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旅游類論文
本文作者:趙振宇 單位: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調查方法
調查使用自編的“大學生職業道德及高校職業道德教育狀況調查問卷”,利用課余時間發放到隨機選取班級施測。施測之前,向被測者說明調查的目的,并告知是無記名調查,請被測者按照自己的真實觀點填寫。問卷現場發放,現場作答,當場收回,保證了答卷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訪談則采取座談、個別訪談和走訪用人單位等形式進行,并事先制定了訪談大綱,對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作了輔助研究。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四方面內容:學生職業認知情況;學生職業道德認知情況;學生職業道德行為情況;高校職業道德教育開展情況。從這四方面結果與數據總結分析當前承德市高校旅游類專業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職業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專業教育,缺乏專業教育的保障,職業道德教育也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調查顯示,有49%的學生報考本專業是因為對專業感興趣,23%的人是因為專業熱門、容易就業,另外28%的學生或是由于親戚朋友推薦、或是由于別無選擇。經過入學專業教育和課程學習,40%的學生由不喜歡變得慢慢喜歡上了本專業,可以看出入學教育和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和效果。對于畢業后的去向,48%的學生表示會從事旅游行業,14%的學生表示肯定不會從事旅游行業,其余38%的學生表示現在還確定不了。在問到“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一次專業,你還會選擇現在所學專業嗎?”有34%的學生表示會的,32%的學生表示不會,其余34%的學生表示不確定。以上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熱愛本專業,尤其是經過入學教育和專業學習后,學生對專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也有超過一半的學生不能確定畢業后會從事旅游行業;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有66%的學生不確定仍舊選擇本專業。你為什么報考本專業?A.專業熱門,容易就業B.對本專業感興趣C.親戚朋友推薦D.別無選擇
調查顯示,大部分旅游專業學生對旅游職業道德規范了解甚少,在問到“你對旅游行業所需職業道德規范的了解程度”時,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分別占8%和31%,不到一半;51%的學生不知道1996年國家旅游局制定的《關于加強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完整系統地明確了旅游行業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學生若不了解旅游職業道德規范,更不可能在實際行動中加以遵守和踐行。
由于長期受社會主義道德觀的正面教育,絕大部分學生的道德觀日益提升,而其職業道德水平也逐步提升。調查顯示,83%的學生認為開展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十分重要,41%的學生認為高尚的職業道德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最重要。51%的學生認為現在旅游行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狀況一般,72%的學生反對在旅游景區亂扔果皮、紙屑,在旅游景點內的建筑或者植物上亂刻字、隨意涂畫等行為。可見,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觀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重利思想越來越嚴重,大學生自然也免不了受到侵蝕。這就使當前旅游專業大學生在職業道德行為上存在偏差。通過校園調查訪談,可以發現,旅游專業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職業道德認知和職業道德行為脫節,具體表現為:學生職業道德觀念認識不足,精神文明素質不高。如在校內公共場所中,經常有學生隨地吐痰,穿著拖鞋進入教學辦公區域;在宿舍內吸煙酗酒打鬧,宿舍環境臟亂差。在訪談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旅游行業中的拿回扣現象表達充滿期待,并認為能撈外快,就得撈。當問到“在旅游景區看到亂扔果皮、紙屑,在旅游景點內的建筑或者植物上亂刻字、隨意涂畫等行為,你會怎么辦?”14%的同學回答會視而不見、不理會、也不好意思提醒等。62%的表示雖然看不慣,但不好意思提醒,只有24%的學生會挺身而出并制止。這些調查表明相當部分學生在職業道德的認知上,僅僅停留于觀念和口頭層次上,而要形成自覺的職業道德行為,則尚須加大教育力度。
在當前高職院校連續擴招、就業壓力大、生源質量下降的形勢下,迫于社會和學校發展的雙重壓力,很多高校都把教育重點聚焦在新的知識和技術上,大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往往將德育扔在一邊,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職業道德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觀念滯后、教學方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只有37%的學生表示每學期專門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時間在6學時以上,其余或是課時很少,或是干脆沒有;目前各學校沒有專門從事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師,有限的課程一般由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在授課時有所涉及;教師在講授職業道德教育課時,大部分都是案例展示、講授教材,而課堂討論只占17%,情景表演只占2%;對于職業道德教育老師的專業素質,認為非常滿意和滿意的分別占26%和43%。只有40%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過幾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專題活動(如主題班會、辯論等)。你所在學校(或院系)每學期專門對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時間有多少?A.在6學時以上B.4-6學時之間C.2~4學時之間D.基本上或完全沒有一般來說,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職業道德觀的培養集中在一、二年級所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部分職業道德教育,而且課時很少,也就難以達到對學生職業道德的有效教育和引導。專業課老師則認為道德或職業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事,他們只傳授專業課知識或教給學生技能就行了。在學生即將走進職場的畢業前夕。輔導員及德育工作者也因忙于日常性事務,而大多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培養,致使許多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無所適從。
思考與建議
當今時代,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已被許多用人單位作為錄用人才的一個重要條件。高校和大學生自己對于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應該有一個自覺意識,不僅要關注大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更要聯想到其畢業后在企業和社會上的表現,關注企業和社會對職業道德的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及要求,真正把職業道德教育落實到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實際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從而適應社會日新月異的各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