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貿易物流
先進制造技術(AMT)是以先進制造工藝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設計方法、物流技術及相應的管理工程集成的現代制造工程,它通過技術和管理的優化組合,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實施先進制造技術是企業提高對動態多變的產品市場的適應能力和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制造過程通常伴隨著物料的流動過程,即物料的采購、存儲、生產、裝配、運輸和銷售等一系列活動,物流系統是先進制造系統的重要功能構成部分。
一、先進制造業物流系統的組成
制造系統將原材料加工并裝配成最終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存在物流、信息流、能量流、成本流和誤差流。制造系統從外部環境取得原材料、毛坯件和配套供應的零件、組件、部件,經過制造活動把其轉換為成品或廢棄物(如廢品、切屑等),再送回外部環境中。制造系統與外部環境的物質交換活動和物料在系統內的運動與制造變換形成企業物流。物流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所構成的工件流;刀具、夾具所構成的工具流;托盤、輔助材料、備件等所構成的配套流。
物流系統主要完成兩種工作:一是零件毛坯、原材料、工具等由外界搬運進系統以及將加工好的成品從系統中搬走;二是零件毛坯、原材料、工具在系統內的搬運。通常情況下,前者需要人工干預,后者可以自動完成。在物流系統中,物料在企業內部的流動,即物料搬運處理系統最為重要。在系統中會發生三種庫存,即加工前的庫存、加工過程中的庫存和加工后的庫存。伴隨著三種庫存的是:毛坯制備、零件加工、零件在線檢測和成品檢驗、產品裝配和產品檢驗等物流過程。
二、先進制造業物流技術特征
物流技術是企業進行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在先進生產中,從工位本身的技術,工件之間的連接技術和自動化起吊系統,直到整套的后勤中心,包括了許多功能領域。先進制造業物流技術具有以下特征:
1、強調清潔化生產過程。要求制造過程消耗盡可能少的自然資源(包括能源),并盡量少產生或者不產生有害污染。
2、強調柔性化生產過程。為了適應多面:一是企業內所擁有的資源的數量與質量;二是企業對外部資源的定向整合使用能力,企業內部一定數量與質量的資源的生產能力總是極有限的,其在公開市場上獲取有效的資源就成為了不二選擇。如圖2所示,企業在實行某項計劃時優先考慮的是從本企業內部獲取資源,企業一般在下述情況下可予考慮自己生產:
(1)與資源供應企業合作或協調不方便;
(2)企業所需物資量大,自己生產成本低于購買價格;
(3)資源供應企業不能滿足本企業的某些要求,或者是沒有可靠的供應企業;
(4)對原材料的供應需要加強控制。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企業原材料需要量全部由自己投資建廠生產,實行縱向一體化,從而使企業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應;二是企業自己只生產一部分,為的是在外部供貨商供應中斷時起緩沖作用。但是,如果有可靠的供應企業的話,一般情況下,應盡可能利用外界的力量,盡可能不要建成萬事不求人的“小而全”、“大而全”的企業,這樣可以減輕企業管理負擔,使主要領導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經營機會上,使企業在經營上比較靈活有效。
如果部門A可以從部門B獲得最優化資源,部門A將會不用依靠外部資源實施本次計劃,然而這樣的成功率很小。因為市場上有部門C、部門D……是無限的,也就是說,外部資源相對于本企業資源來說是無窮的,有時依靠外部企業資源更易實現本企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成功企業往往有一個經營訣竅:所要采購的每一種商品,原則上都要有兩個以上供貨廠商,這樣可以引起供貨廠商之間在價格和服務上的競爭,并分散因供應廠商發生事故所造成的風險。
四、結論
在社會系統中,運用社會模型是組織長久保持生命力的唯一選擇,企業作為一個典型的社會系統存在形式,其內部各元素及其子系統都應擁有各自獨立選擇的意識。本文通過建立兩個模型來說明系統時代企業人力資源部的新職能,不僅是人力資源部,企業中其他部門也應積極與外界產生多種聯系,以保證企業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