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國防教育論文
高校創新國防教育的重大作用和意義
200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了《關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干部制度的決定》,通過創新國防教育模式,培養一批批新人,既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國和國防意識,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文化精髓,抵御外敵精神的入侵,同時也可以為部隊培養、選撥高素質的人才。第三,創新國防教育是喚起大學生憂患意識的有效途徑。“多難興國,殷憂啟圣”。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世界也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國際形勢仍然動蕩不安,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和宗教紛爭不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較強的居安思危意識,加大國防教育的創新力度,引起大學生最強烈的思想共鳴,激發他們的憂患意識和殷殷愛國熱情、拳拳報國之志,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發展。
創新高校國防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應不斷拓展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學校這個主陣地,在課堂上、在軍事訓練以及發揮信息網絡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國防教育等有機結合,大力擴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空間,使我國高校國防教育跟得上時代的改革和發展步伐,有利推動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開展。以課程教學創新為抓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我國教育家潘懋元曾經說過,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高低,也影響著國防教育的目標能否實現。因此,要實現國防教育生創新能力的目標,首先,就必須以課程教學創新為抓手,在國防專業知識和軍事技能兩方面下功夫。在課程設置上,應該講求包容性而不能追求專業化,應該重視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思想作風與工作方法,從思想品德修養和精神狀態方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和思想修養;在內容方面,必須要認真篩選,針對各個不同層次的學校,應該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同時在不同階段,國防教育的內容也應該有所側重,從而保證國防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其次,應該不斷創新教學,這是實現國防教育創新的根本途徑。
所謂的創新教學,就是要求教學要有創新的理念,敢于開先河、能夠與時俱進,并有獨特的見解、有詳細的創新方案。因此,作為軍事教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以育人為目的,要認識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重要性,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同時,從教學質量上開展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真正從思想理念上、組織觀念上、以及教學內容上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為國防教育的發展盡職盡責,從而培養學生的國防創新能力;作為大學生,應該把學習國防知識、提升國防能力作為自己學習的重要目標,努力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在課程教學的創新過程中,還應該根據高校國防教育的發展規律、教學對象的特點以及學科建設的需要,時時關注國內外高校的國防教育相關動態,同時針對新問題、新矛盾要及時分析、解決。強化軍事技能訓練,拓寬國防教育多渠道。作為大學生,參加軍訓、進行軍事技能訓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于各高校的相關情況不相同,利用各地的資源情況也有所差別,采取的軍訓方法也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據本高校的實際情況,制定適應本校的特點,有利于發揮本校優勢的訓練模式。這就需要通過優化組合,科學安排、合理安排軍事訓練流程,同時,充分利用軍訓基地的豐富資源,提高利用率,使軍訓技能訓練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在高校實施軍事技能訓練中,訓練的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解放軍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等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以外,還可以開展現代軍事防護知識的訓練,包括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和綜合訓練,充分體現動作技能與心智技能訓練的有機融合,通過軍訓,使大學生了解掌握武器裝備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同時培養大學生的頑強拼搏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觀念,提高整體戰術水平,形成良好的軍事素質。通過這種最佳的方式,全面實現軍訓的目的,實現軍事技能訓練在整個高校國防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高校還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組織社會實踐、國防夏令營、紅色旅游采風等,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熱情,增強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同時,還可以邀請部隊官兵、老紅軍進來作報告、交流經驗,舉辦國防知識競賽、攝影展、文藝演出以及國防教育影視周等精彩活動,靈活機動地開展國防教育,擴大覆蓋面,拓寬國防教育多渠道。
發揮網絡優勢,構建國防教育新平臺。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革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越來越成為高等學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渠道,也使高校師生的國防思想意識發生了廣泛和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防教育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首先,要確立開放式的國防教育觀念,并從手段上全面創新,從傳統向現代化不斷轉變,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有效載體,為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以及工作方式。通過網絡,使國防教育從課堂擴展到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真正實現了全方位地“國防教育社會化”的交叉鏈接的網狀格局,教育空間越來越大,國防教育的路子也越走越寬。為了進一步提高國防意識,可以建立國防教育網站(網頁),圍繞如何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增強國防意識,增加大學生的國防知識等。通過開設互動欄目,加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關注大學生比較關心的熱門話題,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社會問題,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做客網絡解答,從而引導大學生,提升對大學生比較敏感的問題,應利用網絡的虛擬性和平等性,上公告欄、請專家來網上作客解答,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政治意識、法律意識、安全意識等。
作為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者,更應該與時俱進,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充實自身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樹立信息資源意識,及時參與到網上國防教育的隊伍中來。還可通過網站個性化的版面和外觀設計,信息量大、圖文并茂以及娛樂性強等特點,增強吸引力。國防教育在整個高等學校的教育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所擔負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責任感,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提高全民國防意識,培養和造就今后國家各領域的高級人才,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系到國家的安全與發展。因此,本文從幾點闡述高校國防教育的創新模式,拋磚引玉,把國防教育開展成為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來抓,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本文作者:林杰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人民武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