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選取 2010—2018 年滬深 A 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對媒體關注、并購類型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開展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而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負相關;媒體關注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媒體關注會增強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并削弱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盛香林;, 財會通訊 發表時間:2021-10-18
關鍵詞:媒體關注 并購類型 企業盈余信息質量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者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調整,或通過某種真實的經營活動來操縱公司利潤,以達成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目前盈余管理是國外經濟學和會計學廣泛研究的課題但卻存在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盈余管理是企業合理選擇會計政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行為,另一種意見認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為了自身利益而對會計信息進行操縱的行為。無論企業的盈余管理出于何種目的,當企業向外界披露低質量的盈余信息時會增加信息不對稱,不利于投資者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進行評估。上市公司的并購活動一直是證券市場中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關注熱點,有效的并購活動是上市公司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份額、穩定經營業績的重要途徑。上市公司在開展并購活動時一般采用橫向并購、縱向并購以及多元化并購三種類型,橫向并購是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并購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縱向并購是產業鏈上企業之間的并購能夠實現深化合作和部分交易的內部化,而多元化并購是不相關企業之間的并購,目的是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多元化發展??梢?,每一種類型的并購活動會給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不同的影響,但是并購類型對企業盈余信息質量存在何種影響目前鮮有學者進行相關研究。此外,媒體關注作為企業的一項外部監管機制,成為監管部門的重要補充,對企業的盈余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披露。因此,本文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媒體關注、并購類型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按照并購雙方所處的產業分類,并購活動具體可分為橫向并購、縱向并購以及多元化并購三種并購類型,目前學者對并購類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類:(1)橫向并購是指生產和銷售相同或相似產品公司之間的并購行為,該類型并購行為彌補了企業資源配置和先進技術的不足,因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提高市場份額和企業競爭力。(2)縱向并購是指生產、經營環節存在密切關聯,或者具有縱向協作關系的專業化企業之間的并購,該類型并購行為可以將部分市場交易內部化增強企業的議價能力同時降低市場風險。(3)多元化并購是指企業對與自己產品不同性質和種類而且不存在縱向關系的企業開展的并購行為,即并購雙方分別處于不同的產業部門、不同的市場而且產品沒有密切的替代關系、也沒有顯著的投入產出關系,該類型并購行為有助于企業實行戰略轉移,降低企業進入新的經營領域的困難。
在橫向并購中并購雙方的產品相同或類似,因此可以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共享生產技術,有助于企業成本的降低,此外管理者了解被并購企業的市場狀況和產品狀況,在優化雙方資源配置和提升市場份額的情況下,有助于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和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因此開展盈余管理的動機較小。在縱向并購中并購雙方能夠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無論是向供應鏈上游還是下游開展的并購均會將部分交易內部化,更能夠制定戰略方案來增加相關環節的價值創造,穩定企業的經營業績,管理者開展盈余管理的動機較小。多元化并購一般發生在經營業績不佳的企業,期望通過并購其它行業的企業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或者彌補自身經營虧損,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企業難以在短期內開展有效的資源整合不利于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管理者為了達成并購目的和盈余目標會主動開展盈余管理行為,降低盈余信息質量。由于國內外學者一般將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并稱為相關并購,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1a: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
假設1b: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負相關
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管理者的機會主義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同時為了獲取更多收益管理者會通過盈余管理達成契約規定的經營績效,然而在企業內部難以形成有效的約束和監管機制,傳播媒體則承擔了監督功能,將各種來源的信息進行整合并創造和形成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減少管理者的盈余操控行為,迫使企業披露真實的經營業績和盈余信息[1]。媒體關注作為企業的外部監督機制,能夠從輿論監督和信息中介兩個方面對企業盈余管理產生影響。具體來看,媒體關注在資本市場中形成的輿論壓力能夠有效抑制企業開展盈余管理。媒體在對企業信息進行報道時更傾向于揭露“壞消息”而且媒體中不乏專業的會計人員,在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深入調查和整理后會曝光企業的盈余質量問題,引起投資者和監管部門的關注。由此,企業會積極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并應對監管部門的審查。