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大學化學論文
作者:石小閣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遷安學院
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為教學服務的,不同的教學方法自然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這需要認真甄選。在方法中,教的方法固然重要,學習的方法同樣不容忽視。學習不僅僅要掌握知識的技能,了解知識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讓思維得到發展、認識得到提高、心靈得到充實。因此,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選擇正確的、科學的、先進的教學方法。我認為,學習和教學都要走出舊的藩籬。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學習當然也是一種創作性的活動。教學和學習的方法沒有一定之規,要根據實際情況全盤考慮,要不斷地追求與探索。古人說因材施教,我們每一個教師也都要有獨立的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保持自己的風格并不斷地開拓。
(一)講授法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輸送,學生的能力、認識、德操、知識因為老師的口頭語言傳遞而得到提高。這種教學的教學方法中被廣泛采用。語言是表達思想溝通情感傳遞經驗的器具,概念的闡述、原理的了解、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內容離開了語言便無從傳遞。講授法不僅僅要求講授的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和邏輯性,更需要教師是語言的大師、文字的巧匠,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層次分明地突出重點和難點,有條不紊地用語言這個工具展示在學生頭腦中,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二)實驗法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靈魂,離開了實驗,化學教學就變得縹緲。我在實際教學中,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結果表明,對化學學習感興趣的學生,都對化學實驗情有獨鐘。化學試驗幫助學生形成了化學概念,輕松獲得了化學知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都得益于化學實驗。化學實驗當中,要培養學生嚴肅科學的做實驗的態度,要實事求是,要一絲不茍。這是加強實驗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化學實驗要動手,要在實際操作中形成化學學習的觀念,要徹底摒棄“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下背實驗”的應試模式。教師要提倡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教師做正確的引領,學生在認識了某個物質之后,再探究那個化學現象的時候,首先要設想出問題,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逐步推測一一論證、條條解決。在探究的過程中,要勤于查閱相關的資料,善于分析和推理,善于歸納和總結,要不斷地修正錯誤,在得不到證實以前,要不斷論證,直到得到科學的結論。
(三)觀察法觀察是學習方法的精髓,沒有觀察,缺少細致的觀察,就不能進行科學的歸納與分析。觀察的結果就是要了解物質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一定要掌握什么條件導致了物質的變化,對各種物質變化的現象要進行科學的探求。在觀察的過程當中,除了利用自己的感觀,一定要善于學會利用各種儀器以增強觀察效果。因為在觀察有些實驗的時候,通過自己的感官很難發現細致的變化現象,比如有機化學實驗中制備1-溴丁烷,它的實驗過程是“反應物為三層,上層一點點增厚,中層慢慢地變變薄,加熱回流1小時左右中層徹底不見了”,在這個實驗當中,我們反復觀察,并沒有看到三層現象,只能看到兩層。
(四)練習法練習是鞏固知識的基礎,也是深化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更是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策略,學生學習的情況通過練習法能夠得到反饋。在練習過程當中要加強課堂練習,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和同學們合作練習,最后發展到能夠自主練習,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當中,要適度布置練習作業,這樣對培養學生的練習能力有相當的益處。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進入大學,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空間想象能力也非常發達。要利用好大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把抽象概念具體化。在立體化學講授中,多媒體大顯身手,有些化學反應離開了多媒體就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學化學的科學方法多多,不勝枚舉,不一而足。我們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各種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掌握技能,以希望讓每一個學生走向社會以后都能夠達到如諾貝爾所說的:“我的理想是為了讓人類過上更幸福的生活而發揮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