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材,蔬菜的種類有很多,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根據蔬菜的種類進行養(yǎng)護,這樣才能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本文是一篇農業(yè)職稱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蔬菜標準園生態(tài)栽培技術。
摘要:蔬菜標準園生態(tài)栽培旨在提高蟲害防控效率,保障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本文對蔬菜標準園幾種不同的生態(tài)栽培技術進行解讀,以期為蔬菜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標準園,生態(tài)栽培,栽培技術
1頻振式殺蟲燈
頻振式殺蟲燈是多種誘蟲方式組合的殺蟲方式,對葉蟬、煙青蟲、瓜絹螟、棉鈴蟲、甘藍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安全友好,對人畜無害,節(jié)本輕簡,也可與其他防蟲措施結合應用。在菜田內一般吊掛高度為接蟲口離地100cm~140cm,針對飛行較低的害蟲,可降低懸掛高度至80cm~100cm,天黑開燈約6h~10h,一般在3~11月份掛燈。[1]
2粘蟲色板
菜園粘蟲色板附粘蟲膠,以色彩誘捕害蟲,可有效防治黃曲條跳甲、韭蛆、蚜蟲、白粉虱等害蟲,無毒無害,使用方便,打開進行雙面誘捕,也可與農藥、殺蟲燈等配套使用。粘蟲色板懸掛高度與作物高度一致,約700塊/公頃,及時更換粘蟲板,適時防蟲,增強防治效果。[2]
3防蟲網
防蟲網是一種新型農用覆蓋材料,有白、黑、銀灰等不同顏色,以物理方式阻隔并防止蟲害,可有效控制甜菜夜蛾、斑潛蠅、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等害蟲。除了有效防止蟲害外,還具有覆蓋增溫、防飛鳥蟲害、減輕暴雨狂風沖擊等作用,同時防蟲網的應用方式也較多,如小拱棚覆蓋進行育苗,全封閉覆蓋防蟲等。
4植物源農藥
植物源農藥有效成分源于植物體農藥,常見的有蛇床子、苦皮藤素、除蟲菌素等。植物源農藥殺蟲機理多樣,不污染環(huán)境,安全性高,不易產生抗性,我國已登記近百個植物源農藥產品。使用時需針對防治目標選擇藥劑,按要求配制,合理噴施。如苦參堿的適用作物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防治小菜蛾、蚜蟲、菜青蟲蟲害;蛇床子素的適用作物是黃瓜,主要防治對象是霜霉病。
5昆蟲病毒殺蟲劑
昆蟲病毒殺蟲劑是將昆蟲病毒繁殖加工形成的殺蟲劑,包括有桿狀病毒科的顆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等。昆蟲病毒殺蟲劑感染專化性強,安全友好,防效顯著。在使用過程中要按防治目標選擇病毒殺蟲劑,防治以控制第一代蟲害為主,按量稀釋,對蟲害取食部位進行噴施,如果蟲害嚴重,應加用其他藥劑,綜合防治,以提高速效性。
6集約化育苗
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操作簡便,省工省力,育苗齊壯,可提早增產。集約化育苗需選擇適宜設施,一般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或連棟大棚作為主;選擇優(yōu)質資材,篩選優(yōu)質良種也是育苗成功的關鍵,育苗期間應注意控制病源蟲源,播種前進行溫湯浸種或藥劑消毒處理。
7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可有效節(jié)約用水和勞力,同時注入肥料和農藥進行滴灌,大幅提高了農藥肥料的利用率。膜下滴灌需注意的技術要點:一是農藝措施要配套,水壓適宜、滴管適時適量。二是加強設備維護,定期檢查維修設備。三是正確選擇肥料,水肥一體化應選擇可溶性肥料,避免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淀,造成土壤污染,影響作物生長。
8防霧滴耐老化功能膜
應用防霧滴耐老化功能膜使室內形成水膜流入土壤、空氣濕度高、透光率好,升溫快的環(huán)境,減少室內蔬菜病蟲害,收期提前,增產增收。在平原地區(qū)宜選用0.08mm~0.10mm厚的膜,在山區(qū)地區(qū)宜選用0.10mm~0.12mm厚的耐候功能膜。[3]扣膜時應采用專業(yè)的塑料壓膜線,將膜拉平、繃緊、壓牢,并對其進行光滑處理,防治薄膜固化破裂。
9高溫悶棚
高溫悶棚是在夏季利用太陽熱度使棚溫上升至60攝氏度以上,從而起到滅蟲、殺菌的效果。棚室需連續(xù)密閉暴曬15天到20天,每667m2施入60kg~100kg的石灰氮,石灰氮肥效長達3~4個月,也可防止土壤酸化。將土壤深翻30~40cm,撒上石灰氮和其他作物碎秸,灌水至飽和進行密閉濕悶。[4]10熊蜂授粉熊蜂是一種廣譜性授粉昆蟲,人工繁育熊蜂能夠促使果實提早成熟,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對熊蜂及作物進行合理配置是該項技術的重點,在500~700m2的普通日光溫室內配置約60只工蜂即可滿足作物授粉。熊蜂授粉壽命為45天左右,授粉后續(xù)維護蜂群,及時更換蜂群以保證授粉正常進行。[5]
【參考文獻】
[1]冷楊,梁桂梅,李建偉,黃家興.蔬菜標準園生態(tài)栽培技術解讀[J].中國蔬菜,2012(19):3-8.
[2]黃丹楓,劉靜靜.依托現代科學技術,推進蔬菜標準園建設[J].長江蔬菜,2013(20):1-4.
[3]劉建華,張智優(yōu),曹宏鑫,李青峰.發(fā)展湖南設施蔬菜栽培的思考[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2(15):127-130.
[4]劉義滿,柯衛(wèi)東,李峰.水生蔬菜質量安全技術標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以湖北省及武漢市為例[J].長江蔬菜,2015(22):17-24.
[5]沈立新,周安尼.以蔬菜標準園為抓手確保蔬菜生產安全——上海新君宴蔬果專業(yè)合作社創(chuàng)建蔬菜標準園的實踐[J].上海蔬菜,2013(02):5-7.
農業(yè)職稱論文發(fā)表期刊推薦《山東農業(yè)科學》(月刊)創(chuàng)刊于1963年,本刊是山東農學會、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山東農業(yè)大學、萊陽農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農業(yè)科技期刊。除辟有遺傳育種、生物技術、栽培生理、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優(yōu)良品種、畜牧獸醫(yī)等固定欄目外,還不定期設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論壇、國外農業(yè)科技、文獻綜述等欄目,及時報道農業(yè)科研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以及農業(yè)生產的新技術。榮獲中文核心期刊(1992)、山東十佳期刊;華東地區(qū)最佳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