從信息中介作用來看,媒體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渠道來收集企業的會計信息,而且在專業會計人員的匯總整理后能夠直擊企業存在的會計問題,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可以直觀的了解企業真實的會計信息和存在的問題,企業的股價可能會在投資者不滿情緒的影響下暴跌,還可能會接受監管部門的調查面臨違規風險,由此,企業會主動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規避股價下跌風險和違規風險。此外,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是利用偏離經營現狀的真實經營活動來操縱利潤具備較高的隱蔽性,很難被投資者和管理者察覺,而媒體的信息來源渠道更廣能夠挖掘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活動。因此,在媒體高度關注下,企業會減少真實盈余管理活動,避免媒體曝光帶來各種風險。通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2:媒體關注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
在不同類型并購活動下企業的經營狀況會存在差異,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也會不同。在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中,企業的經營績效能夠穩定提升同時經營風險能夠有效控制,此時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較低,更傾向于披露真實的盈余信息。在多元化并購中,企業的經營業績存在不穩定性,短期內難以開展資源有效整合和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管理者會通過應計盈余管理來粉飾經營業績,同時真實盈余管理活動也會增加以此操縱利潤,具備較高的盈余管理動機??梢姡①忣愋蛯τ喙芾淼挠绊懧窂街饕枪芾碚叩膭訖C。媒體關注對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輿論壓力和信息中介兩個方面,媒體關注形成的輿論壓力會降低企業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企業無論開展橫向并購、縱向并購還是多元化并購均會減少盈余管理行為,保證披露真實的盈余信息??梢姡谑艿捷^高程度的媒體關注時,開展相關并購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會更高,而開展多元化并購企業的盈余管理會被有效抑制,盈余信息質量得到提升。通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a:媒體關注會增強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假設3b:媒體關注會削弱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0—2018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在剔除金融保險類、研究期間未開展并購活動、ST與 *ST企業以及研究數據存在嚴重缺失的樣本企業后,最終獲得2741個有效觀測樣本。研究所需財務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和樣本企業年報,并購類型數據通過手動整理歸類獲取,媒體關注數據來自《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各變量的縮尾處理運用Excel軟件,實證分析運用Stata軟件。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定義
(1)本文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并購類型作為解釋變量,構建檢驗假設1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DA=琢0+琢1MT+琢2AT+琢3Roa+琢4Lev+琢5Growth+琢6CQ +琢7Audit+∑Year+∑Ind+著模型1 其中,DA代表企業盈余信息質量,借鑒吳克平和于富生[2]的研究方式,用操縱性應計項目進行衡量,具體衡量方法如下: TCAt Ait-1 =琢0 1 Ait-1 +琢1 駐REVit-駐RECit Ait-1 +琢2 PPEit Ait-1 +琢3 IAit Ait-1 +琢4 CFOit Ait-1 +琢5GROWTHit+琢6ROAit+琢7LEVit+琢8AUDITit+著 (1)其中,TC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總應計項目,用凈利潤減去經營現金流量計算;Ait-1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1年的期末資產總額;ΔREV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營業收入本期與上期的變化額;ΔREC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應收賬款本期與上期的變化額;PPEit代表第i 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期末固定資產賬面余額;I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期末無形資產賬面余額;CFO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期末經營現金流量余額;GROWTH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RO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總資產報酬率,用凈利潤總額除以資產總額計算;LEV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資產負債率; AUDIT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審計意見,當企業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ε代表回歸殘差,即操縱性應計項目,該值的絕對值越大說明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越低,為了方便后續的實證研究本文將回歸殘差絕對值取相反數來衡量盈余信息質量,該值越大說明盈余信息質量越高,反之說明越低。
在模型1中,MT代表相關并購,AT代表多元化并購,本文借鑒宋淑琴和代淑江[3]的研究方式進行衡量。首先收集樣本企業的并購公告信息,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現“為了擴大企業規模、增加市場份額”等目的則歸類為橫向并購,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現“為了實現一體化,保證商品銷售或原材料供應”等目的則歸類為縱向并購,如果在公告信息中出現“為了實現多元化經營”等目的則歸類為多元化并購。如果在公告信息中未出現上述目的則需要提取并購雙方的CSRC行業大類代碼,然后查詢被并購企業的主營業務并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分類指引》進行分類,明確被并購企業具體的大類代碼,將并購雙方主營業務大類代碼相同的歸類為相關并購,否則歸類為多元化并購,此外,還需要根據并購公告信息中標的資產及其實際用途的大類代碼與并購方主營業務進行對比,若相同則歸類為相關并購,否則歸類為多元化并購,將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歸類為相關并購。相關并購(MT)的衡量方式為:若企業的并購活動歸類為相關并購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多元化并購(AT)的衡量方式為:若企業的并購活動歸類為多元化并購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
