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睡眠與人的生理、心理功能有著密切聯系,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到個體的身心健康狀況、生活質量和學習工作效率。本科實習護生由于其特殊的專業性質和工作性質,容易產生睡眠質量問題。但目前關于該群體睡眠質量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旨在調查我院本科實習護生的睡眠狀況,為改善本科實習護生的睡眠質量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按整群抽樣的方式抽取本科護理實習生100名。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100%。
1.2研究工具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價睡眠質量,由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劃分為7個成分,包括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累積各成分得分為PSQI總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3施測程序及數據處理
以集體施測的方式收集數據,采取統一指導語,以不記名的方式進行。研究所得資料采用Foxpro6.0建立數據庫,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
2結果
2.1本科實習護生睡眠質量的總體情況
本科實習護生PSQI總分為(6.57±3.023),PSQI≤7分表示睡眠質量良好,PSQI≥8分表示睡眠質量差,結果顯示,58%的本科實習護生存在睡眠質量問題,見表1。
2.2本科實習護生睡眠質量各成分的情況
本科實習護生PSQI各成分得分情況如表2所示,其睡眠質量主觀評價為較差和差的總比例為52%。本科實習護生睡眠質量問題的依次表現為:日間功能障礙、入睡時間、催眠藥物、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礙。
3討論
本研究顯示,護理實習生中有58%存在睡眠質量問題,其睡眠狀況令人擔憂。各成分得分若≥2表示該成分較差或很差,調查中發現52%的本科實習護生自認為睡眠質量較差或很差,22%的本科實習護生入睡困難,20%的本科實習護生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18%的本科實習護生睡眠效率差,16%的本科實習護生存在睡眠障礙(夜間易醒、早醒),部分學生使用過催眠藥物,68%的本科實習護生出現精力不足、困倦等日間功能障礙。
本科實習護生睡眠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作為護理專業的高學歷群體,護理本科生面臨比低學歷護生更為繁重的學業壓力。與其他專業的醫學生相比,還存在社會認可不足、理解不夠的壓力。進入臨床實習后,操作技能不熟練、對工作環境不適應以及頻繁的晝夜輪班,身體處于超負荷應激狀態,這容易擾亂人體生物鐘的正常節律,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此外,醫療衛生行業就業形勢嚴峻,護生在實習期間面臨就業壓力,工作之余還要到時各醫院來回面試,導致身心疲憊,影響睡眠。此外,人際關系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無法很好處理人際關系,個體就很可能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要協調醫生、病人家屬、相關科室護士以及帶教老師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對她們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睡眠質量影響個體的注意力、精細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記憶力,低睡眠質量對護生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也是不利的。護生應關注自己的睡眠質量,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工作效率。醫院也應開展心理輔導和睡眠衛生指導,以提高本科實習護生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