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總結報告
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工作,以及《市中小學布局調整實施方案》、《年管理區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制訂落實《鎮小學校點布局調整實施方案》。年以來,由于政府重視、措施有力,我鎮在校點撤并調整工作中克服了重重困難,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由原來的38個校點,先后撤并了20個校點,保留下現在的18個校點(其中校本部12個,分校6個;09年春季期劃入鎮管轄的水泥廠小學和甘化小學不計在內)?,F將年以來我鎮小學校點布局調整工作情況作總結報告。
一、生源變化情況
學年度我鎮小學在校生人數分別為8354、7588、7139、6885、7239、7317、7250人,生源數開始平穩反彈,加上鎮是區政府所在地,臺泥等企業增加,城區人口不斷增加,估計學生人數將逐漸增加。
二、實施學校布局調整的措施、成效及存在問題
(一)政府牽頭,制訂方案,明確對象,做好宣傳。
年成立以鎮政府分管教育的副鎮長為組長的工作組,根據《-年管理區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的精神,制訂《鎮小學校點布局調整實施方案》,召開部分相關校長會議,摸清布局不合理的校點,共14個校點,再考慮這些校點的學生人數(不足50人)、路程情況(不超過2.5公里)、校舍情況及村民的思想狀況,結合先易后難的原則分批撤并。認真做好撤并準備工作,分別召開有關村委干部會議,明確撤并的意義統一思想認識;繼而召開隊長、村民代表會議,向村民宣傳校點撤并的目的、意義和相關政策法規,使村民對校點撤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為撤并工作的順利進行打好群眾基礎。
(二)如期進行,撤并較順利。
由于我們較為綜合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工作思路清楚,每步工作做得扎實有效,采取先易后難的原則,因此撤并工作較為順利。年首批撤并的9個校點全部如期完成。年第二批、年第三批計劃撤并的3個校點,有2個校點按期完成,原計劃年撤并的六務分校提前在年完成撤并,小學大羅分校于2003年撤并也提前2年完成。在原計劃撤并的校點中,只有小學的分校,原計劃并入分校,由于生源過于分散、路程較遠、村民意見不統一等種種原因,而耽擱未按計劃完成撤并。年第四批完成了分校,以及小學分校。至年,我鎮12所小學先后撤并了18個校點,超出原計劃的2個。后來又相繼撤并了周村小學的楊志、回龍2個分校。目前,由原來的38個校點,先后撤并了20個校點,保留下現在的18個校點,其中校本部12個,分校6個。
通過調整學校布局,精簡教學點數量,優化了布局結構,擴大了辦學規模,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教師編制緊張而無人可用的窘境,有利于提高我鎮的教學質量。
三、當前義務教育布局調整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1、經過了布局的調整,校點減少,辦學規模有所擴大,有不少學生家離學校遠了,特別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上學不是很方便,安全上也有一點的隱患,加上有25%的留守兒童,他們在生活、學習、安全和精神上缺乏有效的家長管教和關愛。因此,辦寄宿制農村學校勢在必行,需要政府在加大寄宿制學校在住房、食堂、人員等方面的投入。
2、農村小學教師的編制過低,與城區學校的編比有較大的差距(城區學校有些學校超出應得編制的30%),農村小學由于校點多而散,教師承擔的科目多、課時多負擔普遍過重的客觀情況,建議有關部門在教師編制上要對農村小學有所傾斜。加大實現城鄉學校平等的行政舉措,加快城鄉縮小差距。
3、農村教師工作環境差,生活條件艱苦,除了唯一的一點點工資,住房、獎金等福利幾乎為零。建議提高傾斜農村教師工資福利,對農村教師特殊補貼,解決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要真行動、快行動!
4、對撤并停辦的校點,已閑置的校舍如何處理,村、校雙方存在爭議,不好處理,建議有關部門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文件明確處理辦法。特別是學校辦有房產、土地使用證的閑置校舍,校方應有權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