(2)本文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媒體關注作為解釋變量,構建檢驗假設2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DA=琢0+琢1Media+琢2Roa+琢3Lev+琢4Growth+琢5ICQ+琢6Audit +∑Year+∑Ind+著模型2 其中,Media代表媒體關注,本文借鑒夏泰鳳和劉萌[4]的研究方式進行衡量。選取《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中國經營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日報》8家全國性財經報紙作為信息來源,按照樣本企業的全稱、簡稱對《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中信息進行搜索,獲取樣本企業研究期間內每個年度的媒體報道數量,由于媒體報道數量為非連續的整數,因此對其加1然后取自然對數,獲得最終媒體關注變量數據。
(3)本文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并購類型作為解釋變量,媒體關注作為調節變量,構建檢驗假設3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DA=琢0+琢1MT+琢2AT+琢3Media+琢4Media*MT+琢5Media*AT +琢6Roa+琢7Lev+琢8Growth+琢9ICQ+琢10Audit+∑Year+∑Ind+著模型3 借鑒以往學者的研究經驗,本文選取5個控制變量,并將構建模型的各變量定義匯總整理如表1所示。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本文描述性統計見表2所示。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0.013和-0.241同時標準差為 0.026,表明樣本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存在一定差異,而平均值為-0.053則表明樣本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整體處于偏低水平,上市公司需要進一步控制盈余管理保證信息質量。相關并購(MT)的平均值為0.736,表明超過七成的樣本企業開展相關并購,多元化并購(AT)的平均值為0.264,表明開展多元化并購的企業不足三成,管理者更傾向于并購同行業或供應鏈上的企業來實現市場份額增長或產生協同效應,保證企業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媒體關注(Medi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8.264和0,表明部分樣本企業受到媒體關注的程度較高,部分樣本企業未受到媒體關注,從標準差為2.259來看,樣本企業之間受到的媒體關注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從平均值為3.059來看,樣本企業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媒體關注。
(二)回歸分析
在表3模型1的多元回歸分析中,相關并購(M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448,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表明相關并購對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上文提出假設1a進行充分驗證。多元化并購(A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396,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多元化并購對企業的盈余信息質量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對上文提出假設1b進行充分驗證。企業開展并購活動時更加傾向于相關并購,一方面是企業管理者對同行業的市場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更加了解,另一方面是相關并購可以提升企業的市場份額、實現規模生產以及部分交易的內部化,有助于企業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在此種并購類型下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較小。多元化并購往往是企業在行業內部、供應鏈上難以找到利潤增長點或進行戰略轉型時才會采取的并購類型,此時,企業難以在短期內開展有效的資源整合而且新利潤增長也存在不確定性,影響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為了保證自身收益管理者有極大的動機通過盈余管理來粉飾經營業績。
在表3模型2的多元回歸分析中,媒體關注(Media)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429,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表明隨著媒體關注程度的增強,企業會披露更高質量的盈余信息,對上文提出假設2進行充分驗證。媒體關注作為一種特殊的企業外部監督機制,在某些方面的監督效用要強于監管部門,尤其是在輿論壓力方面。媒體更傾向于報道企業的“壞消息”,在專業會計人員對企業開展深入調查后會曝光企業的盈余管理問題,在輿論壓力的作用下,企業會主動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挽回聲譽損失。此外,媒體的信息渠道較廣,能夠獲取企業更多的會計信息,有助于投資者制定更合理的決策,監管部門也能獲取企業更多的違規信息,導致企業面臨股價下跌風險和違規風險,因此,在媒體關注度較高時,企業會積極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規避風險。
在表3模型3的多元回歸分析中,相關并購(M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375,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多元化并購 (AT) 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284,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媒體關注(Media)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368,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再次驗證了上文提出假設1a、假設1b和假設2。媒體關注和相關并購的交乘項Media*M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 (DA) 的回歸系數為 0.253,且通過了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而前文分析中相關并購和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表明媒體關注會增強相關并購對企業盈余信息質量的正向影響,驗證了假設 3a。媒體關注和多元化并購的交乘項Media*A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236,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而前文分析中多元化并購和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負相關,表明媒體關注會削弱多元化并購對企業盈余信息質量的負向影響,驗證了假設3b。媒體高度關注會引導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加強對企業的評估和調查,形成的輿論壓力會迫使管理者為了自身聲譽而減少甚至放棄盈余管理行為。此時,企業無論開展相關并購還是多元化并購,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均較小,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質量。
