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等教育
新西蘭的中等教育曾被聯合國評為典范,以其適當的靈活性和充分的啟發性為特色,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中等教育系統之一。從2002年開始,新西蘭教育部開始實施新的教育評價制度,即全國教育成績級證書(NCEA)制度來取代傳統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這一舉措使得新西蘭的高考制度更加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并促進了大學生源質量的提高。
一、新西蘭NCEA評價制度產生的背景
NCEA評價制度即全國教育成績級證書制度,是NationalCertificateOfEducationalAchievement的簡稱。該制度是一種主要面向中學生的成績評鑒,它與傳統的成績單不同,與社會上的專業認證證書類似,是一種對中學生學業成績的認證。新西蘭的中學體系主要包括7個年級(Form1-7),中學1年級-2年級(Form1-2)介于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之間,稱之為初中預科,我國沒有這樣一個層次。真正的中學階段是從3年級(Form3)開始的,相當于我國的初中一年級。新西蘭初中為3年(Form3-5),高中為2年(Form6-7)。而NCEA評價制度的評鑒對象主要為中學5年級(Form5即Year11,初中畢業生)、中學6年級(Form6即Year12,高中畢業生)和中學7年級(Form7即Year13,大學預科)這3個年級的學生。由于在20世紀80年代盛極一時的新自由主義國家政策的沖擊下,新西蘭政府在教育領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自由主義將一種重新審視和改革的思想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單元。教育領域作為整個社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資本主義精英要求打破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干預重新回到自由主義的經濟軌道上來,那么這種自由經濟思潮的回歸就是新自由主義思潮。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西蘭的教育新自由主義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教育改革也被推進。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制定大學準入標準,制定實行一種能力水平的認證制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的發展在校生人數增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多樣化造成了人才類型的多樣化,初等和中等教育同樣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初級和中級職業人才的責任。原來的中學考試考核制度采用的是1940年確定下來的學校證書、6年級證書和大學獎學金考試制度,這三種制度只是一種成績的證明,并不能充分說明學生的各項能力和指標,不能體現學生的專長,因此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另外,鑒于新西蘭是一個教育輸出大國,以其優秀的教育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教育已經成為新西蘭的一大支柱性產業,大量海外留學生選擇留學新西蘭,使得這個國家的教育逐漸走向國際化。世界在變化,學校理應順應變化的趨勢,新西蘭各個層次的教育都在謀求與國際接軌的發展方向。為了適應國際化新形式的需要,新西蘭政府積極探索新的中學生成績評鑒制度,以使學生的學業評定標準向國際標準靠攏。
二、新西蘭NCEA評價制度的形成與運行
(一)NCEA評價制度的形成過程
新西蘭教育部自1999年起開始籌劃NCEA評價制度,2002年實施嘗試性的工作,主要完成針對中學5年級學生所要達標的一級(Level1)進行評鑒。自2003年起,評鑒范圍擴大到針對中學6年級學生的二級評鑒。為了進一步完善此項制度,教育部于2004年完成對全國教育成績證書(NCEA)的所有設計工作,并涵蓋了中學7年級學生的三級評鑒。2004年以來,新西蘭在NCEA評價制度的運行過程中對其不斷調整、逐步完善。到目前為止,此項制度已日趨成熟,得到了國際的認可。新西蘭實行NCEA評價制度不是針對中學課程來進行的改革,并沒有改變既有的課程設置,而是就考試考核制度本身進行的調整。它的主要目的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打破傳統的職業與學術教育的分離,建構一種通用于各種職業或學習方向的證書;第二,記錄學生的學業成績,包括學生所學的各種學科的成績及所達到的程度;第三,成為教育的既定目標,為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指明方向;第四,保障學習質量,該制度并不只是擇優制,不僅針對優秀的學生,而且考慮了所有受教育者的利益,能夠確保學生學習的最低標準。[1]只以考試成績高低作為進入大學與否的條件已經不能適應目前教育發展的需要,全國教育成績證書制度打破了這種“一考定乾坤”的武斷做法,通過多年的實踐,其運行機制是較為科學的,受到了家長、學生以及學校的廣泛認同。
(二)NCEA評價制度的運行機制
目前,新西蘭擁有400多所中學,以公立學校為主,也存在部分私立學校。新西蘭初等與中等教育的學校體系主要是由13個年級組成(Year1-Year13),初中階段的最后1年和高中階段的2年要接受NCEA的課程(新西蘭全國的高中學歷1級-3級的課程,簡稱NCEA課程),為畢業以及進一步邁向高等教育學府做好準備。NCEA評價制度主要通過內部測評和外部評鑒相結合的綜合評判體系來評價學生的各項能力指標與專長。其評價方式與中國的體系不同,并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敗來決定學生是否可以升入大學。而是綜合學生三年的NCEA的課程學習情況與所具有的能力進行的精細的測評。該制度主要采用“標準系統評價法”(Standard—basedSystem)對接受NCEA課程的學生進行評鑒。NCEA評價制度對中學生設計了3種等級水平評價(Level1-3),學生在進入大學前需要達到NCEA所設計的3級水平。同時每種等級又分為良(Credit)、優(Merit)及特優(Excellent)不同的程度級別評價。但是,這三種等級(Level)并不是適用于所有的評鑒科目,主要視學科的性質和隸屬的類別標準而定。由于NCEA課程的多樣化,評價標準也不盡相同。課程分為校內教授課程和校外實踐課程,因而評價的“標準系統”依科目性質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其一,成績標準(AchievementStandard)。通常這類科目主要通過學生參加考試獲得的成績評定(ExternalAs-sessment),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程度達到如上所述的不同等級。其二,單一標準(UnitStand-ard)。通常這類科目的成績不通過學生的考試,而是由授課教師或校外專業人士來評定(InternalAssessment)。此類科目大都是屬于實踐性課程(PracticalSubject),例如實驗、語言表達、藝術、計算機、園藝、導游等。同時,由于NCEA的課程與評價同時面向社會,是一種對專業與職業水平的認證,所以該課程評價標準還包括其他的考試及標準(OtherExam&Standard),這種考試和標準主要針對除了上述兩種科目以外的專業與職業的測試或評價,進一步完善了NCEA評價制度的標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