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貿易物流 ? 正文

貿易收支失衡的作用因素

2021-4-9 | 貿易物流

 

一、引言

 

中國經濟外部失衡是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并集中表現為國際收支的巨額雙順差。許多學者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的現象、原因及持久性進行了探討。主要的分析視角有匯率、制度、FDI、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等。一些學者認為,人民幣匯率長期人為地維持在很低的水平上是引發巨額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盧鋒(2006a)通過比較外匯儲備實際增長與估計均衡水平的關系,得出2002年以來人民幣一直被低估的結論,而匯率低估導致了國際收支的明顯失衡。賀力平、蔡興(2008)從國際經驗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國際收支中的“雙順差”現象首先是一個匯率體制問題,要改善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局面首先應調整人民幣匯率體制和匯率水平。也有不少學者探討了除匯率之外的其它影響因素。肖耿(2007)認為單方面關注人民幣匯率調整方法對調整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現狀并無幫助,制度缺陷才是造成外部失衡的主要原因。余永定、覃東海(2006a)認為中國持續的雙順差存在制度缺陷的因素,這是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外需和外資,國內要素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改革滯后,政府不當干預過多特別是地方政府在錯誤的政績觀指導下盲目引資的結果。制度缺陷導致資源真實成本“扭曲”,進而導致中國國際收支結構的失衡。

 

還有一些學者基于國際分工的視角剖析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對中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盧鋒(2006b)從國別比較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經濟失衡產生的原因,他認為雙順差作為經濟失衡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與加工貿易有關,但從更根本的層面上看,是全球化進程帶來了新的國際分工,這種新的國際分工的特征就是生產的專業化分工。余永定(2006b)認為中國的比較優勢和外資的主導作用決定了中國在國際生產網絡的價值鏈條中扮演加工者和組裝者的角色。中國在國際生產網絡價值鏈中的這種地位決定了加工貿易必然是創造貿易順差的貿易。劉兵權、彭菲婭(2008)認為,我國外匯儲備過快增長的本質原因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加工制造業的產業傾斜導致產業結構畸變,直接造成貿易結構不合理,引發經常項目順差。

 

就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的影響而言,已有的文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但基于國際分工的視角分析產業結構對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的影響,盡管一些文獻已有所涉及,但更多的是一些相對寬泛的理論性探討,缺乏系統性的論述,而嚴謹的實證研究則尚未發現。本文基于國際分工的視角系統闡述產業結構影響中國貿易收支失衡的機理,并通過時間序列模型實證研究產業結構對中國貿易收支失衡的影響。

 

二、中國產業結構的演進與貿易收支失衡的形成

 

(一)中國產業結構的演進

 

產業之間關系結構的研究存在著兩種形態:一是立足于研究產業之間量的比例和質的關系及其變化;二是立足于研究產業之間的投入產出聯系。本文對于產業結構的分析主要側重于前者,即強調各產業在其經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技術經濟聯系,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一些比例關系。從已經完成工業化的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產業結構的演進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即大部分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產業結構變遷模式。一般而言,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體系中的比重趨于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且經歷一個較長時期的持續增長,最終完成工業化的過程,并進入后工業化社會。第三產業的擴大和發展并在整個產業結構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是后工業化社會的一個突出標志。中國產業結構的變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已經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但這一體系是根據自給自足的原則依靠計劃經濟的手段,同時輔之以對國內市場的嚴格保護而得以建立起來的。這樣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不但不能反映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本要求,而且也不可能體現產業的國際比較優勢原則。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產業結構演進實質上是以經濟市場化的發展為動力對原有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衡進行的調整與矯正。如圖1所示,以三次產業的增加值在歷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觀察中國的產業結構變動,不難看出,第一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現下降趨勢,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30%以上下降為目前的10%左右;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接近50%,之后在經歷了一個下行過程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現緩慢的上升;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雖然目前仍低于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二者的差距呈明顯的收窄趨勢。由此我們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產業結構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優化和升級,并主要體現在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逐步提高上。

 

(二)中國貿易收支失衡的形成及其特點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除1993年外,中國對外貿易連年順差且呈總體上升之態勢。如圖2所示,貿易順差額從1990年的87.40億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434.70億美元,2005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額突破1000億美元,之后快速拉升,2008年達到峰值2981.28億美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時因為中國政府實施“減順差”的政策,2009年和2010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分別減少到1956.89億美元和1831.04億美元,但總體上看,貿易順差額仍處于高企的狀態。貿易順差是經常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由于中國實施強制結售匯制度,貿易順差的累積便成為中國外匯儲備增加的重要來源。因此,分析和解決中國當前的貿易收支失衡即巨額的貿易順差問題是解決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的關鍵所在。

 

從貿易結構的角度看,中國的貿易收支失衡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加工貿易逐漸成為中國貿易收支失衡的決定性因素

 

如圖3所示,近年來,一般貿易順差在總貿易順差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加工貿易幾乎貢獻了所有的貿易順差。從1989年開始,加工貿易由逆差轉為順差,此后逐年遞增,由1989年的26.21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967.36億美元,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又創新高,達到3229億美元。加工貿易順差占據主導地位是因為加工貿易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的結果。“七五”時期,中國對外貿易仍然是以一般貿易為主。在出口貿易結構中,一般貿易所占比重達到57.1%,比加工貿易高出16個百分點。“八五”期間,隨著外商投資對加工制造業的投資增速,外商投資企業對外貿易的比重不斷提高,導致加工貿易迅速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出口貿易方式一直以加工貿易為主,加工貿易出口占到總出口貿易額的50%左右,是出口貿易的主力。“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快速提高了中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和外貿依存度,并且加工貿易天然的順差性質成為了近年來中國貿易收支失衡的決定性因素。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玖玖玖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级毛片|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 | 福利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a级在线视频 | 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 |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 | 午夜丁香 |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草黄色 |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 久久精品这里是免费国产 | 日本久久综合网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激情综合网 | 亚洲自拍色| 久久午夜青青草原影院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一级日韩| 免费看一级黄色片 |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49pao强力免费打造在线高清 | 2021年韩国r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国产丝袜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综合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 日美一级毛片 | 欧美成人免费看片一区 | 国产片在线看 |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 国产真实搭讪系列 | 久久视频这里只精品3国产 久久视热这只是精品222 |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