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營養學論文
作者:楊明明 姚軍虎 龔月生 楊曉軍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1(略)
1.1(略)
1.2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互動
《動物營養學》課程知識點多,在傳統的講授中,滿堂灌學生聽進去的很少。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對授課方式進行改革,增加課堂的互動。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應該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和思考。在教學改革中,筆者采用三種方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首先,小班上課。根據幾屆動科專業動物營養學課程的教學發現,大班上課(約90人左右)課堂互動效果較差,教師對課堂的掌控性較差,新的教學方法難以實施。采用小班授課(約60人),課堂氛圍容易營造,新的教學方式易于實施,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第二,課堂提問環節。在教學改革中,凸顯課堂提問的作用。在每次課前,對上次課內容進行提問,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督促學生認真聽講。每個學生有兩次被提問機會。在提問環節,對每個問題分兩個部分,基本知識和該知識的衍生知識。這種提問方式檢查督促了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掌握和學習,同時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第三,引導啟發教學。在課堂講授中,引入生產或生活案例,引起學生的共鳴甚至關于某些問題的爭論。對于這些問題可以留給學生在課后及后邊的學習中進一步解決。例如,在講授了動物營養與食品安全與環境后,提出抗生素的使用問題,學生對這一問題存在分歧。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逐步理解營養與安全,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2增加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能力
《動物營養學》是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一門課程,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在教學改革中,增加了課堂討論環節。該環節設計是將學生5~6人一組共分為10組,每一組根據所學動物營養知識,選一個和動物營養或動物生產相關的主題,查閱資料形成報告。每組報告15分鐘,然后提問討論。這個環節的優點是讓學生利用動物營養學知識和文獻資料,就一個問題拓展思考,培養知識應用能力[7,8]。同時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促進動物營養學的學習效果。從這一環節的改革效果觀察發現學生的主動性較高,專業熱情較好,對動物營養相關的問題有不同視角的思考。
3改變考核方式
學習考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一方面是對教學學習效果的檢查,同時也可以是對學生學習的有效督促。過去,采用單一的期末筆試或期末筆試占考核成績的主要部分,容易造成考試前學生死記硬背教師課件,這樣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考試能力,忽略了主動學習和應用能力。基于此,筆者對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進行改革后,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加大平時考核的比重,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50%。為了督促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平時考核分為3個部分:出勤占10%,課堂提問占10%,隨堂測驗10%,課堂討論20%。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只顧記講課筆記的弊端,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有興趣學習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