了解皮膚病急癥的診斷、治療和搶救措施,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具備皮膚性病科初級醫師的工作能力。
2.皮膚性病相關檢查和治療能力的培養:皮膚性病科相關檢查和皮膚病理技能的學習是提高研究生臨床能力的重要環節。協助上級醫師進行皮膚組織病理取材,掌握皮膚活檢技術,了解皮膚組織病理學標本的制作方法,并通過參加每周1次的系統講課和皮膚病理閱片學習,逐步掌握常見皮膚性病的特征性病理變化,將臨床與病理知識相互結合,提高其自身的臨床診斷水平。在真菌室、激光室、治療室和性病實驗室各輪轉1個月,掌握真菌鏡檢、培養及常見真菌菌種鑒定的方法;了解淋球菌、梅毒螺旋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抗體、衣原體、支原體、蠕形螨、疥蟲和其他特殊細胞學等的檢查方法。掌握換藥、皮損內注射、液氮冷凍、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光動力、光療、激光美容等門診常用基本操作技術、主要治療原理、適應證和禁忌證等。通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基本技能培養,使他們能迅速提高對皮膚性病的診療水平。
3.管理住院患者的臨床能力培養: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認真學習15項核心制度、醫師法和各項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并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通過主管患者進行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專科檢查、書寫完整的住院大病歷、首次病程記錄、病程記錄、病例討論記錄、會診記錄、搶救記錄及其他各項記錄。甲級病歷達到90%以上。通過主管患者,掌握病房常見皮膚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由于皮膚病與全身疾病密切相關,要求研究生輪轉部分內外科病房,擴大知識面,提高對皮膚病相關系統性疾病的診療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帶教制度,加強研究生臨床思維訓練
規范的臨床帶教制度是提高培養研究生臨床能力的重要保證。教研室指定教師選擇典型病例或疑難病例,進行每2周1次的教學查房,通過匯報病例、床旁詢問病史、檢查患者和討論總結,做到知識與眾人共享、互相取長補短,培養研究生的臨床診療思維方法,以及和患者溝通的能力。
三、完善和加強臨床技能考核
專業學位研究生要求具有一定的臨床技能,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思維能力,能獨立處理本學科領域內的常見病。為了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教研室制定了專門的考核制度,并下發《專業學位研究生科室及科內輪轉考核手冊》,對每位研究生輪轉的各部門都有明確記錄。該手冊包括門診診療患者人次、主管住院患者人次、書寫病例數、參加學術活動記錄等。并在畢業前一個學期進行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選擇皮膚科常見病,進行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書寫門診和住院病歷,并進行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措施的描述。
四、培養結束后取得的成效
通過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2年的上述臨床技能培養,在畢業前的考核中,所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均初步掌握了皮膚性病學的基本皮膚損害和檢查的基本方法,并能采用準確的專業術語書寫完整的門診病歷和住院病歷;初步掌握了常見皮膚性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能正確合理使用藥物,尤其是外用藥物使用原則,包括如何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如何根據皮損類型選擇藥物劑型,如何根據病情確定用藥時間、次數及療程等;了解皮膚病急癥的診斷、治療和搶救措施;也初步掌握了皮膚病各種臨床激光、光動力等治療的適應證和操作方法,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初步具備了皮膚性病科初級醫師的工作能力,并能單獨進行常見疾病的診療。
五、總結
通過采用上述模式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培養,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臨床專業技術水平,符合未來醫學專業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但這只是我們探索到的關于皮膚性病科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的一點體會。如何培養出高質量、滿足社會需求的醫學專業型人才,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
作者:馮文莉 楊靜 馬彥 王艷青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皮膚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