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業經濟
1景寧縣油茶產業發展概況
1.1油茶生產現狀和發展目標
我縣是全國100個生態示范縣,又是浙江省重點林業縣。全縣現有土地面積19.47萬hm2,其中林業用地16.16萬hm2,耕地0.78萬hm2,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木本植物油茶自古以來就是我縣產業基礎比較好的一項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油茶生產既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林地資源利用率,又可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增加林農的經濟收入。因此,近幾年,我縣各級政府對油茶生產充分重視,縣里提出到2015年全縣要發展油茶5000hm2,到2020年油茶要發展到6700hm2的奮斗目標。把發展油茶當成抓特色農業、高效生態農業的一件大事進行重點抓。到2025年,我縣現有的原來沒有什么收入的荒山、荒坡、火燒跡地全部都要建成油茶山,建成“綠色的銀行”,使油茶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財源,為我縣林農增加收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前幾年,我縣沙灣、外舍、英川、標溪、九龍、雁溪等鄉鎮的農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做到一手抓油茶開發,一手抓油茶撫育管理和深翻施肥。到目前為止,全縣已開發撫育了低產油茶林3100多hm2,其中僅沙灣鎮張莊、季莊、坑頭、毛山頭等村就新開發和撫育了油茶350多hm2。通過撫育改造,如今該鎮的油茶長勢都很茂盛,大部分成了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高產油茶林,每667m2產油已有80多kg,產值已有2600多元,比未改造前平均每667m2增產茶油60多kg,增加產值將近2000元。近幾年,僅低產油茶改造一項,每年就為該鎮農民增加經濟收入1000多萬元,取得了既保護生態環境,又促使農民增收致富的顯著成效。
1.2油茶開發利用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保健觀念的不斷增強,市場對綠色植物油、特別是山茶油的需求不斷增加,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因此,發展油茶生產又一次引起了我縣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民的充分重視。為了切實抓好油茶生產,我縣出臺了“凡是本縣農民連片開發油茶基地面積在2hm2以上的大戶,每667m2補助200元,撫育667m2則補助100元,劈山667m2則補助30元”的優惠政策,大大調動了當地農民撫育管理和開發油茶生產的積極性。我縣金山、嶺根、茶亭、張莊等村的農民,近年來在縣林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不僅加快了低產油茶林的改造步伐,建立了油茶高產示范基地,用活生生的典型教育村民,引導村民狠抓了油茶基地開發,而且建立了油茶生產專業合作社,茶油加工廠和茶油專賣店,狠抓了茶油的加工和銷售,油茶生產不斷提高了生產效益。金山村120多戶農民擁有油茶林200多hm2,高產林產油一般為1200kg/hm2,產值一般為39000元/hm2。僅新開發的50hm2高產油茶林,每年就可為該村農民增加收入將近200萬元。該村黨支部書記認為:金山雖然地處高山貧困地區,但山區自然也有山區的資源優勢,山中有富源,只要善開發,努力開發油茶,這個產業就一定會為村民增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沙灣鎮季莊村種植大戶雷忠認為:昔日油茶產量太低、效益差,因此,村民普遍缺乏開發的積極性,如今村里種植撫育油茶不但有新品種、新技術,而且政府還有補貼,再說茶油的價格也不低,種植油茶產值比過去提高了5~6倍。因此,發展這一產業前景是很不錯的,農民的積極性將會繼續高漲。
1.3山茶油的市場狀況和發展潛力
我縣既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又是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縣和省級生態縣。由于境內山多空氣清新,水質土壤無污染,十分適宜生產綠色無公害的山茶油。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保健觀念也在不斷增強,人們對綠色食用油,特別是山茶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市價也一年比一年高。因此,我縣生產的山茶油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發展潛力看好。所以,油茶林低產改造將會出現更好的勢頭。
2油茶產業面臨的問題
2.1缺乏高產優質的油茶良種
目前,我縣的油茶大部分都是當地老品種,由于栽種時間長,前幾年缺少撫育管理,因此,導致了油茶大面積枝葉枯黃,雜草叢生,野藤纏樹,產量大幅度下降,效益越來越差。除了栽培管理粗放以外,授粉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也是油茶低產的一個主要原因。加上近年來新開發的油茶基地由于缺乏良種,產油量也不太理想。為此,要加快油茶的開發步伐,就必須十分重視新品種的引進和培育,重視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2.2缺乏加工技術和龍頭企業
目前,我縣的油茶加工龍頭企業不多,加工技術也不強,加工的設備不先進,影響了油茶的加工效益和山茶油的質量。另外,本縣的山茶油雖然已有悠久的生產歷史,但至今還沒有品牌,也沒有地方生產標準。因此,抓緊時間制訂地方生產標準,做好品牌申報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有了品牌和生產標準,才能把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做出成效來。
2.3產業化水平低,經濟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
我縣的油茶大部分分布在深山區、高山區和偏僻山區。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撫育管理油茶又很費工費力。因此,產業化發展水平低,管理手段欠佳,使山茶油產供銷造成了脫節,嚴重影響了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即使是油茶豐收年,但由于產品得不到及時轉化,資源潛力不能充分發揮,經濟效益難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3油茶產業的發展對策
3.1加大資金投入,加快產業發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和措施,通過組建茶油專業合作社和建立油茶高產示范基地等多種措施,促進了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我縣沙灣鎮為了重振“畬鄉綠色油庫”的美名,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在季莊、張莊、毛山頭、坑頭等村狠抓了油茶高產栽培技術的培訓和油茶林的開發改造,至今已改造低產油茶林350多hm2,新造油茶林200多hm2。在改造撫育工作中,該鎮十分重視做好水土流失的保護工作,使550多hm2油茶基地大部分成了保肥、保水、保土的“三保”基地,成了高產的油茶林。同時,也使油茶基地明顯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我縣農民一舉改變了過去“靠山吃山”的習慣,樹立了如今“種山養山”致富的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