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的企業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也已經實行了20多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本文是一篇研究生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在我國更是占有較大的比例,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提高自身經濟收益,許多企業逐漸重視內部控制,而內部審計則是內部控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然而,內部審計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存在著諸多風險。所以,如何提高國有投資控股企業的審計風險意識,有效控制和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已成為這些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更是十分必要。
關鍵詞: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控制
近年來,證券市場上相繼出現了東方電子、藍田股份等國內公司為上市而進行財務造假的丑聞,還有美國安然公司、世界通信等大型企業的破產事件。這與企業內部審計缺失有著很大的關系。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協調各方利益以及監督的機制,其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對企業內部信息的公開,提高披露信息的質量,實現對企業內部權力的監督,從而維護企業的各方利益。基于此,內部審計成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旨在分析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公司企業內審制度的特征,來談論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的措施以及未來實施的細則。
一、國有投資控股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產生原因
內部審計風險指的是內部審計人員所屬的單位被反映其經濟活動或項目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著重大的錯報、漏報的現象,或者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著巨大的漏洞或缺陷卻沒有被有效執行,亦或是企業的經營管理存在較大問題,如舞弊等問題時,內部審計人員經過審計卻未發現問題或是失察徇私,并且還發表了有違事實的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理解這一概念是為了明白,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是審計風險產生的主體,審計風險的本質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表現為內部審計人員可能會無意地發表錯誤的審計結論。
1、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相對獨立性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政府的積極推行鼓勵下,我國內部審計逐步發展起來。但由于我國政企之間并沒有明確地分界,導致內部審計的行政性過強,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企業的各方面利益息息相關,內審機構及其人員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審計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作出的審計處理決定也很難執行。以我國現有的企業為例,特別是占了大部分的國有投資控股企業,一方面其內部審計受國家審計機關的統籌指導,對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另一方面,審計機構的工資福利由企業內部發放,同時接受企業自身的行政領導。審計機構的業務工作受國家審計機關指導與行政待遇由企業內部提供的矛盾關系,使內審人員處于兩難的境地,因此內部審計失去了其應有的權威性。然而,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關鍵所在,如果審計機構和人員在企業中的獨立性、業務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權威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證,就難以保證內部審計的質量并規避審計風險。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五種:一為董事會領導模式;二是監事會領導模式;三是總經理領導模式;四是由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總經理所構成的雙重領導模式;五是財務總監領導模式。其中,第一、二種模式中的內部審計機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其余幾種模式是目前我國企業采用的模式,以總經理的領導模式為主,這些模式下的內部審計獨立性受到了較大影響,審計機構無法對總經理的經濟責任、經營行為進行有力的監督,極有可能會造成企業領導層舞弊的問題出現,內部審計的作用無法得到最有效的發揮。現如今我國的內部審計處于難以發展的階段,這主要與現階段我國的企業管理體制不夠健全,以及企業的職能定位不準確相關。另外,內部審計機構從屬于企業的機構,其運行還依靠企業的經費支持。
2、內部審計法制不夠健全
近年來,我國逐步重視起內部審計的問題,陸續頒布了幾部法規政策,如《內部審計準則》、《審計法》等,對內部審計問題作出了一系列規定。但就我國內審現狀而言,我國法律在內部審計工作中所設定的條文缺乏一定的實用性,雖然這些法規已經頒布實施,但大多是政策性或原則性的規定,對于實際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不具有很強的參照性,現有的內部審計工作依然難以滿足市場經濟健康向上發展的要求。
3、內部審計人員缺乏較高的業務素質
隨著企業集團內部審計機構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內審機構逐步由財務審計向經營審計、管理審計發展,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大部分企業中,內審人員多為財務會計出身,缺乏系統的專業訓練,缺少經營管理經驗,而企業也缺乏對內審人員的定期培訓。內部審計缺乏高專業性的支撐,便難以保證審計質量。
二、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控制措施
1、合理規劃內部審計機構
在上文中提及現有大多數企業采取以總經理為領導的組織模式,阻礙了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合理規劃內部審計結構設置,可調整我國企業慣用的組織方式為董事會領導下設立內部審計結構,或在企業內單獨設立審計委員會來管理統籌內部審計機構,將人、財、物統一交由審計委員會管理,以增強審計機構的整體性優勢。
2、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是決定審計工作質量的主要因素,因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是解決內部審計風險問題的必要措施。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按照分工設立崗位并對每個人員的業務范圍、崗位職責范圍實行責任制。內審人員的定崗定責制度能夠有效提高審計人員工作效率,崗位落實到個人也能進一步擴大內審工作范圍,同時也可增強內審人員的責任心。這一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可以促進內審人員自我增值,增強內審機構的活力。
除了采取定崗定責制之外,還可以采取其他多種手段來促進內審人員進行自我增值。比如邀請內審方面的專家進行專項培訓,并將培訓的時間設置為不少于一個月的崗位培訓任務,鼓勵年輕有能力的內審人員深造進修,參加CIA考試,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隨著對內審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內審的工作范圍的不斷擴大,審計人員專業隊伍也需要不斷壯大,除了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還需要吸收新鮮的血液,不僅要吸收內審方面的人才,還要吸收其他相關專業的人才,比如工程技術人員、造價人員等。
研究生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農機化學報》宣傳黨的農業機械化的方針政策,探索農業機械化的方向和道路,交流農業機械化經營管理和教育培訓經驗,傳播農業機械化信息,普及農業機械化基礎知識。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