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園林建筑論文
一、古典園林建筑與園林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植物栽植位置與建筑的因借作用。雖然文化和地理作用強烈的影響著植物的栽植位置,但不同風格的建筑會影響植物在建筑中的搭配,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古典園林建筑與植物的因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細節之處利用植物展示人文關懷和文化理念,植物的栽植位置及品種搭配則散發出建造者和設計者對觀賞者以及對整體園林建筑認同的渴望。我國古典園林設計中頗多進行了建筑細節及植物栽植的搭配裝飾,二者起到了非常好的相互因借效果,特別是蘇州園林更能體現這一特點。
二、南北園林的建筑與文化以及植物搭配的形式變化
我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園林建筑是以北京、承德等地為代表的皇家園林建筑,南方則是以蘇州園林為代表的小橋流水,充滿詩意的園林建筑。當然園林建筑中植物搭配是不能擺脫地理因素影響的,因為地理位置的差異要搭建出同一特色的皇家園林是不現實的,那么園林建筑的風格就必然存在著地域差異,植物的搭配也就隨之出現了變化。
北方常年是政治活動的中心,園林往往為了凸顯皇家的權利以及皇權的威嚴和肅穆,園林內的建筑高大、氣派,有著特定的規劃布局,給人一種不可冒犯的強烈窒息感,植物的搭配也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隨設計者的個人喜好進行搭配,常用的觀賞花木可供選擇的種類相對有限,松、竹、梅、蘭、菊、柳、荷、玫瑰就成了皇家園林的上選,當然皇家園林并不是千篇一律,往往在不經意處會發現精致的梅蘭竹菊,說明了最高權力者對自由精神世界的向往,但是這種搭配畢竟看起來在皇家園林中“不倫不類”,不是搭配的主旋律。所以北方一般多行規則式種植,與色彩濃重的建筑物相映襯,形成莊嚴雄渾的園林特色。
江南園林一般都面積不大,多具小巧玲瓏、精雕細琢,其代表是蘇州園林。常通過以小見大的手法再現大自然的景色,以“咫尺之地”進“城市山林”,建筑風格往往隨性,顯露出文人墨客的清新淡雅、淡泊名利,這就要求建筑不是多以規則所約束,而是天馬行空任我自由發揮的意境,所以墻基、角隅就可看到像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
植物配置更多的是在看似沒有規則中任意進行搭配。往往像涼亭、后院多出現梅蘭竹菊等植物,在小塘邊種植荷花點綴怡情,多顯輕松之態,沒有了波瀾壯闊之感,而多了歸隱田園、自得其樂的淡雅清新。所以江南園林更多是人文的園林,是對遠離喧囂尋找自我的園林,那里更多的體現了輕松之感,體會到了博大的人文情懷,讓人流連忘返,沒有了對權力的追逐和名利的向往。
三、結語
古典園林建筑與園林植物,是與之互動的統一景觀體。設計時,明確以人文關懷和歷史文化積淀導向,尋找答案。通常要考慮建筑的特點、功能,植物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周圍的環境和人們的需求等因素,綜合這些因素從而構造出和諧的園林景觀。
作者:李多姿 單位:河北省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