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師德論文
師德師風建設對高校品牌建設的促進作用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教師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體,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先生曾經說過:“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也,有大師之謂也。”因此,高校品牌建設離不開師資隊伍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利于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為高校品牌建設打好基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表現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良好的師德師風和校園文化,是高校品牌建設的隱性因素;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的身心狀況、知識水平和學習成績等,是高校品牌建設的生命線。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良好的師德師風能夠保障教師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教師可以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和引導學生。同時,具有良好師德師風的教師都會嚴謹治學,鉆研科學,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因此,良好的師德師風有利于教師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有利于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為高校品牌建設打好基礎。
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創建品牌師資團隊創建品牌師資隊伍是高校進行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實現品牌建設目標的保證。每個學校的運轉都離不開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是學校良性運轉的前提。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沒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促使教師提高學術科研水平,重視教學工作,有利于高校在各個學科和專業領域創建品牌師資團隊,有利于提高本校教師在社會上的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本校的品牌認可度。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創建品牌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大學的靈魂和生命。品牌大學精神是高校品牌建設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一個品牌大學必須要有優秀的品牌精神,而優秀的師德師風則有利于高校大學精神的構建。大學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大學精神的創造者,同時又是大學精神的體現者。教師是大學校園工作的主體。教師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無不體現著大學精神。從每個高校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不同的大學精神,就能看出高校之間的不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道德情操,可以使教師以自己優秀的品德去影響和教育學生,進而使學生更好地來繼承和發揚本校的優秀大學精神。
目前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全國各地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來進行師德師風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我國高校教師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市場經濟影響下,一些高校教師的價值取向受到了影響,其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動搖,更加重視個人經濟利益的得失,把個人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缺乏對國家和社會的歷史使命感,做事情總是從個人利益出發,個人主義傾向嚴重。在工作中,有些高校教師治學不嚴謹,上課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一味追求物質利益,缺乏奉獻精神。近年來,關于高校出現學術腐敗的負面新聞比較多。個別教師為了職務提升或評職稱,在學術方面弄虛作假。這種不良現象在社會上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使人們對高校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時,如果某個高校的教師因為學術腐敗問題被報道,人們可能會對該校的教師整體水平產生質疑。這對該高校的品牌建設非常不利。雖說近年來幾乎每個學校都在倡導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也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但是有些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只是停留于作報告、座談會等一些表面形式,并沒有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
采取有效措施,發揮師德師風建設在高校品牌建設中的作用
高尚的師德師風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學校辦學的保障,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礎。只有改善目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才能更好地創建品牌高校。為了發揮師德師風建設在創建品牌高校中的促進作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奉獻精神不足、學術腐敗等問題,組織全校教師進行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是依靠教師自律,而教師的自律依賴于教師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取決于教師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不一樣的價值判斷標準,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去武裝教師,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高校應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宣傳職業道德典范,使廣大教師認識到自己的職業是高尚的職業,需要奉獻精神,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不但要把教學工作搞好,更要用自己的言談舉止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這種理論學習和教育,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身的素質修養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長,還關系到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聲譽,從而使教師自覺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形成職業道德的自律習慣,進而為品牌高校的建立打好思想基礎。
高校提供高質量教師隊伍要創建品牌高校,必須要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作為保障。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既是提高教師能力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高校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首先要保證教師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因為一支具有較高教學、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是提升高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證。學校應經常地組織一些德高望重、業務水平精湛的中老年教師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進行培訓和指導,帶領青年教師進行科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同時,高校還應經常開展經驗交流活動,開展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向優秀老教師學習、科研成果評比等活動,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培養教師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品質。針對目前有些高校存在的教師評價體系中重科研業績、輕師德師風的現象,筆者認為要創建品牌高校,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形成名師團隊,必須將師德師風的評價內容納入到教師評價體系之中,而且要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高校對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對師德師風的評價要注重學生評價、同事評價以及教學效果評價,對師德師風敗壞的教師如經教育不改的,應采取“一票否決制”,能解聘的可以解聘,以免影響對學生的教育和學校的聲譽。另外,在進行干部考核和職稱評定的時候,師德師風必須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來考核,不能單看業績。同時,高校要組建名師團隊,不能說某些人學術水平高、科研成果多就是名師,還要看其是否具有奉獻精神,是否有職業道德,是否具有高尚的師德師風。凡是師德師風缺失的教師,都不能作為名師。因此,通過完善教師評價體系,把師德師風內容作為評價教師的一項重要標準,可以有效地優化名師團隊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