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企業文化論文
1、企業文化的含義及作用
1.1企業文化的含義。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逐步發展開來,文化與經濟的一體化結合也越來越明顯。當前,許多企業開始更加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并將其運用到經營管理、生產以及銷售的活動中去。筆者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與職工在經歷特定的歷史環境及人文環境的情況下,在受到價值觀、民族文化以及現代管理意識的影響下,在經營管理、生產以及銷售等的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的途徑來源可以劃分為三個方向:企業內生型、外來輸入型以及兼并重組融合型。具體來說,內生型企業主要代表的是那些企業從初期創建到發展成長都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不受其他外來投資因素的影響。例如劉永好、劉永行的希望集團,魯冠球的萬向錢潮集團等的企業文化。而外來輸入型企業則主要是聘請了一些來自其他企業的關鍵性人才,這些人才為企業帶來了不一樣的企業文化,并對該企業現有的文化造成影響和沖擊,例如有些企業聘請新的總經理或其他重要人才,其中會采取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進行公司治理。最后一種兼并重組融合型則主要是隨著當前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如火如荼開展的兼并重組發展而來,尤其是煙草行業尤為如此。企業的兼并重組不僅僅是資產的整合過程,也是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過程,各自企業原有的文化特點都在新企業中得以體現,從而衍生出新的企業文化。
1.2企業文化的作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個成熟的企業文化具有導向性、激勵性以及開拓性的作用。企業擁有越成熟的文化底蘊,就越具有強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導向性作用來說,我們知道企業文化就代表了企業的精神、企業共同的價值觀,這也影響了企業及企業員工未來的價值取向,使其朝著企業制定的經營管理理念以及經營方針努力。企業員工往往會在情感上接受文化的導向性作用,而摒棄直白的行政制度,并接受企業這一行事原則,為企業的整體利益而努力奮斗。與此同時,企業文化的激勵性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企業員工只有在對企業產生歸屬感、信任感、認同感以及榮譽感的情況下,才會將自己的工作當做自己應盡的責任來對待,才能激發出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因此,企業需要創造出一個寬松的工作環境,激勵員工的創造精神,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企業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具有開拓性。具有開拓性的企業才是一個能夠生存發展的企業,延伸到企業文化來說同樣正確。企業的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能夠輻射到消費群體以及社會各方面,從而使消費者對企業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具備良好企業文化可以提高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從而使顧客產生一種信賴感。
2、企業文化與企業效益的辯證關系
2.1企業文化對企業效益的影響模式。企業文化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模式為:企業文化—態度—行為—企業效益。這一模式同樣也是企業文化轉化為企業經濟效益的轉換模式。企業核心理念影響著員工,員工的工作態度以及公司產品影響著顧客的評價,顧客是企業效益實現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只有顧客認同才能實現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其正涼茶”的發跡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自2003年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的涼茶從廣東沿海地區走向全國,成為熱賣飲料之一。許多廠家抓住這一商機,近些年來大有群雄逐鹿中原之勢。“王老吉”、“潘高”、“鄧老”等異軍突起,涼茶爭霸賽儼然已經開局,到了2006年我國已經有二十多家涼茶品牌企業,其中“和其正”異軍突起。眾所周知,“王老吉涼茶”一直都把持著涼茶市場老大的交椅,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膾炙人口,成為了其企業文化的一句金玉良言,為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對此,“和其正”作為后來者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和其正”調整自身的企業文化及產品文化,將產品不僅定義在“清火氣”更是加入了“養元氣”的理念,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害怕“清了火氣,虛了身體”,“和其正”加入“養元氣”的產品文化理念,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得到認同,使其在短短幾年間就有趕超“王老吉”之勢。
2.2優秀的企業文化能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企業文化與企業效益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良好的企業文化體現出了一種優質的管理,能夠塑造優秀的企業品牌文化,吸引更為廣闊的資源,使企業能夠獲得滾動式的發展,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同樣的,企業只有獲得經濟效益,其才會認為自身企業文化是沒有問題的,是可以為企業帶來財富和未來發展前途的。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文化和綠色意識就是典型,一直以來,我國就是一個生產服裝的大國,但多年來服裝無品牌,產品附加值低等都制約了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杉杉服飾將CI導入到其品牌戰略中去,無論報紙、電視還是戶外廣告、霓虹燈等都有其標示,為品牌傳播打好第一步,后提出了限量生產、綠色環保等系列措施都為企業品牌贏得了口碑,也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并通過多年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如何發展企業文化
企業發展需要企業文化做基石。企業在發展企業文化之時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是企業的經營口號。眾所周知,經營口號就如同企業的一面旗幟,它時刻激勵著企業的全體員工,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企業、了解企業產品,從而形成強大的號召力和感召力。例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等。其次,企業文化并不是只需要員工的認同,消費者的認同才能帶來經濟效益,因此適當的廣告宣傳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過廣播、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把企業的產品和經營理念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企業的文化和產品。在這方面可口可樂的世界性營銷手段就值得其他企業借鑒。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扶貧、捐助等公益事業來宣傳自己的產品。而這個方法也是當前比較提倡的一種,企業在為公益事業奉獻自己力量的同時能夠宣傳自己的產品,以達到雙方共贏,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