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現薄煤層高效安全開采和回采,不僅要有一支技能水平較高的職工隊伍,同時還需要做好工作面的各個工種、各個工藝、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精益化安全管理,強化工作面的安全質量管理標準,加強工作面頂板控制等關鍵內容,為薄煤層開采和回采營造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
1加強工作面頂板安全管理,杜絕頂板安全事故發生
(1)重點加強泥巖頂、底板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對于頂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而底板多為泥巖,局部為細粒砂巖的薄煤層礦井而言,尤其煤層頂底板地質條件較差,在工作面開采和回采過程中可能出現隨采隨落問題,給薄煤層開采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當薄煤層工作面頂板出現破碎問題時,要及時采取在架間或支架頂梁上竄木料或工字鋼進行加固支護,提高頂底板的防固性能。另外,要結合薄煤層工作面現場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移架支護等頂板安全管理模式,以縮短工作面頂板暴露面積和時間,必要時應采取割一架移一架的防護方法,有效提高頂底板安全防護水平[3]。
(2)加強工作面上下端頭的頂板安全防護薄煤層開采和回采工作面兩端頭是應力集中區,由此該段空間顯得較為狹窄,空間較小,一旦端頭頂板發生下沉或冒落問題,則會引起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出現不暢甚至堵塞問題,嚴重影響到薄煤層的安全生產管理。因此,礦井兩巷應采用π型鋼梁結合單體液壓支柱兩套支護進行綜合支付,即采取超前20m范圍內的一梁兩柱的綜合支護方式提高巷道防護水平。另外,在工作面端頭區域的頂板安全管理中,應加強對煤幫的檢修維護,以減少片幫。當發現工作面存在頂板破碎、片幫較嚴重時,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補充安全技術措施,以加強工作面的支護。
(3)采用錨網梁加強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的支護通過合理的錨網梁支護,來有效改善工作面運輸巷道、回風巷的防護性能,確保巷道斷面具有較好防固水平,同時可以簡化開采和回采工作面端頭支護和超前支護工藝,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綜采工作面的快速推進,實現薄煤層的安全高效開采。例如開縣帥鄉煤業有限公司漁河煤礦擴建工程,其K3煤層均厚為0.33m,傾角24°,為傾斜極薄煤層,該煤層全區較穩定,全井田可采。煤層頂板以泥巖、砂質泥巖為主,屬Ⅱ類中等穩定~穩定頂板;煤層底板以泥巖、砂質泥巖、粉砂巖為主,屬Ⅱ類中等穩定~穩定頂板。屬低瓦斯礦井,煤塵有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發火為不易自燃煤層。根據煤層的賦存條件和開采技術條件,設計采用走向長壁式采煤法,采用放炮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支護方式為單體液壓支柱支護。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夭晒ぷ髅鏋樗?bull;六排控頂,其最大控頂距為:5.2m,最小控頂距為:3.2m,排距:1.0m,柱距1.0m,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局部區域受構造影響,煤層變薄,可采取其他支護,其支護密度為1.0根/m2。礦井勞動組織方式為“三•八”作業制,二班生產一班準備。
2合理控制工作面采高
由于薄煤層地質條件通常較為復雜,時常會出現薄煤層俯采、仰采等問題,筆者建議工作面采高應設置1.3~1.5m為宜。對于極薄煤層部位,應根據頂底板巖性,合理掌握好頂底板切割量,特殊情況下可以預先松動爆破,并及時采用帶壓移架來進行防護,有效控制頂板下沉量,確保薄煤層工作面的安全。
3加強工作面現場安全指揮管理
當工作面需要運送大件或物料較沉時,應將大件用錨鏈或鋼絲繩(推薦直徑不應小于18.5mm)并配合鋸齒環或繩卡來固定在輸送機的鏈子上,并在大件下面采用半圓木進行墊平,以免運輸過程中受力不均,引起地板坍陷。應加強工作面的現場安全指揮工作,工作面上各段工作人員應相互“通氣”,搞好互保工作,當發現滾矸等現象時應及時相互發出警報,并相互幫助有持續逃到安全區域。
4強化礦井瓦斯管理,實現安全高效開采和回采
開采和回采薄煤層保護層時,由于卸壓作用,臨近煤層中的瓦斯會大量涌入,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工作面的開采進度。應充分利用留巷結構,合理布設形成Y、H型通風巷道,確保工作面回風側有足夠的新鮮風流和風量,以避免瓦斯積聚。另外,還需要采取各種措施,改善工作面上的作業環境,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水平。
5完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
制定完善的設備檢修維護制度,確保設備具有較高性能,減少設備運行故障,為實現連續安全回采、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提高開采回采生產效率,提高重要的設備保障。
結束語
采取有效的薄煤層高效、安全開采和回采技術措施,加強開采和回采工作面的現場安全管理,實現礦井全過程的安全高效開采和回采,提高薄煤層開采和回采速率,加大薄煤層回采的力度和范圍,提高煤礦企業煤炭運營的綜合經濟效益,有效延長了礦井的綜合服務年限。
作者:曹龍港 單位:開縣礦業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