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呂艷萍
網絡電視作為一種新媒體,它改變了以往被動的電視觀看模式,實現了電視以網絡為基礎按需觀看、隨看隨停的便捷方式。本文從傳播者、傳播內容、受眾、反饋與改進四個方面探討網絡電視的現狀、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電視現狀和特點
1、網絡電視的界定
網絡電視,英文為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也稱為交互式網絡電視,到目前為止,網絡電視的定義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劉建明教授給網絡電視下了一個比較直觀的定義,真正的網絡電視應該是“節目由一個中央源播出,節目儲于服務器由觀眾隨時調出,網絡淹沒了一切電視臺,將其化為一個個節目源。電視機和電腦已經合二為一,網絡和電視歸為一體。①
2、網絡電視現狀
2004年,中國最大的網絡視頻運營商———央視網絡開通了中央電視臺的網絡電視服務;2005年5月,上海文廣旗下的上海電視臺獲得了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張IPTV、手機電視全業務牌照。隨后,上海文廣投資組建了百視通、東方寬頻等公司,發展以網絡視頻為主的新媒體業務。2008年1月,湖南衛視新媒體平臺“金鷹網”上線,2009年金鷹網旗下的芒果網絡電視分離,面向市場以獨立品牌運營。2009年,新華社正式播出網絡視頻專線,并在開心網開通了電視新聞業務。②2009年12月28日,中國網絡電視臺正式開播。中國網絡電視臺的開播是我國新興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一種全新的媒介形態誕生。③2010年6月,安徽電視臺獲得全國第一張省級網絡電視臺牌照,成為全國首家省級網絡電視臺。至此,央視、上海文廣、湖南廣電這幾家廣電軍團在網絡電視市場上已居于領先地位。2010年1月,國務院決定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的進程,制定了五年之內完成三網融合的目標,給中國網絡電視在新時期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國網絡電視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同時也進入了一個競爭多元化、撲朔迷離、亟需監管的階段。
3、網絡電視的特點
網絡電視作為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具有自己的傳播特點和優勢。胡今天、陳治國在《網絡電視與傳統電視的博弈與共生》中,提出網絡電視具有超強的互動性、服務的個性化、傳播技術飛速發展、傳播的分眾特性、對傳統媒體的包容性的特點。張偉《新媒體時代網絡電視的發展前景分析》、丁曉星《網絡電視興起與紙媒應對之策》、周文平《廣電網絡如何應對網絡電視的迅速發展》、劉博《淺析網絡電視傳播特性》等文章中也對網絡電視的特點作出了相似的分析。
二、政策支持給傳播者帶來全新的曙光
2010年1月1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會議決定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的進程。2010年7月1日,三網融合12個試點城市名單和試點方案正式公布,三網融合終于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這在政策上給網絡電視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有利于探索更加成熟的網絡電視運營模式。我國網絡電視在曲折中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吳其聰在《“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網絡電視發展的障礙分析》中認為中國網絡電視長期發展緩慢的原因在于電信部門和廣電部門之間的業務壁壘和利益博弈。現在,三網融合政策允許廣電部門經營部分的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業務,國有電信企業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可以進行電視節目的制作,鼓勵廣電企業和電信企業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在三網融合政策的支持下,由上海廣播電視臺負責IPTV集成播控,電信提供網絡,跨行業、跨地域、產業化提供文化服務———上海廣播電視臺的IPTV用戶數目前已達200萬,上海地區更以130萬戶位居全球規模第一。④長沙首批三網融合示范小區建成網絡電視有近百套節目,麗景新貴等首批電信三網融合示范小區全面建成,長沙城區所有新建樓盤全部實現光纖進入,長沙電信同時對80%的老城區進行了光纖入戶改造,網絡電視有近百套節目,電信在提供常規電視節目的基礎上,還提供了卡拉OK、休閑游戲等各類增值業務。⑤但隨著三網融合步伐的加快,電信部門和廣電部門之間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視,王藝在《新媒體航母的整合之痛———解讀網絡電視的困境與出路》、吳其聰在《“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網絡電視發展的障礙分析》中都提出了電信和廣電這兩大國有壟斷領域所面臨的行業整合的風險、經營領域的重新劃分、利益的分配等問題。
三、內容匱乏依然是制約網絡電視發展的障礙
在這個傳播渠道泛濫、信息海量、注意力愈加分散的現代社會里,毫無疑問我們會重新回到內容為王的時代。沒有充足的、高質量的內容資源做支撐,網絡電視的發展就會陷入困境。金星、王昊魁在《網絡電視的運營機制探析》中指出節目內容上的競爭是網絡視頻行業競爭的核心,任何視頻網站要想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必須有大量優秀的內容作為支撐。原廣電部副部長何棟材則認為,技術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程忠良在《立體產業鏈:網絡電視策略》中指出要以內容取勝,大力開發內容營銷,拓展內容產業鏈。天津外國語學院的李玉梅也指出了目前網絡電視內容匱乏,缺乏創新的現狀。由于網站本身的盈利模式以及自身并不具備自采自制的資格和能力等原因導致視頻網站的內容十分缺乏,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夏亦、熊忠輝在《2009年網絡電視發展與研究綜述》中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內容提供商與網絡提供商、視頻網站與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合作。2010年7月武漢被列入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后,武漢地區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各自出資1億余元成立股份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份、定期輪流擔任董事長的商業模式落實三網融合。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已經開啟了握手言和的道路,雙方優勢互補,有條件的還可以拓展對方的業務范圍,雙方的合作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網絡電視領域內容匱乏的問題。
四、受眾對網絡電視認識不足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突破4.5億大關,達到4.57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網絡大國,但并不是網絡強國。造成受眾對網絡電視這種新媒體認識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吳其聰在《“三網融合”背景下中國網絡電視發展的障礙分析》中指出,從客觀方面說,受眾對網絡電視認識不足與網絡電視的宣傳力度不高有關。CNNIC調查顯示,現有的網絡視頻用戶很少是被視頻網站宣傳吸引來的,通過自主發現和社交圈子推薦是用戶獲知視頻內容的最主要途徑,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尋找視頻是最主要的獲知途徑,占到用戶總體的71.6%。這說明網絡電視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吳瓊從主觀方面給我們分析了這一現象的原因,我國的免費電視渠道很多,免費電視本來就存在結構式過剩的現象,導致我國受眾尤其是農村受眾主觀上習慣了免費電視或者費用較低的有線電視,不愿再去接受像網絡電視這樣的新事物,再加上現在互聯網免費下載的盛行,加大了包括網絡電視在內的付費電視的運營難度。針對我國受眾的現狀,孫衛華在《網絡電視的管理也應該與時俱進》中指出,應該加強民眾的素養教育,提高受眾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