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業經濟
一、食品安全問題現狀及危害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食品安全問題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13億中國人的人身健康與安全,甚至關系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但是最近幾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出。從2008年爆出的三聚氰胺奶粉到最近的“皮鞋膠囊”事件,毒食品不僅確實危害到食用者的人身安全,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同時也對一些一貫重視食品安全,守法經營的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譬如,大陸奶粉消費者赴港搶購進口奶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部分大陸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一方面,洋奶粉借機一再漲價,賺大陸消費者的錢賺得盆滿缽滿,另外一方面,這種赴港搶購奶粉的行為顯然對國產高品質奶粉的銷售產生了不利影響。當然,大陸消費者也付出了本不必付出的額外成本。對中國的消費者和相關企業其實都是不利的。而最近的破皮鞋制工業明膠,工業明膠再制成膠囊的事件,使得果凍生產企業受到一定影響,雖然專家出來辟謠,但消費者的疑慮終究會影響到相關食品的銷售。
早在2004年,我國就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麥粉、醬油和醋五類食品行業中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第二批十類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速凍食品、膨化食品、調味品、飲料、餅干、罐頭實行市場準入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10年9月15日對外公布了《關于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墒蔷驮冢玻埃保蹦昃捅l了瘦肉精火腿腸,染色饅頭等諸多食品安全事件。所以,建立食品安全問題的動態博弈模型,對食品安全所涉及各博弈方的行為選擇進行研究,以期從源頭上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拆遷違建的博弈模型
(一)食品生產企業生產有毒有害食品,一般是受到利潤的驅使。如據今年5月2日中國經營網新聞報道的用變質動物內臟練油,“2011年1月至11月,李衛堅團伙銷售‘新型地溝油’入賬達1000多萬元。正是暴利驅使地溝油制售者鋌而走險。”所以我們可以假設,食品生產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都是理性的,食品生產企業的目標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相應的,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目標是使總成本最小。文章下面的博弈樹用1表示博弈方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用2表示博弈方食品生產企業。文章建立的動態博弈如下面的博弈樹所示:其中,-J表示政府檢查企業食品生產安全與否的成本;S表示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所獲得的收益;-C表示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所用的原料及人工成本;-G表示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流向市場后曝光使得政府所受損失;-Z表示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理生產中的不安全食品所花費成本。由于圖形顯示的限制,上面的博弈樹中的不生產指的是不生產不安全食品,生產指的是生產不安全食品。檢查指的是政府部門派出人員去企業檢查企業生產食品的過程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處理是指政府部門發現企業已經在生產不安全食品,但是還沒流向市場時采取措施銷毀這些產品。顯然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若決定選擇處理,會遇到各方面的一些阻力,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強制措施,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所以會產生成本。
(二)在博弈雙方都是理性的假設下,使用逆向歸納法,分析如下:
1.在政府相關部門選擇檢查的情況下(1)若-Z-J>-G-J,即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理生產中的不安全食品所花費成本小于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流向市場后曝光使政府所受損失(因為模型中成本是用負數表示),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會決定選擇處理。(2)若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決定選擇處理,因為-C<0,所以企業會選擇不生產不安全食品。
2.在政府不檢查的情況下,如果S-C>0,企業會選擇生產不安全食品。
3.如果-G<-J,即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流向市場后曝光使得政府所受損失大于政府檢查企業食品生產安全與否的成本,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會選擇檢查。
(三)對社會來說,最好的結果是政府不檢查,企業選擇不生產不安全食品。因為這樣既不會產生不安全食品和浪費生產不安全食品的原料和處理成本,也不用支付檢查的成本。但是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政府不檢查時,只要S-C>0,企業會選擇生產不安全食品。而現實中,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所獲得的收益往往是大于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所用的原料及人工成本。所以,在個人理性的情況下,不可能實現這種對社會而言最好的納什均衡。于是,對社會來說次好的納什均衡是政府檢查,企業不生產不安全食品。這是因為一旦不安全食品開始生產,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將是一項相對檢查成本大得多的資源浪費。幸運的是,這種均衡是比較可能實現的。
(四)要實現政府檢查,企業不生產不安全食品,必須滿足-Z-J>-G-J且-G<-J。在一般情況下,政府檢查只需增加相關員工的工作量或聘用些正式員工或臨時工,所以相對于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流向市場后曝光使得政府所受損失來說巡查成本很小,因此-G<-J這個條件,一般情況下都是成立的。而對于-Z-J>-G-J這個條件,相當于要求-Z>-G,即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理生產中的不安全食品所花費成本小于企業生產不安全食品流向市場后曝光使政府所受損失。因為很多情況下,當涉及到很多食品生產企業時,食品生產企業可能會組織起來,使用各種手段進行公關,甚至抵制政府的處理,而政府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強制處理可能要協調各方面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有時考慮到各種利害關系而投鼠忌器。所以就造成了一些不安全食品最終流向市場,最終被曝光而使我們發現了現在所看到的食品安全問題。
三、政策建議
分析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條件和原因,就有必要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來使得盡量減少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以下是幾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