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中小學校園是人員最密集處之一,為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國家本著“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宗旨,要求學校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這是一個創造性的提議,但在進行大量的線上教學實踐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其中包括教師自身的問題,也包括學生與設施的問題。文章淺談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有效解決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中的弊端。
本文源自李玲玉, 學周刊 發表時間:2021-07-08
關鍵詞:中小學;線上教學;問題;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 的口號指引下, 學校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開展了線上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在疫情期間也能夠做到規律上課。 但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梳理文獻后可發現研究線上教學的文章不在少數, 其中一些文章是以特定學科為研究主體,例如化學[1],物理[2],醫學[3],英語[4]。 大部分文章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高校[5], 研究中小學線上教學的文章不多。 事實上,此次疫情下中小學開展的線上教學暴露了諸多弊端,但由于相關的研究文章甚少,所以這些問題不能夠得到及時解決。現以中小學為研究主體, 探尋其線上教學出現的相關問題以及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二、中小學線上教學的弊端
(一)教師方面
1.教師線上操作與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對于中小學教師而言,課堂是他們的主陣地,中小學教師最熟悉的教學模式是對學生進行面對面教授。 線下教學轉為線上教學時, 中小學教師會感到陌生、不適應,進而顯現出線上教學能力不足。 這種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線上教學平臺的操作能力不足,很多教師是第一次線上教學, 在操作線上教學平臺時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例如,如何開啟平臺直播模式,如何切入白板模式,如何進行長時間的錄音錄像, 如何開啟學生回答問題的模式等,這都是教師在操作線上教學平臺時必須具備的技能,但很多教師缺乏這些操作能力。 第二,對于教師而言,線上教學過程中面對的是電腦, 很多適應性弱的教師無法如課堂教學一樣從容地鋪展教學流程,可能會出現教學流程不連貫的現象,或教學語言生硬,無法創造出適應線上教學的方法。
2.教師線上課堂管理困難。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比較,最突出的一個弊端是無法監控所有的學生, 當學生出現課堂違紀行為時,教師不能及時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為將一直延續到下課。即使教師能夠檢測到學生的課堂違紀行為,并進行口頭警告, 有些學生也會因為線上教學的距離性而選擇忽略教師的口頭警告,教師往往無法進行進一步的行為震懾。另一方面,教師進行的線上課堂管理包括監控上課打卡情況,尤其面對班級容量較大的中小學課堂時,上課打卡顯得尤為必要。然而,很多教師反映班級中總會出現學生上課未打卡的情況,而且在沒有請假的情況下,學生整節課都未出現。在線上教學的背景下,這樣的情況往往得不到及時解決。
(二)學生與技術方面
1.學生缺乏具有管束力與高影響力的學習環境。 線上教學對學生而言, 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具有管束力與影響力的學習環境。 一方面,由于教師不在場,缺乏應有的教師監管,加之中小學生本身的自制力薄弱,很容易出現不規范的學習行為, 如得不到及時解決, 必然影響中小學生的學習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學習場所發生了改變,學習環境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學生容易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學習的持久力亦會下降。
2.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 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牢固, 進而造成學生知識基礎薄弱的弊端,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會使學生長期缺少解題成功的情感體驗。 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信心,造成學習積極性的下降。 此外,線上學習與課堂學習相比,更容易出現不良的學習習慣, 這些習慣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形成惡性循環,沖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極易出現網絡擁堵和教學平臺不完善的問題。 教師與學生的線上教學與學習途徑,均對硬件設施有較高的要求,包括平臺的完善性、網絡的順暢性與信號的穩定性等,這些都是保障線上教學成功的條件。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有關平臺、網絡或信號的種種問題。 因此,線上教學受網絡與教學平臺的制約性較大。
(三)教學效果方面
1.學生作業的完成率與準確率下降。 與課堂教學一樣,在線上教學之后, 教師會依據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布置一定的作業來幫助學生復習回顧。 通過與一位一線教師交談, 我們發現教師每天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催促學生交作業。 自線上教學開展以來,很多學生無法做到按時交作業,作業的準確率也大打折扣。 這間接反映出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遠不如課堂學習。
2.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大幅度下滑。 諸多中小學均對學生進行了線上測驗, 結果顯示 90%的學生成績出現大幅下滑,學生的成績普遍比平時下降 10—20 分。 通過對卷面的分析可發現, 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型皆是教師著重強調過的知識點,由此反映出線上學習的低效性。
三、解決措施
(一)學校角度
1.組織教師進行統一培訓。 針對很多教師缺乏線上教學操作經驗的問題, 學??梢酝ㄔ谶M行正式教學之前聘請專家針對教學平臺的操作對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幫助教師解決有關操作直播平臺的困惑。 通過學校的統一培訓, 很大程度上可以節約教師對于平臺的探索時間,減少教師的焦慮。 教師可以將大量的時間用來提高自己的線上教學能力。 同時,教師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新的問題,因此應該在教師實踐的過程中定期開展培訓課, 幫助教師解決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新困惑。
2.定期開展線上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高效的教研活動可以幫助教師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技能,同時教師團體可以交流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提升團隊合作精神。 即使在疫情期間,教師無法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但可以開展線上教研活動來保證此活動的正常進行,通過線上教研活動,教師可以針對線上教學的問題進行交流,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同時可以分享線上課堂的管理技巧,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 教師在線上教研活動中群策群力,共同改善線上教學環境,提升線上教學效果。
3.制定統一的線上課堂管理制度。 單從教師個人而言,線上課堂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一個曲折與復雜的過程。 面對如此龐雜的過程,學校應站在一個更為宏觀與專業的角度,制定相關的、統一的課堂管理制度,更好地幫助教師完成線上教學。學校在制定課堂管理制度時, 要使一線教師與教育專業人士積極參與進來,同時邀請一些家長進行討論。 在教師、專業人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之下, 制定出富有實用性與專業性的線上課堂管理制度,且要兼顧學生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
(二)家長角度
1.與教師建立長期且穩定性的溝通。 疫情期間學生的線上學習過程中,家長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直接觀測到學生的學習狀態, 為了使教師了解到學生當前真實的學習狀態,家長應與教師建立及時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將學生當前的學習問題、學習情況告知教師,以便向教師尋求解決的方法。總之,家長與教師之間應該建立長期、穩定、有效的溝通,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師與家長的共同管理下, 學生可以處于具有一定管束力的學習環境中,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
2.確保學生上課時網絡通暢。 在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前,家長必須檢查學生所需的硬件設施, 確保手機、 電腦的電量充足, 家中的網絡順暢。 如果孩子在上課過程中出現了斷網或是停電等問題,家長需及時將情況與教師進行說明,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教師角度
1.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在課堂教學和線上教學中都非常重要。 首先,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大致了解知識點,哪些方面已經掌握,哪些方面存在疑問,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聽課的過程中就會輕松地跟上教師的思路,變被動聽課為主動聽課,增強聽課的效果。 此外,課前預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增強了其獨立性。 最后,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學生就能聽得津津有味, 這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2.布置“分層性”作業。 針對學生作業完成率與準確率低的問題,教師要考慮原因何在的問題。在與中小學生進行談話的過程中, 可以發現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對線上教學內容的吸收程度不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吸收與消化更多的知識,反之亦然。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自身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布置“分層性”的作業,不同能力的學生在感知到自己能夠高效率地完成適合自己的作業后, 學生作業的完成率與準確率就會相應提高。
3.采用課堂積分制。 即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制定的積分制度。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進入課堂情況、 筆記情況、 問答情況等評分,同時指定目標分數,率先達到目標分數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此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