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模式論文
作者:左愛華 單位: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
1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們的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新時期背景下,健康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人們才能更好的工作與學習。為適應人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我國的醫學模式逐步轉變,由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由單純治療向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一體化保健服務轉變。這種新型的醫學模式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效地提高我國臨床帶教的整體水平,本文結合我院臨床帶教的實際情況,探討如何跟隨醫學模式的發展,改進臨床帶教。
2改進臨床帶教的策略研究
醫學模式的轉變,給臨床帶教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促進臨床帶教工作的順利發展,同時也給臨床帶教工作帶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此,帶教教師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并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改進其臨床帶教的實踐工作,使臨床帶教工作更加地適應新時期醫學模式的轉變,更好地促進醫院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醫院提供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目前,改進醫院臨床帶教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強化思想及職業道德的培養
作為一名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工作中,應以身作則,不斷提高其思想與職業道德的水平,樹立努力成才、樂于奉獻的榜樣。以筆者從事30年護理工作的切身感受,闡述“無論何時何地,護士永遠為您服務”的崇高精神,闡述從過去“以疾病為中心”發展至現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真實意義。同時在臨床帶教中不斷強化實習生的思想及職業道德的培訓,臨床實習不僅僅是護理實習生學習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平臺,更是護理實習生確立衛生服務信念、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的重要實踐活動。強化實習生思想及職業道德的培養,使實習生對衛生服務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并認識到衛生服務的重要性及基礎性,使其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自覺的將各項工作做好。
2.2強化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培養
2.2.1嚴格要求
為醫院和社會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一定要防止出現“跟老師上班,學會護理操作不出差錯就可以了”的平庸思想。無論執行基礎的護理操作還是實施新護理技術都要一絲不茍地嚴格按護理程序進行,執行前按規范做示范,著重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實習時嚴格規范操作是良好素質的基礎。嚴格要求同時也包括帶教老師自身。我國的護理專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十年發展很快。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帶教也應不斷改進,提高老師的知識層次,對促進臨床護理教學十分有益。閱讀專業雜志,參加學術交流以獲得最新信息,融入帶教內容中,護士在學校中學到的護理理論知識已不斷更新,這種能力的培養,應從護士進入臨床學習就開始。如果老師的知識層次未得到提高,而給予學生不正確的指導,將會打擊他們的工作學習的信心,而且帶教老師不應只著眼于培養醫院及時可用的護理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培養新一代能更新護理領域,回應現代社會不同健康要求的護理工作者。
2.2.2樹立信心
每一位護理實習生在開始臨床實習時,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壓力,因為其已經開始面對病人,這時老師應善于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也應注意接受護理對象(病人)的情況。在面對病人之前,先向護理實習生介紹對本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要點和技巧。讓護理實習生向病人進行有準備的健康教育。讓護理實習生經常直接面對病人,有時其能力會受到病人的懷疑,應該讓其明白,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對此,帶教教師應該及時鼓勵實習生如何的應對挫折與困難,使實習生在應對挫折與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如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等等,使實習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更加堅定衛生服務的信念,并樹立起衛生服務工作的信心。
2.2.3心理素質的培養
護理實習生追求的是高層次需要的滿足,他們不僅希望在實習期間能多學到知識和技能,更注重得到帶教老師的愛護和關心,尊重和理解、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體現個人的價值。既然心理護理是責任制護理的重要部分,對護理實習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也就應該是帶教的重要部分。帶教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學的前提,平等的師生關系關心其的工作進步,生活的冷暖、情感的變化等,就是帶教老師實踐心理護理的一個最能使護生切身感受的教學內容。不要隨便指責學生的一個工作失誤,應著眼于激發其嚴謹的操作規范。牢固的理論知識的要求,目前在我國護理教育中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剛剛開始,如何在護理帶教中提高護生的法律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關心其最初踏足社會時的膽怯、好奇、純潔的希望和興趣的心理,當護生感受到帶教老師溫暖的心時,此時也學習到一個很好的心理護理方法。而融洽的師生情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提高學習的能力。
2.3嚴格“三查七對”
無論醫學模式如何改變,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等方面如何發展,“三查七對”仍然是護理專業的一個關鍵制度,在帶教全過程中,由始至終都應不斷強調該制度,每項護理護理操作都離開查對制度,在帶教中以豐富的臨床經驗,舉出每項護理中違反查對制度造成的可怕后果。在護生踏入社會前一定要強化反面教育,讓其在臨床實習時就牢牢地認識“三查七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體會
新形勢下,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但人們的健康問題卻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疾病影響著制約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人們才能更好的工作與學習。為適應人們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我國的醫學模式逐步轉變,由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由單純治療向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一體化保健服務轉變。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專業已從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階段,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階段。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階段。作為帶教老師,應適應這門學科的形式發展。全身心地接納每一位學生,高層次、高起點的教學要求擺脫傳統的護理觀念的束縛,注入現代護理意識,在臨床實習中,從責任制護理的角度,把護生自己作為其接觸的第一個護理對象,有利于師生間交融,給護生深刻的感受,同時帶教老師也應隨醫學模式轉變,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全面地、全過程地培養護理實習生,使其懂得知識、懂得社會的需要,熱愛社會,熱愛護理事業,熱愛自己,成為新一代的護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