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政務論文
滿足宏觀的需求(如構建服務型政府等)和微觀的需求(如實現公民通過網絡方便快捷辦理事務等)[4],改變政府與公眾互動方式,使公眾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都可得到政府服務或者獲取有關信息。因此根據上述分析,可以認為,電子政務流程再造的實質就是政府信息傳導過程的再造,是由多方參與者參與信息輸人與輸出過程的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再造,最終實現構建一個高效的服務性職能的新型政府。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再造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社會成本的現實需求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再造的現實需求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社會成本。傳統的政務流程復雜且分散,由于以前的技術不能實現整個業務流程的系統化和網絡扁平化,政府業務不得不按人員分配、地理方位和功能劃分被分割在多個部門,信息及政務從一個部門轉到另一個部門,增加了交接環節和復雜程度并且相同的信息常常在不同的部門進行反復收集、存儲、加工和管理[5],造成了大量機會成本。通過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再造,可以將信息通過應用系統實現在整個流程上各個政府部門的共享??梢猿浞质谟柁k事人員以權限,發揮每個公務員在業務流程中的作用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可以精簡組織層級,降低組織運行成本;可以減少用戶辦事程序,減少社會1成本。
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再造的成本計量案例分析
由于起步的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各層級的電子政務普及和完善展情況都有所不同,因此,對于不同的電子政務流程都有相應的再造需求,從而減少成本,提高效率。目前,財政部門的會計從業資格申請是電子政務應用的一大典型案例,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對信息流程再造前后進行分析。(一)再造前流程圖大多地市級財政部門對于會計從業資格證申請流程實現了部分流程電子化,以某市為例,可以看出雖然政府部門已經開展了電子申報系統,但部分流程實質卻仍然停留在用計算機系統去模仿傳統的手工處理過程,在其中的幾個階段均存在一定流程缺陷:從第一步開始,報名人員下載表格后得去相關服務大廳進行信息輸入,政府進行信息采集,之后是審核,隨即報名人員再次前往服務大廳零取準考證;在整個流程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申請人員通過考核后,開始進入申請辦證階段,考生又一次前往辦證大廳進行信息輸入,待相關工作人員審核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否則考生必須重復輸入信息。這種流程設計以政府的職能分工和層級節制為理論依據,就是傳統的辦公事務的電子化,只達到了局部優化,但長時間問題就會凸顯,數據交換和共享不夠。因此隨著電子政務的深入開展,不能簡單地將現有政府事務原封不動地移到計算機上處理,必須對政府傳統工作方式、方法、程序等進行重新審視,進行必要的清理、簡化、優化、整合和改造。(二)電子政務流程的再造與優化圖參照部分省市的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電子政務流程,試圖將整個會計從業資格取得的過程全程進行進一步的電子化,進行信息流程再造,具體可參看圖2繪制出來的新流程圖:圖2分別從5個步驟進行了電子政務信息流程的優化:在初始階段,考生可以登陸網站在線輸入信息,頭像采集和網上繳費,政府系統也在后臺處理考生信息,生成新信息;隨后考生自行打印準考證并參加考試,此時整個系統有兩個新的優化和整合。在整個流程的第二階段,考生上網查詢成績,并根據各自情況開始下一步驟,若成績合格,則自行網上申報,這里與前一流程有了很大不同,前者還需考生前往辦證大廳了解相關信息,并提交相關材料,待工作人員審核后,若不合格,則需反復前往辦證大廳重新提交,這樣既浪費考生時間,又影響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造成了雙方大量的機會成本。改造后,考生可將所有過程在網上完成,并且還能隨時了解自己的辦證進程;在流程的最后,例如考生工作單位之類的相關聯系人若有需要,也可隨時上網查詢其歷史辦件情況,大大減輕了相關單位的審核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造假證的可能性,維護了考生、政府和相關單位的三方利益。
兩種流程分析
由此可見,改造后的信息服務集電子政務模型的社會成本遠遠低于信息流程改造前的社會成本。因此,在會計從業資格取得過程中,由于電子政務流程的再造,導致整個報名到申請流程公眾和政府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過程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整個流程變得更加精簡,從而使政府辦事效率得到極大提高,辦事時間得到極大縮減。公眾獲取信息更加便利,公眾得到的服務也更加人性化。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無論從辦事效率還是用戶得到的服務,改造后的會計從業資格申請流程都大大優于改造之前的流程,政府成本和社會總成本更是有了明顯的減低。雖然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流程還不具備最終的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的完美結合,但從用戶來說是享受的一站式服務,從政府角度是建立一種無縫隙服務的進一步拓展。四進一步促進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優化的對策針對以上分析,要提高電子政務的服務效果,節約成本,須從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兩個方面出發,從用戶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深入電子政務信息流程優化。第一,政府可以深入評估用戶需求,不斷開發和優化對公眾的電子政務服務系統,系統規劃很重要,首先要考慮到持續性發展的需要,在設置底層數據時,開發盡可能多的模塊和功能。而且模塊之間的擴展功能強,設置標準統一,才能達到在不同的政府部門、用戶提供的數據庫可以共享、鏈接,減少政府重復建設成本和轉化成本,降低信息成本和政府成本[7-8]。第二,優化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發布流程,突出便利性,讓用戶在熟悉網站內容的基礎上,方便快速的獲取網站信息,減少注冊、查詢、采集等繁瑣的手續和過程,并采取相應的行動,用戶的處理、理解規則的次數減少,則大大降低了用戶成本。第三,政府相關部門在遴選和聘用政府工作人員的時候需要根據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知識,使得人盡其才,建立完善的人員聘用、培訓、發展和績效考核機制,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種人才,最大程度的增加人力財富,發揮人力作用,從而增加政府和社會效益,降低成本。第四,政府應該不斷調整自身行政管理體制,使組織結構網絡化、扁平化,減少辦事程序和組織層級,以達到服務集成的各項要求,將傳統業務流程的縱向層級模式變成扁平網絡模式,提高辦事效率。最后通過結果的績效評估,對這種信息和服務的流程再造進行評價,針對不足之處重新審視和設計優化,繼而開始新一輪的流程再造,最終能夠達到信息集成和服務集成的新型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