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石蕓 單位:嘉興學院圖書館
1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1.1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大學生身處社會深刻變革、價值觀復雜多樣的時代,他們的知識結構、心理素質、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對的現實問題,都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大學生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也存在一些疑慮和困惑,例如:成才觀念模糊、道德素質不高、法紀觀念淡薄、講享樂怕吃苦、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同時,網絡正日益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載體和思想傳播的重要陣地,其正面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時亦是一把“雙刃劍”,各種文化侵略和政治意識形態的滲透使網絡文化思想觀念產生負面影響;網絡中海量信息紛繁雜亂,大量垃圾、消極信息充斥,對于一些思想不穩定的大學生來說,負面影響將極為嚴重;更為嚴重的是,國外敵對勢力將互聯網作為對我國進行政治滲透與柔性顛覆的工具,他們利用這一工具宣揚其政治理念與文化價值觀,有意識地搶占意識形態陣地,這對于那些沒有樹立堅強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大學生來而言極其危險。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認識不足,加之一些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未能隨時代的變化而更新,使得這部分大學生誤認為政治課的內容都是老一套,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1.2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
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首先,圖書館是大學生最喜愛的場所之一。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如學分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等,院系班級概念對學生來說可能將逐漸淡化,圖書館的作用越來越大,它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次,圖書館的教育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何時何地學習由學生自主支配,更為重要的是圖書館的網絡信息點發展為部分無法擁有計算機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形式和手段。因此,圖書館應充分發揮網絡信息的作用,使之成為思想教育的新渠道。廣大工作者在認識網絡普及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高校圖書館的網絡信息的現實作用,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機遇,進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讓圖書館網絡信息成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補充。
2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信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2.1利用圖書館網絡信息特點,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一種快捷而有效的方式,是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補充。這種方式具有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展示歷史與現實、此域與彼域,結合理論與實際、道理與事實的特點,學生樂于接受。高校圖書館可以針對這一特點,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網絡信息的形式呈現在大學生面前。這種方式具有超地域性、開放性特點。對于求知欲強、思想活躍的大學生而言,是一種拓展視野、接受新鮮事物的良好途徑。高校圖書館可以針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內容增加大學生感興趣的國際國內的形勢報導,輔之以生動活潑的多媒體的形式,起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難以達到的作用。這種方式具有交互性、平等性特點,有利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平等交流思想。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弘揚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聊天室和留言板,為大學生提供互動形式的網絡信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平等的聊天之中,為其排憂解難,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思想政治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2.2優化圖書館網絡信息,激發政治學習興趣
面對整個社會信息的網絡化,大學生把互聯網作為信息獲取的重要途徑的現狀,高校有必要借助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潛移默化地激發大學生政治學習的興趣,達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網上沖浪之中的良好效果。
第一,可以根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要求,確定圖書館在這一方面的總體思路。圖書館提供的網絡信息需要滿足大學生關于政治、經濟、文化和娛樂等各個方面的需要,而網絡信息可以是瀏覽文本、收聽音樂、觀看影像以及上網聊天等形式。總體思路的確定有利于在滿足學生多方面需要的同時,在采用各種信息形式是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避免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其他方面信息的顧此失彼,避免重形式而輕內容,從而避免網絡信息偏離正確的軌道。
第二,在總體思路的框架下設計各種表現形式。可以制作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網頁,建立思想政治信息導航,推薦有助于大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的網址,提供圖書館網絡信息咨詢,介紹圖書館時政書籍,組織報刊專題信息檢索比賽,進行網上校園新聞調查,推出熱點問題透析,設置網上時政論壇,組織網上民主論壇,實施師生網上互動,評選精神文明站點,用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來激發大學生到圖書館網站汲取知識和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三,及時了解大學生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要求和大學生的接受特點相統一的網絡信息。圖書館網絡信息與課堂授課內容不同,在是否愿意接受這一點上,完全取決于大學生本人。就這個意義而言,圖書館相關的網絡信息應當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要求的基礎上,做到面向大學生的需要,及時了解大學生的網絡信息的需求。上述的網上民主論壇和師生網上互動等形式均為此提供了良好的途徑,重要的是建立有效機制,定人定期匯總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并適時調整圖書館網絡信息。
3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信息服務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3.1設置思想政治雙重“防火墻”,抵御不良信息
面對有悖于思想政治的顯示,設置思想政治“防火墻”是一種基本防治方法。一是利用計算機“防火墻”技術實施技術把關,利用其過濾功能,屏蔽反動和不健康網站,禁止反動、消極及不健康信息進入圖書館網站。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變動性,因此要求網絡計算機人員在軟件技術上加大研究力度,使“防火墻”技術能夠適應互聯網復雜而多變的特點。二是構造心理“防火墻”。由于互聯網具有復雜性和變動性,計算機技術的“防火墻”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過濾效果不夠理想,加之圖書館網絡內部也可能產生一些不良信息,而不可能使用“防火墻”技術加以過濾。所以,應要求圖書館網絡管理人員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線,發現反動、消極及不健康信息即予以禁止。對于圖書館網絡內部的留言板、聊天室等互助形式上出現的不良言論,則不宜用簡單的刪除的方法來解決,而應當予以疏導。值得注意的是,構建心理“防火墻”不限于專業圖書館網絡管理人員,還應吸收大學生中的積極分子參與網絡管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大學生們都自覺地規范自己的上網行為,使他們不僅做到不發表、傳播不良言論,而且在發現不良言論時能夠正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