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雕塑藝術論文
作者:汪淑珍 單位:景德鎮雕塑瓷廠名人作坊汪淑珍藝術工作室
陶瓷雕塑是陶瓷與雕塑藝術的聯姻。它既屬于工藝美術范疇,同時又是陳設陶瓷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雕塑與絕大多數造型藝術—樣,只能表現—個瞬間的動作和神態,而不像電影、文學和連環畫那樣可以描寫整個情節的發展過程,甚至還能刻畫人物性格形成的始末。曾有雕塑家說過:“雕塑難于作復雜的描繪,而要求形象的單純性”。就一定意義來說,單純就是美。單純既是雕塑的一種局限性,又是它的特長。陶瓷雕塑好比凝練的詩句,它不長于敘述,只能表現行為的—個片刻瞬間,即以靜態的造型表現出仿佛止在運動的瞬間,這往往恰是作品取得生動效果的主要因素。因為抓住一個姿態正向另一個姿態的轉變片刻,可以給觀眾更多的想象,取得較好的藝術表現效果。當然,雕塑表現靜態對象的造型美,同樣也可取得好的效果。但不管是“動”或“靜”,創作都要求能把握住最明確、最動人、最集中的瞬間動作,抓住最突出的特征進行加工提煉,避免復雜、瑣碎、松散、堆砌的塑造,任何拖泥帶水的情節,都有可能使雕塑作品失敗。
陶瓷雕塑是陶瓷與雕塑兩種技藝的統一體。經過陶瓷藝術火的處理,陶瓷雕塑具有了鮮明的個性。陶瓷雕塑決不只是單調無味的雕雕捏捏手工品,它是具有高度藝術思想性的藝術作品,是吸收了繪畫、裝飾并結合陶瓷表現藝術手法而產生的藝術杰作,因而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以及鮮明的個性特征,具體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陶瓷雕塑具有寬廣的內容和強烈的情感意境陶瓷雕塑的創作首先要明白其創作目的與意義。藝術的創作是要反映人民的美好理想、愿望和情感,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陶瓷雕塑是藝術品,審美功能是藝術品的本質屬性,所以陶瓷雕塑具有豐富人們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基本藝術功能。陶瓷雕塑在題材內容表現上是極其豐富的,并且表現手法上多以抒情為重,恰似輕音樂那樣,促使人們在緊張工作之余以美的享受。陶瓷雕塑作品主要是滿足人們精神審美需要,但是不同階層、不向民族、不同地區對于陶瓷雕塑作品的審美內容有著明顯不同的需求,故此陶瓷雕塑作品在表現內容美方面是有其針對性的。陶瓷雕塑所能表現的是—個瞬間的動作和神態,這一動作瞬間代表的是一種意境。和所有藝術品一樣,意境就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包含著不可分割的兩方面因素:首先從表觀上看陶瓷雕塑是“畫”,也就是“畫面境界”的意思,是指藝術創造的可以看得見、感覺得到的具體直觀的生活畫面。但是這種“畫”表現的形象要達到形似與神似相統一的意境。形象是意境的基礎,這種形象既要有外在形象———形似,同時又要有精神形象———神似,以達到形神的統一。其次是陶瓷雕塑的“詩”境,即指“意”的意思,它是藝術家在其創造的形象中所能表達的主觀思想情感,這是陶瓷雕塑藝術品的內在生命與靈魂。陶瓷雕塑可表現的內容極為廣泛,大致有傳統的神話題材、歡樂喜慶的兒童歌舞、健康優美的體育、文藝節目、表現吉祥的花蟲草魚、逗人喜愛的動物鳥獸等等。因此陶瓷雕塑在內容題材表現上具有寬廣性,在情感意境表達上具有深遠性。
陶瓷雕塑創作的高度藝術審美性陶瓷雕塑作品首先是藝術品。藝術作品的首要功能是藝術審美性,沒有藝術審美的作品就不是藝術品。所以陶瓷雕塑創作首先考慮的是其藝術審美要素。陶瓷雕塑作品在陶瓷類別劃分上歸于陳設陶瓷之類,具有藝術審美功能。在信息經濟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們的審美意識在不斷地變化與發展。雕塑陶瓷的陶藝化促成了陶藝雕塑的出現,所以泛自由化陶瓷雕塑集中了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更適合當今社會的實際需要。而審美功能是陶瓷雕塑立足之本,特別是適合現代審美意識的現當代陶瓷雕塑,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品??傊殡S現代審美意識的傳承與發展,陶瓷雕塑的創作審美性在變化發展之中,具體可體現在陶瓷雕塑產品從傳統的案頭陳設走向廣場、公園等大城市的公共場所或場合。
陶瓷雕塑極具裝飾性的創作風格與表現手法陶瓷雕塑的發展史一定程度上也是陶瓷的發展史。在陶瓷雕塑發展簡史中,各個歷史紀年中都有比較獨特的陶瓷雕塑作品,特別是極有代表性的陶塑,從其造型的運用上看,其源于表現生活內容的藝術形象已運用了大膽的裝飾化手法,從而經過藝術處理形成最終作品,其明顯地讓人感覺到比生活中的原型更為生動優美,具有既源于生活又遠遠高于生活的口味。從我們現在批量進行生產的陶瓷作品可以看到批量生產的陶瓷雕塑具有程式化的裝飾性特征,因為現在批量生產陶瓷雕塑作品是先模型化后再生產的,其整個生產過程已經程式化了。現在陶瓷產區生產的傳統或神話題材的圓雕人物陶瓷雕塑,其形象塑造、發式服飾、衣紋彩繪都有明顯的程序化特性;而批量生產的現代題材的人物、動物等實用雕塑則在裝飾性要求不變的前提下更趨向追求夸張、變形的高度藝術處理,其風格更顯得多樣,手法更顯得清新。從這些題材的陶瓷雕塑作品風格和表現手法可以看出,陶瓷雕塑所說的裝飾性就是指用富有美感的創作手法,以形式的優雅修飾、人物形象的美化加工為造型方式,具體表現在研究形體線條的變化、流暢美妙的節奏等,并通過作品的極度夸張變形來增強作品的美感和所要表達的藝術意境。
陶瓷雕塑創作過程具有較高的工藝技術性陶瓷雕塑是陶瓷與雕塑的融合,是自然界土與火的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所以可以說不懂陶瓷工藝的人是很難從事陶瓷雕塑創作與制作的。對于有志于陶瓷雕塑創作的人來說,必須對陶瓷原料制作、陶瓷成型、陶瓷裝飾、陶瓷熱工(燒成)整個工藝過程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在雕塑藝術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巧妙的藝術處理,揚長避短,才可以創作出具有陶瓷特征的陶瓷雕塑藝術品。
陶瓷雕塑題材選擇的社會性與廣泛性陶瓷雕塑作為藝術首先必須適應人們的生活與精神需要,這是陶瓷雕塑創作或創新的前提,不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市場。因此片面地追求脫離人們生活的自我陶醉的所謂藝術性陶瓷雕塑只能供孤芳自賞用。藝術品要為大眾所接受,那么其首先要反映大眾審美,比如一件好的陶瓷雕塑放在大眾公共場所,它必須具有大眾審美功能。所以陶瓷雕塑所要表現的題材是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普及性通俗性題材。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眾題材其實就是傳統的題材如吉祥、童子等,大眾看不懂的陶瓷雕塑至少可以說是不成功的。因此陶瓷雕塑在表現題材選擇上要有大眾性與普及性,當然大眾審美的東西也具有廣泛性,這就陶瓷雕塑的社會性與廣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