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
1當代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隨著計算機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普及,高校新入學的新生計算機知識水平的起點也是參差不齊,由于各個城市教育的目標、考核的標準不同,信息科學教育的水平也是各異,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掌握的大相徑庭,這種差異使得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大綱和授課安排非常困難。在最近的調研中發現,各所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的培養方案修訂中,都大大削減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總學時數,內容并未減少,課堂授課壓力無形中會增大,課堂互動可能會減少,學生接受過程中會覺得手忙腳亂,另外好多學生浮躁的學風影響下,應試學習方法,對提高學生計算機的能力毫無幫助。
2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面臨的形勢
目前大多數院校采取在大一上學期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下學期開設《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實踐中發現存在一定的弊端:
2.1計算機理論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
迫于就業壓力,高等院校的學生迫切的希望在在畢業前能夠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甚至三級證書。而且更多的用人單位、部門把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作為人員的聘用、上崗資格的重要依據之一。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已成為學生就業時重要參考依據。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有在大二上學期才能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很多同學過級是通過背題庫的方式通過。在短短的一個學期內,學生的編程思想很難培養,更談不上讓學生活學活用,用計算機編程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2.2計算機教學內容與后續專業內容不能有效地融合
由于教學任務緊張,教學中學生實訓的機會比較少,在大一結束《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后,多數學生還沒能更好的領會計算機的功能。從教學內容上看,傳統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沒能考慮到其與后續專業課程的銜接關系,沒能認識到其作為后續的專業課解決好多問題的工具和手段。既浪費的計算機強大的資源,也給專業問題的解決增加的困難。
3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實施
作為課程,計算機教育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課程設置嚴密,具有其他課程所不能具備的優越性,而且計算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各個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3.1根據不同的學生的情況,把握學習過程中的度與量,為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其個性提供足夠的空間
首先,當前的培養方案較以前相比,在學時等方面有所減少。可是有些課程的培養方案還是沒有變化,于是有些教師抱怨課時太少。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對原有的課程知識進行精簡、壓縮、整合,為新知識的講授騰出一些課時。以《大學計算機基礎》為例,對于Windows操作、常用的Office操作等知識,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大多數學生能夠都能夠基本掌握一些常用的操作,所以可以將這部分學時拿出一些來轉移到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部分。其次,當今社會信息十分發達,人們可以根據各種途徑和渠道來獲取信息,課堂上的內容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材料,包括教師自己整理的,也包括其他的可以免費獲取的材料,如一些學習網站等。再次,在平時的非授課時間,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后的指導,利用一些在線的通訊工具,為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提供一個穩定的平臺,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感受、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教師之間進行溝通,方便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從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3.2合理的教學安排以及必要的軟硬件條件進行保障
首先,合理的教學安排能夠為學生提供比較充分的時間進行復習,能夠對一些時間進行自我支配,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復合和鞏固,從而促進下一步教學繼續進行也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培養學生的特長;其次,對于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必要的硬件設施進行支持,例如計算機、網絡設備等,只有在這些前提下,才能夠保證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入到自覺的學習中來,這些都是需要教學管理部門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保障。
3.3題庫的建設和考試方式的改革
為了解決學生應試型學習的弊端,計算機基礎的授課教師加強了對學生平時作業的檢查和批改,還經常根據課堂內容對知識進行擴展,同時網絡課程平臺的開設為老師和學生的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臺。通過采用基于C/S模式的上機考試系統,構建了基礎、VB、VFP以及C語言的考試綜合考試平臺,平時為學生考試提供練習,督促學生能利用業余時間抓緊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4新教學體系的構想
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構想是,根據不同專業和不同學科的需求,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依托,建立一個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規律、凸顯學生特點、滿足后續專業課學習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具體做法是:對于農學、經管、植保等學院的學生,主要講授Office的高級應用。采取項目教學法,以本科畢業設計排版為目的介紹Word高級應用;以演講和匯報形式講解PowerPoint;以專業的具體數據處理為案例講解Excel。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多了解其他的計算機軟件。另外,可以通過創新能力的培養開設計算機硬件組裝、多媒體技術、網站設計、網絡安全等選修課程,保證學生在整個大學的學習過程中計算機教育課程不間斷,使有興趣苦于無從下手的學生有機會學習喜歡知識,增強學生畢業時的就業能力。
4結束語
總之,高等院校的計算機教育是一項艱巨而且系統的工程,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而且可以促進我國的科技發展。因此,要使計算機教育適應時代的發展,必須不斷進行改革,不斷探尋,確保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企業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進行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創新,能夠采取新方法、新手段,將其應用到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去,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理論水平,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計算機技能對于學生今后走向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針對創新和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希望能對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進步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