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圖書館已經成為滿足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場所,論文主要對鄉鎮公共圖書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對提高鄉鎮圖書館服務給出了一些建議。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的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方面的學術性刊物,它集圖書館界、情報界、各種現代技術的應用和情報信息服務工作導向于一身,面向情報信息界、圖書館界和檔案界,技術導向強、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是國內唯一一份被中國圖書館學會和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共同推薦的專業技術類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國科學院授予“優秀期刊”、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獎(94)、中國圖書館學會全國優秀圖書館學期刊(95-97,98-01)。
隨著黨的十七大的召開,大力踐行科學發展觀,致力于構建和諧社會,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鄉鎮圖書館在現階段屬于主要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對象征服務體系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鄉鎮圖書館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智力資源、傳播科學文化等義務,其根本目標就是充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鄉鎮圖書館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1、鄉鎮圖書館的服務形式鄉鎮圖書館除了具有傳統的借閱服務以外,還具有其他不同形式的服務,很多鄉鎮圖書館都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常見的有征文、講壇、展覽、送書下鄉、送書上門等活動,并且這些鄉鎮圖書館活動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還有部分鄉鎮圖書館還會開展圖書銀行活動,為了傳播文化許多圖書館文明志愿者就會自發的參與到活動中,圖書館也會為下崗的職工舉辦基礎的計算機培訓活動,這樣具有多樣化的圖書館活動,會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注意,使人們積極主動參與到鄉鎮圖書館活動中。2、鄉鎮圖書館的服務網絡鄉鎮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采取了多種擴大服務范圍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鄉鎮圖書館社會服務輻射面和影響力的擴大,部分鄉鎮圖書館還在館外開設了圖書外借點,這些圖書外借點方面了鄉鎮圖書的流通,政府也積極參與到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對農家書屋和鄉村圖書室的建立給予了大力支持,并對基層給予了一定的資源支持和全面的技術指導,并在鄉鎮圖書館發展的過程中大力推行“鄉鎮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大力開展送書下鄉活動,為鄉鎮人民借閱圖書提供方便。3、鄉鎮文化共享工程建設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遠程訪問系統逐漸實現并開通,現階段的鄉鎮圖書館也可以共享省級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這就形成了基層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網絡。鄉鎮圖書館在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程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及資源建設為基礎,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對鄉鎮圖書館服務形式和服務效果有效結合起來,將網絡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形式有效結合起來,不斷拓寬鄉鎮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在極大程度上增強鄉鎮圖書館共享工程服務能力,但是現階段的鄉鎮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著經費不足、服務水平低下、服務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鄉鎮圖書館服務的開展。
二、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經費不足長期以來,我國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一直都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鄉鎮公共圖書館在建設的過程中經費緊張,鄉鎮圖書館每年都很少有充足的經費來購置新書,這就導致鄉鎮圖書館的圖書資源補充速度緩慢,圖書種類少,各方面書籍不全面,鄉鎮圖書館的相關設備嚴重缺乏或者過于陳舊,其中可供支配在其他文化活動中的資金非常少,由此可見,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經費不足嚴重制約了鄉鎮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開展。2、鄉鎮圖書館服務水平低下對我國鄉鎮圖書館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可以發現,各個鄉鎮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鄉鎮圖書館的發展情況也各不相同。由于各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存在極大的不平衡,各個區域的鄉鎮圖書館經濟條件、網絡條件、基礎條件和人員隊伍等存在極大的不平衡,這就導致鄉鎮圖書館服務水平不平衡,甚至出現鄉鎮圖書館服務水平低下的情況,許多地區的鄉鎮圖書館形成了基層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網絡,許多市區圖書館和鄉鎮圖書館一起構成了市區、農村一體化的圖書館服務體系,但是和市區圖書館相比,一些鄉鎮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3、鄉鎮圖書館的服務機制不完善目前我國省級和市級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呈現出形式多樣的特征,其服務內容比較豐富,并且各具特色。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鄉鎮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一個由省到市,再到鄉鎮的基層覆蓋全省的系統化圖書服務機構,部分鄉鎮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但是鄉鎮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也是相關人員應該思考的問題。鄉鎮圖書館服務機制不完善,無法充分滿足鄉鎮人民的圖書借閱需求,這對鄉鎮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播是十分不利的,也是目前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完善基于公共服務過程中的鄉鎮圖書館服務的策略
1、構建區域性圖書服務網絡目前,我國鄉鎮圖書館服務事業開展的過程中,嚴格遵循了“一級政府負責一級圖書館”的制度,鄉鎮圖書館建設和管理不集中,很難形成總分館體系。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在現有的體制框架內加強鄉鎮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加強資源建設、服務管理和技術支持,從根本上實現鄉鎮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構建區域性的圖書服務網絡,確立圖書館共享資源建立的方式和文化服務機制的建立方式,并為鄉鎮圖書館服務的順利進行提供一定的基礎管理和支持,有效實現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行業間的有效合作。2、建設多元化的鄉鎮圖書館服務模式目前,我國鄉鎮圖書館建設中,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要根據實際需求,對其進行多元化建設,實現鄉鎮圖書館的總分館制、館外固定服務點建設、館外流動服務點建設等,這些多元化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都是由鄉鎮圖書館進行單獨的資源建設和管理,根據鄉鎮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和地方居民的閱讀需求,設計并選擇多元化的全面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鄉鎮圖書館在實施這些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時,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有效解決資金和服務方面的問題,使鄉鎮圖書館能夠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3、根據“文化共享工程”拓展鄉鎮圖書館服務領域在新形勢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構建公共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該工程開辟了不受地域、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文化傳播渠道,這樣才能將豐富的文化資源傳播給廣大基層群眾。根據“文化共享工程”拓展鄉鎮圖書館服務領域,利用文化設施網點和各級圖書館,建設鄉鎮圖書館網絡,建立一定的基層文化服務機制,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直接或者間接的基層服務。在鄉鎮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將公共服務作為鄉鎮圖書館服務開展的基礎,重視并加強“信息貧困”地區的公共服務,盡可能的縮小“數字鴻溝”。4、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文化活動是鄉鎮圖書館開展文化服務、滿足人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鄉鎮圖書館在服務體系建設中,可以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特點、地方文化和地方發展方向進行準確定位,合理設計和策劃各種文化活動,鄉鎮圖書館應該將徐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提高市民文化奸商品味為重點,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動,充分發揮文化活動在鄉鎮圖書館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并開展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文化活動,不斷拓寬文化活動產品的視野,提高鄉鎮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5、建設本土特色資源,打造品牌文化資源建設是鄉鎮圖書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的基礎,地方特色資源是地方特色文化保護和傳播的重要載體,本土的特色資源建設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任務,很多鄉鎮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各地的文化大都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鄉鎮圖書館在服務體系建設中,應該致力于本土特色資源建設和品牌文化的打造,在資源收集、整理、建設和利用的過程中,應該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進行重點保護,并對這些資源進行二次開發,建設具有特色的資源數據庫,采用多種途徑宣傳、保護并利用特色資源,打造出良好的品牌文化。
【參考文獻】
[1]朱丹,袁小玲,張忠鳳,鐘楚玲,田勤子.農村信息服務現狀和農民知識獲取能力的分析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0(2)
[2]彭飛.農村圖書館事業發展模式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0(2)
[3]羅雪明.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可持續發展[J].圖書館論壇,2010(3)
[4]程亞男.關于總分館建設的幾點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0(3)
[5]馬曉軍.政府購買圖書館服務的風險及其防范[J].圖書館學研究,2016(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