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合作,設計教學項目及改革評價方法
筆者通過到企業走訪一線工程師,與企業專家共同分析從事某個崗位的技術人員職業成長路線,知識與能力要求,明確現階段畢業學生與崗位要求的差距,收集企業典型PLC控制實例,學院指定教學計劃與校本教材,進行從“車間即工程,作業即企業項目”的項目引導模擬教學,結合蘇州博實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與珠海漢迪自動化有限公司的實際案例和設備,通過項目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等綜合能力。職業院校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在學習專業理論課時容易產生抵觸和畏難情緒,而PLC的學習需要有一定基礎的電力拖動專業知識,所以自動化控制編程是一個綜合學科,對設計人員要求較高。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先講理論再去實習往往效率不高。因此在項目設計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地加入動手調試操作的內容,如在電動機點動控制項目之后可以先加上自鎖條件,實現聯動,再引入互鎖,實現正反轉。在掌握了此知識點后再繼續加深難度,設計自動伸縮門的控制程序。在每個階段的項目任務中,要注意學生的掌握程度,注意調節教學進度,如此循序漸進,讓學生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充分體會到成功感。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在課堂時間能解決的、經過精心設計的問題進行實習項目,教師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給予解答,使學生理解實習項目的專業知識點,體驗企業實際工作過程,這樣學習效果將有很大的提高。
項目教學,要通過咨詢(教師布置工程項目任務,學生收集資料)→決策(師生共同分析案例,討論解決方案)→計劃(設計工作共層,確定工作步驟,擬定檢查與評價標準)→實施(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共同分析并解決問題)→檢查(學生演示并介紹完成過程,教師檢查并提出建議)等過程完成組織教學。項目教學的評價辦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該關注完成學習任務的全過程,注重過程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多地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教改后的課業評價方案改變了以知識積累和考試為主的終結性評價方式,實施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評價。成績評定由平時成績、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校成績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考核包括課堂提問、討論、練習、作業、思考題等。過程性考核依據學生在教學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資料收集、方案計劃、實施過程、實施結果、團隊合作、工作態度等情況評定等級。在每個項目完成后,學生按照評分標準自檢、互檢,教師評價,這樣學生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可提高的方面。期末綜合考核再依據學生完成考核項目的設計與操作結果進行綜合評定。這樣評價較為客觀,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教學資源準備及教學組織
教學硬件的資源:西門子PLC電動機實訓設備,智能供水控制實習設備,智能照明控制實習設備,自動化生產線調試實習設備,三菱PLC單機實習設備(配置30臺電腦及GX軟件,PLC手編器等),可滿足仿真教學和多媒體電化教學的PLC專業教室4個,電力變頻控制設備10套。軟件資源包括校本的多媒體課件、校本教材、電子教案與視頻資料等。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學校還組織了多場自動化設備研修班及企業參觀交流活動,利用教師下廠鍛煉等多種手段培養雙師型隊伍,提高實習實訓的教學效果。
作者:吳嘉浩 單位: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