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統計,湖南外貿職業學院2011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在外貿企業和物流企業就業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25.08%,2012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在外貿企業和物流企業就業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26.29%。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筆者認為主要原因還是畢業生實踐能力不強,很難適應外貿行業對實戰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強校內實踐教學,搭建校內實訓基地這一教學平臺對于國際貿易專業就顯得非常重要。
1國際貿易仿真實訓的應用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仿真實訓主要經歷了三種模式的演變:第一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實訓模式,即根據國際貿易業務過程中涉及的各個業務環節完成國際貿易相關單據的手工制作訓練。這一模式實現了學生對國際貿易單據的制作訓練,但缺乏系統性。第二,是以計算機操作為主的實訓模式,即根據國際貿易業務涉及的各個業務環節在計算機上進行國際貿易單據的制作訓練,雖然手段比手工操作先進了很多,但仍然只能為學生提供制作單據的訓練機會,缺乏全過程的業務訓練。第三,是以網絡演練為主的實訓模式,即在以上模式的基礎上引進相關的國貿業務模擬演練軟件,由學生在實訓室內部網絡上按照模擬軟件的各個環節進行國貿業務操作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說與真實的國際貿易環境更為相似,但這種仿真實訓只是演示型的仿真實訓,它仍然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這種仿真實訓仍然以演示為主,還不是真正的訓練模式,學生無法進行真正的業務操作,體驗不到業務操作的過程和結果;二是軟件平臺仍然停留在簡單的人機對話上,僅通過網絡演練相對固定的業務,無法仿真靈活多變的市場環境,不能實現貿易方之間業務的實時互動;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與評價模式,既無法考核實訓過程,也無法考核實訓結果。國際貿易專業仿真互動實訓基地是一種采用靈活機動的“真實案例”,基于“業務實操”仿真互動平臺的實訓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在校內進行真實業務實訓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各種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今后走向社會尋求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的建設原則
(1)實訓情境的仿真性。實訓基地要設置出口公司、進口公司、工廠、銀行、保險公司、貨運公司、海關、商檢局、貿促會、國稅局、外匯管理局等實訓室。各實訓室從設計裝修到實訓室文化都完全仿照真實的職業情境和職業文化。(2)實訓內容的真實性。實訓基地要找一至兩家外貿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將這些合作公司的業務納入實訓教學,以業務為項目,以項目導向法為教學法,實施基于外貿業務流程的實訓,讓學生仿佛置身真實的外貿公司,實現臨崗實訓,為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3)實訓角色的頂崗性。學生進入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后,根據所進入的部門不同,學生將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學生如果是進入出口公司,學生則是外貿業務員,在實訓時要以外貿業務員標準來要求和規范自己。(4)實訓過程的互動性。實訓過程要將枯燥深奧的國際貿易商務行為與日常生活的生活習慣溶為一體,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又可以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要針對過程互動開發一個“國際貿易互動網絡平臺”互動軟件,該軟件包含國際貿易各個環節,同時也包括國際貿易所涉及的各個關聯方。(5)實訓管理的監控性。實訓基地應用現代項目管理方法,把每一筆外貿業務訂單看成是一個項目,在項目實施中進行目標和里程碑管理。通過項目管理,達到對項目過程的監控。采用的模式是項目啟動——計劃——執行——控制——收尾這五個過程。其中控制過程有輸入和輸出信息,對執行中的偏差進行糾偏,并對各種付款方式的選用都設置操作過程的預警信號。(6)實訓評價的職業性。實訓基地對于學生實訓進行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訓評價以相關的職業為參照,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比如,學生如果進入出口公司,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就是扮演外貿業務員的角色,由于實訓內容的真實性,那么,我們對該學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是否熟悉工作內容和具備職業道德,以及實訓完成后是否能給公司帶來盈利。
3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驗基地的功能定位
構建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訓基地的基礎就是功能定位,要準確地對仿真互動實驗基地的功能進行定位,一方面必須充分研究本專業的培養方案與實驗室硬件和軟件的制約。也就是說首先要全面考慮學生將來從事對國際貿易工作應該具備的技能體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如何通過軟件平臺實現基于真實案例的互動實操。“國際貿易互動網絡平臺”將國際貿易業務三個方面的作業活動與網絡數據化手段結合起來,手段、內容、方法結為一體,實現了復雜業務的可操作化。在仿真情境下,學生自行設定交易信息、交易方式并進行相應的組合,進行無紙化網絡操作。有許多計算機工作站在實訓基地承擔貿易流程中的單位職能,如,政府機構、國內外商務公司、海關、運輸、銀行、保險和商檢等一些單位,標準業務過程將學生帶入了仿真的無紙化電子商務場景中。該平臺將包含FOB、CFR、CIF三種貿易術語及其相配套的L/C、D/P、D/A、T/T等多種結算方式,同時提供知識性與操作性的在線幫助,并向學生提供交易情境信息。具體平臺功能如表1所示。
4國際貿易仿真互動實驗基地的建設思路
國際貿易專業仿真互動實訓基地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建設目標,借助互動軟件平臺按國際貿易全真業務流程進行開發設計,基地規模可根據學校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設計,要實現對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中的11個業務部門及服務部門的模擬仿真,實現學生在主要業務部門進行角色扮演和仿真業務操作,所有業務實現實時互動,實訓過程中所有案例要來自企業真實案例,來源于從業人員經常遇到的問題,實訓基地環境及管理制度要仿真企業真實的工作場景及管理制度。軟件平臺要解決新增案例與平臺的接口問題,在能實現對系統的擴展和升級,使之能滿足財經大類其它部分專業的仿真實訓要求。
5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仿真互動實訓基地的建設既具有可行性,而且在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培養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建設者精通國際貿易業務及其相關的技能,統籌安排,精心策劃,周密地編寫實訓教程,搜集各式各樣的單據樣本,歸納各種有代表性的交易條件,做到各個實訓區相互銜接和相互配合,使學生在仿真的外貿環境中通過體驗性分析性的實訓活動,實現與實際崗位近距離的演練,明顯提高了實訓的效果。
作者:彭鐵光 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