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對外漢語論文
作者:李亞麗 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漢語口語教材的編排方式集中體現了語言教學和教學法的成果,因而教材內容《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在三級目標內容關于“說”的技能有如下描述“能描述個人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活動或一段經歷;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做出明確的表態,并能簡單描述某一現象或狀況;能講述簡短的故事等”,由此可見,短文是中級口語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課文交際角色的編排
口語教材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訓練學生運用漢語得體地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因此教材的課文、會話內容應該適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參與會話的角色同樣也要適合學生的身份。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就五部教材所編寫的會話角色進行考察,結果如下表:從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五部教材的會話包括外國人之間的交際(FF),中國人之間的交際(CC),外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交際(FC)。人物的國籍有的可以從名字上看出,有的可以從課文的插圖中看出,有的可以從談話的內容中得知,但有些課文的交際角色比較模糊,可能是中國人,也可能是外國人,因此無法判斷他們的國籍。
課文編排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漢語中級口語教程》課文編排特點《漢語中級口語教程》的特點是情景會話與成段表達并重,每課由兩部分組成:一篇會話課文和一篇短文。會話課文是圍繞某個話題展開的,這些話題是編者集多年教學之經驗,從外國留學生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教學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易于引起他們的共鳴,能激發起他們的表達欲望。會話內容實用、有趣,設置的語境能讓外國學習者感到親切自然,樂于參與其中。短文的內容多是選自報刊上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有人物情節,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大多短文經過編者精心改寫,非常適合學生讀后復述,練習成段表達。這符合學習者在中級階段的水平和要求,到了中級階段,學習者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在逐漸由語句向成段表達過渡,成段表達也是培養中級階段學習者口語輸出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階梯漢語》課文編排的特點《階梯漢語》以功能為綱編寫,突出語言的功能作用,課文一和課文二的編寫注意同一功能在不同情景使用的區別,在不同的情景下用不同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根據不同的角色說話。中級階段,學生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和用漢語進行日常生活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學生在不同情景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說合適的話,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須。在選材上,注意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結合,選用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和句式都實用的新鮮語料,而且語料適合中級學生的水平,學生學了能夠用上。
(三)《中級漢語口語》課文編排的特點課文內容緊緊圍繞外國留學生的在華生活,選取留學生可能會遇到的情景,以安娜、瑪麗、麥克、王峰等主要人物貫穿始終,賦予人物鮮明的性格,讓不同性格的人說不同風格的語言。課文情景豐富,有學校、醫院、聯歡會上、服裝店內,中國人家里,夜校、馬路上等多個交際場所。課文的交際內容與留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FF類和FC類的交際比率分別占到23.28%和60.27%。編者注意社會發展趨勢,及時淘汰已過時或者即將過時的語言,把一些社會新生事物的介紹及有關的會話內容收入到課文之中。
(四)《發展漢語》課文編排的特點課文選擇目前網絡、報紙、電視上的熱點問題,有些課文選取暢銷書或流行雜志上的一些文章,并安排了一些相關的對話,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學生學習并開口說話的興趣。具體到每一篇課文的選材,盡可能選擇多方面的觀點和看法,一方面便于學生的模仿練習,另一方面可以刺激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有的說而且愿意說。課文內容多樣,且形式多樣,《屬相與性格》介紹了中國的十二生肖及其不同屬相的人的一些性格特征,《理想的丈夫和妻子》以回答問題的測試形式展現了婚姻這一傳統話題等,這些富于變化的形式,能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從另一個角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漢語口語速成》課文編排的特點此教材課文“盡量選取和加工真實語料”會話課文與短文相結合,把當代中國的人生百態真實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如《鄰里關系》、《夫妻之間》等課文真實地展現了中國人生活中的一角。很多課文內容深刻,交際性強,容易引起話題的討論,如《拾金不昧要不要回報》,課文沒有只停留在宣揚拾金不昧的美德這一層面,而是更進一步,引起討論。每課除了“人生百態”和“實話實說”兩部分課文內容以外,還以“專家觀點”作為對課文內容的補充和概括。“專家觀點”是對前面兩篇課文內容的深化,不僅能對學生討論的話題作出比較客觀的、科學的總結,而且能給教師一個參考,在課堂上正確引導學生的觀點。
課文編排的建議
(一)突出情景的多樣性現實交際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情景不同,使用的話語也不一樣。由于交際目的不同,交際角色不同,表達形式也不同,如陌生人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等。根據李英的調查,在中級階段第一學期的留學生當中,有97.6%的學生認為自己能說、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但是表達方式簡單,所說的話也常常不合適。所以我們在編寫課文時,除了適當增加新詞匯和新句子以外,更重要的是設置多種不同的交際情景,讓不同角色關系的人物說不同的話,突出功能的語域風格,教學生說得體的漢語。
(二)注重課文內容的真實性簡單地說,教材的真實性包括話語的真實性和情景的真實性。中級口語教材的內容應該盡量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現實,要是與現實生活脫節,必然會令人感到不真實。教材內容的編寫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盡量選取生活中的真實情景或者模擬真實情景。教材語言真實、得體,符合口語特點,而且會話內容應是學生進行真實口語交際活動所必需的,也是學生急于掌握的交際內容。
(三)課文語料要生動有趣課文要生動有趣,除了課文內容實用,安排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以外,語料本身的趣味性也不容忽視。口語課教學生的是活生生的語言,口語教材的課文自然也應當生動有趣。有些口語教材語言規則講解得很清楚,例句也很典型,可學生們學起來總覺得沒有意思,原因就是語料不夠有趣。英語教材《走遍美國》很受英語學習者的歡迎,除了地道的語言以外,精彩的情節也是此教材好評如潮的主要原因。此教材的課文情節非常真實曲折,好像是精彩的電視連續劇,讓人充滿好奇,因而總有繼續學下去的欲望,可以說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