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相關
摘 要: 采用中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量表調查了542名中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結果表明:⑴從初二到高三,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基本表現出隨年級增長而提高的趨勢,在高二年級出現曲折情況,高三年級學生在各分量表上得分均較高。⑵ 女生在14個分量表上得分普遍比男生高,但在效能信念、控制信念、一般策略、深加工策略和自我調控策略分量表上不如男生。⑶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行為目標、自我確定目標、自我調控策略及努力的付出分量表上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民族學生在各分量表上得分均較高。
關鍵詞: 認知策略 學習策略 中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教會學生學習一直是教育心理學領域研究的熱點課題,圍繞這一問題,國內外教育心理學領域從80年代以來興起了學習策略的教學與訓練研究,大大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習策略作為一個教育心理學的正式專用名詞,是在布魯納(Brunner,J,S.)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認知策略”后逐漸形成和確立起來的[1]。大量國內外研究表明,良好學習策略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2]。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在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新型的學習方式以學習者積極發展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了解中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幫助他們迅速掌握并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好的學習方式,已成為當前教師、家長和學生本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對中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的研究,了解、分析目前貴州省中學生學習策略的使用水平與特點,幫助教師、家長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學生的學習策略使用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
二、研究方法
2.1被試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取貴州省5所普通中學(都勻三中,福泉中學,龍里中學,甕安二中和貴定中學)的542名中學生.印發問卷580份,收回有效問卷542份,有效回收率為93.45%.初二120人,初三100人,高一105人,高二107人,高三110人.男生244人,女生298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香港公開大學Chi-hung Ng博士編制的中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量表[3],該量表采用李克特式6點量尺評分方法,共包括28項,分為14個分量表,分別是:⑴發展性目標、⑵行為目標.⑶任務相關目標.⑷自我確定目標.⑸效能信念.⑹控制信念.⑺一般策略.⑻深加工策略.⑼完成策略.⑽自我調控策略.⑾時間管理策略.⑿努力的付出.⒀尋求幫助策略.⒁課程學習態度.2002年,Chi-hung Ng博士在其提交給澳大利亞教育研究協會2002年年會的論文“Relations between motivational goals, beliefs, strategy use and learning outcom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distance learning mode : a longitudinal study”中,對這一問卷進行了檢驗,各分量表信度較高,分別為:
發展性目標0.81 ,行為目標0.67 ,任務相關目標0.65,自我確定目標0.79 ,效能信念0.78,控制信念0.70,一般策略0.55 , 深加工策略0.70 ,完成策略0.70,自我調控學習策略0.78 ,時間管理策略0.63, 努力的付出0.63,尋求幫助策略0.81, 課程學習態度0.84 [4]。
2.3施測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使用統一的書面指導語和口頭指導語。
2.4數據處理 對有效問卷的數據用SPSS/11.5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三、分析與討論
3.1不同年級中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
通過對不同年級學生施測的結果表明,大體上高三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要高一些,初三學生比初二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要高一些,高一學生比初三學生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要高一些,但高二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較之其它年級則要低一些。作者與高二學生及其班主任進行了交流,所了解的情況與施測結果相符。根據調查結果表明,高二年級學生在剛剛分成文、理科班就讀后,他們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如教師教學方法的變化,學生學習文、理科方法的變化,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等因素的作用,使得學生對于自己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有一個調整的過程。
從總體上看,從初二到高三五個年級組中,學生在14個分量表方面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表現出基本隨著年級增長而有不斷提高的趨勢,但在高二年級階段有一個大的曲折。這表明:認知與學習策略的獲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靠經驗而獲得,但系統的較好的認知與學習策略的獲得還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輔導與教學中,對認知與學習策略進行較多的指導,并幫助學生們形成并運用良好認知與學習策略的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的主動性,推進當前課程改革的實效性。
3.2 不同性別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策略水平的比較
表2表明,女生在14個分量表上的得分普遍比男生得分高,但在效能信念、控制信念、一般策略、深加工策略和自我調控策略分量表上不如男生。這表明男生在學習過程中更主張獨立思考和對知識的深層次的理解(例:深加工策略分量表的15題:“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我總會把相關的知識同實際生活情景聯系起來”,16題:“遇到新的學習內容時,我總會及時提醒自己注意那些已經學過的學習內容”,在這個分量表上的得分男生比女生得分高,并且二者差異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性水平)。女生的課程學習態度、尋求幫助策略、時間管理策略等方面較好,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利用一些外在的學習輔助手段來幫助自己學習,采取的學習方式主要以死記硬背為主(例:尋求幫助策略分量表的第25題:“遇到困難時候,我會向老師和同學求教”,26題:“我平時就很關注我的同學,以從中找到能夠給我幫助的同學”,在這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女生比男生得分高,并且二者差異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性水平)??傊?,客觀上男女生在認知與學習策略方面的差異,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培養男生良好的課程學習態度、尋求幫助策略、時間管理策略等方面,要求他們對知識及時復習鞏固,并掌握和使用一些學習輔助方法來幫助學習。而對女生,教師應更多地教會她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注重對知識的深層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