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畫專業論文
人體結構在動畫教學中的重要性
人體結構,顧名思義研究的是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結構,以及在動態姿勢中各體塊之間的關系。動畫內容的載體是動畫形象,動畫形象的設計繪制離不開對人體結構的理解,所以動畫教學體系中人體結構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課。動畫片按美術風格可以劃分為 Q版、寫實版兩大類,現在國內動畫片主流的類型為 Q版,寫實版較少,究其原因在于寫實版對創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人體結構和動勢規律的要求。另外,一些動畫類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游戲角色設計,這類職業對人體結構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動畫中人體結構和繪畫專業人體解剖的聯系和區別
很多動畫學生甚至老師并不清楚動畫中人體結構和純繪畫中人體結構的學習究竟有什么不同。兩者在人體結構在學習訓練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動畫人體結構的訓練和繪畫中人體結構的學習在初期的切入點是一致的,隨著學習的深入,差異性也隨之增大。在寫生上,繪畫專業的繪畫作品強調的是每幅作品之間的區別,寫生者希望通過自己細致入微的觀察,描繪出模特獨一無二的體貌個性,而動畫寫生卻希望從中尋求某種共性,類似于“雜取種種合成一個”的方法。動畫寫生要盡可能簡化、概括,提煉出最重要的線條,這是動畫的加工工藝決定的。在默寫上,動畫的特點更加明顯。默寫是在對人體動勢規律熟悉之后,對人體瞬間運動狀態的“編造”,創作的往往是平時寫生所畫不到的“高難度”動作,如騰飛、跳躍等,這些都是在高度理解人體構造、深諳人體動勢規律后才可實現的。動畫人體教學,只有厘清以上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使人體結構教學的方法清晰起來。
科學訓練方法的探索
人體是部復雜異常的“機器”,206塊骨骼 639塊肌肉,面對如此復雜的人體結構,什么樣的訓練方法更適合動畫學生,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臨摹:臨摹絕不等于單純的“照著畫”,臨摹是吸收營養的過程,因此臨摹的作品要認真挑選,首先要選擇結構嚴謹造型準確的畫稿,筆者并不推薦初學者大量臨摹歐美或日韓的寫實漫畫作品,歐美寫實漫畫結構嚴謹然而作者個人風格過強,比例一般比較夸張,日本寫實漫畫對人體韻律把握美妙到位,但有些作品肌肉穿插關系上嚴謹不足,初學者容易產生誤解,因此需要尋找中庸而準確的造型臨摹,如一些專業的人體結構繪畫教程。臨摹要具有整體意識,適當的畫些輔助線條以確定臨摹對象的精確位置,還必須培養圓雕意識,如臨摹正面的時候也要思考其側面、背面的狀態,分析人體肌肉的穿插關系,這點至關重要,關乎臨摹的意義。
2.寫生:人體寫生時要避免出現局部“合理”整體“走形”的情況,可運用幾何形體歸納法,所謂幾何形體歸納法就是將人體看成一個個幾何形體的組合,幾何形體歸納就像建房子扎的框架一樣,一切盡在“框架”之中,如胸腔,骨盆可以歸納成一大一小兩個立方體,四肢可以歸納成八只啤酒瓶狀的幾何形體,該方法有助于整體理解人體結構,觀察其透視關系。
3.默寫:(1)默寫的意義。默寫是臨摹、寫生后的一個必然方向,也是邁向動畫藝術的關鍵一步,默寫有更高的要求,是作畫者在熟知人體結構和通曉動勢規律之后的創造性勞動,相對于寫生和臨摹它更接近于日后的動畫角色設計和原畫設計。(2)默寫的方法。默寫也可采用幾何形體歸納法,但這一方法在臨摹時有局限性,比如我們用幾何形體歸納一精彩的動勢時,瞬間的奇思妙想可能就悄悄流逝了,我們需要尋找一個能在更短的時間抓住瞬間靈感的方法,“火柴人”訓練法可以輕松勝任這一任務,所謂“火柴人”就是將人體按關節歸納成一根根的火柴桿狀,如四肢可用八根“火柴”代替。這一方法可以有效記錄下一瞬間的身體狀態、動勢,呈現一氣呵成之勢,然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火柴人”過于平面,對于研究透視關系比較不利,這需要較強的基本功才能克服。(3)默寫的原則。1)牢記人體重心所在。所謂重心就是人體重量的中心,位于肚臍附近。重心作用著人體姿勢狀態的變化,是設計人體動勢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重心問題的動作才是合理可信的。2)性別決定動勢。簡單說來就是男女的動勢規律不盡相同,如走路時男性是手臂帶著肩膀擺動而女性則相反,因此做人體默寫時要把握性別的不同導致的動勢的差異性。3)性格決定動勢,如內斂型和外向型性格表現出的動勢是截然不同的,如同樣為坐姿,外向者可能雙腿自然分開,昂首雙臂抱于胸前,而內斂者則可能雙腿并攏雙手放于身體兩側,身體微前傾。理解掌握默寫的原則可使我們在默寫時不至迷失方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
人體結構的學習絕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能解決的,它的學習也像其他繪畫形式一樣沒有真正意義的捷徑,都需持之以恒的堅持。筆者深知僅此文兩千言難述人體結構學習之全部,謹以此文拋磚引玉。
本文作者:李滌非 蘇苗 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