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教師在課堂結束后都會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數學作業也是學生課下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是一篇東方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關于數學作業個性化分層設計的探討。
摘 要:作業設計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態度和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寫作業或過輕的作業量會影響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而過重的作業負擔,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關鍵詞:數學作業,個性化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是復習和鞏固數學知識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實驗能力和表達對數學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自信心和獲得成功感的有效方式,同時為教師提供及時的教學反饋信息,為改進教學提供最直接而可靠的依據。作業設計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基本態度和教學質量的好壞。不寫作業或過輕的作業量會影響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而過重的作業負擔,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傷害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和目前的數學教學現狀,簡要談談新形勢下如何設計形式多樣,內容現實有趣又富有探索與思考的作業。
一、數學作業個性化分層可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同學的潛能
由于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環境的影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反映在作業上就是作業速度和質量的不同。承認差異,就應采取作業分層策略,制定作業分層規劃。傳統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布置作業的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了。其后果是壓抑了優秀學生的發展欲望,扼殺了他們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挫傷了差生學習的積極性,自尊心也受到傷害。根據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凸顯作業的梯度,增加學生選擇的空間,讓每位受教育者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得以張揚。
高職生不同于成天疲于考試的中學生,他們在學好文化基礎課的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專業課的學習。因此數學作業的量不宜過多,盡量在能在課堂上完成,留少量的作業在課外進行。對于基礎性練習題,要求人人過關,以保證所有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對于有一定難度和技巧性的習題,留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力。優秀生樂意進行這項展示才能的工作,中等生也愿意努力跟上,在教師指導下他們也能做出一些題目,而相對差的學生也看到了差距,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這樣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了發展。有時還應設計一些拓展性題目,這是留給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意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展,也為數學建模儲備人才。
二、數學作業個性化分層設計案例解析
在導數的計算一節中,留給學生的作業是:
1.直接寫出下列函數的導數:
2.求下列函數的導數
面對這樣一組作業,如果要求全班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是不現實的,這樣要求的結果會讓很多學生對數學失去信心。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第1題和第2題要求大家必須完成,因為這是鞏固導數計算知識,掌握導數計算的方法的必要手段,你會不會求導數,通過這兩道題的計算結果便可知曉。不能要求大家完成的十全十美,允許有學生在第二題中出現錯誤,我們恰恰能根據錯誤找出教學中的不足,擬定改進措施,以促進在后續的教學中的教學效果更好。第3道題是在學習了隱函數的求導方法和對數求導法后才布置的一道題,這個內容難度較大。基礎好的同學自然會獨立做出,解法特殊,過程簡潔,答案形式優美。解題過程也是一個享受數學嚴謹美、簡潔美、形式美的一個過程。教師也鼓勵處于中等層次的同學解出這道題,他們往往會躍躍欲試,但更多的時候是模仿例題。做出來的就是勝者,肯定他們的成績,也希望他們明白解題原理,給解題過程一個完美的詮釋。對于差生,不做強制要求,僅僅希望他們知道解題的方法,知道我們曾經經歷過這種復雜而又特殊的求導過程,萌發對數學最起碼的敬畏之心。解這道題時,也會出現預料之中的問題,如用導數的四則運算法則求導,過程復雜;雖然用了對數求導法,但到最后把那四個分式進行了通分。對于第一種情況,首選肯定精神可嘉,但不能提倡,因為我們不僅要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且要用最簡單的方法得出答案,這才是合理的。第二種情況是典型的畫蛇添足,我會告誡大家,通分沒有錯,但通分的過程復雜,結果可能會錯,更不應該的是你破壞了結果的簡潔性,簡潔是數學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
第4道題就是一道拓展題了,其意圖是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學會歸納,發現數學規律。令人欣慰的是確實有部分學生做出來了,作為數學老師,你會記住這些學生的。我們不難發現,這部部分學生不僅數學成績好,其他學科的成績往往也是拔尖的。我也曾跟蹤調查過這部分數學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在校獲得獎勵的機會會多一些,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獲得的報酬也會高一些。在教學中通過一些特殊問題的解答,發現這些數學能力相對超常的學生,并刻意加以培養(甚至也允許他可以自由的選擇寫作業),無論是對個人,對學校還是對社會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三、數學作業個性化分層設計的時間分層問題解決方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業時間的分層問題。前面講過,一般情況下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這樣做有三個理由:其一是學生課外活動多,沒有成塊的時間來寫作業;其二是出于對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的考慮,有的學生可能會忘了寫作業,甚至丟失作業本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其三,在課外寫作業的環境差,缺少教師最直接的輔導,學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我的基本原則是在課堂上要完成基礎練習,這是鞏固知識最有效的途徑。時間久了遺忘的也多,及時練習可以有效的減少遺忘。對于作業題,要求優等生當堂上交作業,中等生可以稍后上交,允許后進生可以在下次課前上交。這樣做的好處是,優等生可在在課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中等生也會努力跟上,同時給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保證了后進生的作業質量。讓每個學生并充分享受到學習和成功的快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相關期刊簡介:《東方教育》是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集團)主管、江蘇廣播電視報主辦的一份面向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教育科研院所、各類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及其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和專業教師的綜合性教育教學類學術理論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