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
1引言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都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過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違規違法占用、濫用土地及亂砍濫伐林木等不科學行為,都已經為現代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林業生態建設和發展問題,在這一時期則顯得尤為突出。目前,良種壯苗在我國全面推行“營造防風、固沙、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林業建設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林木良種種植,在實踐中注重良種壯苗的種植與研究,從源頭上夯實林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從而促進我國林業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步伐。
2良種壯苗對于林業建設的重要性
對林業建設來說,科技興林是發展林業生產的重中之重,科技興林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好苗木的質量和種子的品質問題,只有在選擇種子時做到科學、全面,才能選擇出優良的種子進行正確地育苗,然而在實際的生產工作中,因為林木良種選優、選良工作存在著周期長、資金投入大、見效慢等的現實問題。許多林業企(事)業單位更加重視短期效益,往往只從經濟利益方面考慮問題,而忽視了林業在生產生活中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造成一個優良的、能適應本地環境的林木良種,由于引種價格較高而被放棄不用的現象。因此,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加強良種壯苗引種市場的觀念轉化,強化良種優育的建設理念,只有真正地實現了良種壯苗,才能更好地促進林業建設的高質、高效,才能更好的實現林業建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
3林木良種壯苗化的措施探討
3.1促進種子園與母樹林的規劃與建設
從當前我國的良種生產與供應的現實情況來看,種子園生產的良種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林業建設的實際需求,利用母樹林實現培育良種壯苗的數量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林業建設過程中林木種子、種苗供應總量低下,林木品種質量參差不齊,供需市場秩序混亂,價格差距懸殊。這種局面已經嚴重地制約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質量與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對各生產單位以及個體經營戶的監管。引進市場準入機制,統一管理,確保林業生產各種良種壯苗有序進入市場。此外還必須不斷加快不同地類以及不同造林區母樹林特別是種子園的建設,只有確保高品質良種繁育基地良好的建設與發展,才能為國家各項林業建設工程以及市場需求提供高效、安全、充足的良種壯苗供應進行保障。
3.2強化無性系優良品種的繁育工作
在推廣選用優良種子、種苗之外,廣泛開展無性系優良品種的苗木繁育與造林工作,特別是當前我國對速生豐產用材林日益增長的情況下,在無性繁殖樹種選育中,必須做到優中選優,更好地選擇適宜本地環境與氣候,且在一定時期內能發揮出更大效益,努力快速地實現重點樹種的造林良種化。
3.3加強種源的試驗與研究
各林業生產、經營單位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應將種源的重點放到鄉土樹種上來,以選為主,充分利用優良種源和種質資源,進行相應的種源試驗研究。不斷地豐富我國不同地域、不同氣候下的林木種類、優化和改良主要的造林樹種品質,要在資金、技術上加大投入與支持力度,同時在政策上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實現林業產、學、研;良種選、育、引的有機結合。
3.4推行容器育苗
有計劃批量開展林業容器育苗生產,不但可以促進林業各項工程造林成活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同時還能提高苗術質量、節約用種、管理方便、便于機械化作業和工廠化生產等優點,還能夠延長造林季節,使傳統的造林受時節所限得到質的改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值得大力推廣的育苗方式。
3.5林業生產用苗遵守相關法規
在林業用苗上強化林木種苗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必須以貫徹實施《種子法》為核心。堅持依法治種是確保林木種苗質量的重要手段,必須加強立法、大力普法、嚴格執法,強化林木種苗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建立公平、公正的林木種苗市場秩序,維護廣大林農切身利益。
4結語
隨著現代林業建設進程的推進,林木種苗工作的定位更加明晰,實現林業“雙增”目標必須把加快林木種苗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建設現代林業必須把加快林木種苗發展作為基礎保障,推進山區綜合開發必須把加快林木種苗發展作為戰略舉措,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把加快林木種苗發展作為新的增長點。近些年來,我國已經在林業建設中的良種壯苗的運用,并在實踐中收獲了一定的成果。一大批優良的品種已經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其收獲的巨大經濟和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