(三)穩健性檢驗
借鑒朱志標[5]的研究方式,本文變更企業盈余信息質量的衡量方式,通過應計質量、盈余平滑度和會計穩健性的加權指數來衡量企業盈余信息質量。應計質量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CAi,t=琢0+琢1CFOi,t-1+琢2CFOi,t+琢3CFOi,t+1+著i,t (2)
其中,CAi,t代表第i個企業在第t年的經營資本應計項目,用經營資本收入減去經營資本支出計算;CFOi,t-1代表第 i個企業在第t-1年的經營現金流量與當期平均總資產的比值;εi,t代表回歸殘差。通過線性回歸得到殘差值然后計算殘差值的標準差并以標準差的絕對值衡量應計質量,該值越大說明應計質量越低,反之說明越低。盈余平滑度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ESi,t=滓PROi,t/滓CFOi,t (3)
其中 ,ESi,t代 表第 i個 企業在 第 t年 的盈余 平 滑 度 ; σPROi,t代表第i個企業在第t年的線下項目前利潤的標準差;σCFOi,t代表第i個企業在第t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標準差,ES值越大說明盈余平滑度越低,盈余信息質量越高,反之說明越低。會計穩健性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TAi,t=茁0+茁(1 1/Asseti,t)+茁2駐Revi,t+茁3PPEi,t+茁4ROAi,t+著i,t (4)
其中,T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總應計利潤,用線下項目前利潤減去經營凈現金流量進行計算;Asset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年初總資產;ΔRev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營業收入變化額與當期平均總資產的比值; PEE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固定資產原值與當期平均總資產的比值;RO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資產回報率;εi,t代表回歸殘差,即操縱性應計利潤。用操縱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衡量會計穩健性,該值越大說明會計穩健性越低,盈余信息質量越低,反之說明越高。
為了綜合反映三種盈余信息質量指標,本文構建加權平均指數衡量盈余信息質量,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EQi,t=[D(CAi,t)+D(ESi,t)+D(TAi,t)]/3 (5)
其中,D(C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應計質量分位數;D(ES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盈余平滑度分位數;D(TAi,t)代表第i個樣本企業在第t年的會計穩健性分位數。
應計質量、盈余平滑度和會計穩健性的分位數計算是按照大小排序并賦予所在位次的百分位數值,最后進行加權計算獲取盈余信息質量的綜合指數。由于應計質量指數和會計穩健性指數越大,盈余信息質量越低,為了方便分析在加權計算時取相反數。在變更盈余信息質量衡量方式后,將新變量數據重新代入三個多元回歸模型開展穩健性分析,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
在模型1的多元回歸分析中,相關并購(M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427,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多元化并購(A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364,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在模型2的多元回歸分析中,媒體關注Media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413,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在模型3的多元回歸分析中,媒體關注和相關并購的交乘項Media*M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 0.216,且通過了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媒體關注和多元化并購的交乘項Media*AT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DA)的回歸系數為0.229,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經過穩健性分析后得出的結果與上文的回歸分析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本文得到的研究結果具備較高的準確性。
五、研究結論
本文選取2010—2018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對媒體關注、并購類型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開展實證研究后得出以下結論: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負相關,在相關并購中企業的經營業績能夠穩定提升,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動機較低,而在多元化并購中企業在短期內難以保證企業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管理者為了自身收益會積極開展盈余管理來粉飾經營業績;媒體關注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顯著正相關,媒體高度關注一方面會揭露企業的盈余管理問題,另一方面會向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傳遞企業更多的會計信息,導致企業面臨股價下跌風險和違規風險,因此企業會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規避風險;媒體關注會增強相關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媒體關注會削弱多元化并購與企業盈余信息質量之間的相關性,媒體高度關注會形成輿論壓力也會引起投資者和監管部門對企業的深入評估調查,在此情境下,企業無論開展何種類型的并購活動均會披露高質量的盈余信息來規避投資者和監管部門的評估審查。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