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和發展鄉鎮文化站圖書室事業不僅是鄉鎮文化站圖書室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的要求,是鄉鎮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在剖析和挖掘鄉鎮圖書室的建設的發展現狀與困難之后,從加強相關政策與資金支持、加大圖書教育與思想宣傳、提高圖書室公共服務實踐、加快圖書室現代化的轉型四個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鄉鎮圖書室 目的 現狀 困境 舉措
《中國圖書評論》(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主辦。本刊是具有權威性、學術性、前沿性、知識性、可讀性的圖書評論刊物。
鄉鎮圖書室具有獨特的靈活性和廣泛性,將成為鄉鎮社會教育和鄉鎮終身教育的可靠途徑。鄉鎮文化圖書室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是我國鄉鎮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圖書館向基層、向農村的延伸,是直接向農民服務的文化設施。但是,鄉鎮圖書室事業的發展和建設也有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深入探討,進一步研究加強鄉鎮文化站圖書室建設的對策。
一、鄉鎮圖書室建設現狀與難點
1.藏書老舊、種類單一、各階層分配不均
現在多數鄉鎮圖書室,都是應群眾文化發展的需要、按照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要求建立的,在有限的條件下選擇辦公場所、再由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配置相應的書籍、書架及閱覽桌椅等。鄉鎮文化站經費緊張,沒有購買圖書的能力,近十年來,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圖書配置的側重點都在各鄉鎮的下級單位,也就是各個行政村及社區這一塊。每年每村都有價值二千元左右、不同種類的書刊配備到各個行政村及社區圖書室,形成了點面結合,以村為點、以小組為面的以點帶面全覆蓋方式,讓政策法規、信息知識共享共學習,書刊已深入到各村群眾中。每年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對鄉鎮文化站圖書的配備基本沒有,造成了圖書資源分配失衡的現狀[1]。
2.資金缺口大,需要增加投入
隨著人們對圖書要求的不斷提高,想要進一步豐富館藏圖書,提升閱覽環境,改建與完善鄉鎮圖書室就要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文化建設在政策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但由于各地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各鄉鎮文化站在籌措改建經費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多種渠道落實鄉鎮文化站圖書室的改建經費。要“雙管齊下”或“多管齊下”,方能取得顯著效果。
3.缺少專業圖書管理人員
實踐表明,要辦好鄉鎮文化站圖書室,除了領導重視、經費保障等外部條件外,還有賴于一批思想好、懂業務、會管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管理員,使鄉鎮文化站圖書室得以鞏固發展。要建立一支相對穩定、敬業稱職、訓練有素、踏實工作的圖書管理員隊伍是辦好文化站圖書室的重要保證。如今,鄉鎮文化站的圖書管理員都是在職在編的國家事業單位文化行業內的公職人員,或是從其他行政崗位臨時抽調或者兼職委任的非專業性人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無論是實踐經驗還是工作手段都存在較多的不足。
二、鄉村圖書室內部建設要點
1.細化圖書選擇與配發
鄉村圖書室的建設與完善與城鎮存在一定的差異,就鄉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現狀而言,圖書的購置與配發應有一定的適配性和針對性,要照顧不同年齡段對圖書的需求。如可以選擇科技、教育衛生類的圖書,幫助有進步思想的農民拓寬知識面和眼界,激發農民科研探索的精神。適當引進兒童文學和優秀文學作品,對鄉村適齡的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和思想的啟蒙,優化鄉村的教育條件。
2.擴大圖書數量與配置
完善鄉村圖書室建設,相對應的硬件設施和服務管理也要到位。在數量上要達到鄉村圖書室興辦和推廣的要求,力求至少每村一室,節約村民趕路的時間,提高圖書室的便捷度與覆蓋力。在硬件設施上,應朝著城鎮圖書室看齊,配備閱覽用的桌椅板凳,維持圖書室內清潔明亮,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要配備相應的圖書管理人員,及時回應與收集村民的意見反饋 [2]。
3.明確圖書室建設的意義與價值
鄉村圖書室的建設與改造,是為了響應國家教育興國、公平教育的號召,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深刻理解鄉村圖書室對加強鄉村經濟文化建設。提高鄉民思想認知的作用和價值。圖書室內圖片的展示能夠直觀地將知識理論和時政情況傳達給鄉民,而書籍類文獻則提供了文字載體,鄉民不僅可以看書,也可以將自己學習的過程與感受記錄下來,形成鄉村獨特的發展記錄歷史。
三、建設鄉村圖書室的思考與建議
1.加強相關政策與資金支持
打破當前我國鄉村圖書室建設的困境,政府機構應聯合起來,在經濟和政策上加大圖書室建設相關補助與預算,實現鄉村圖書室一步到位式的建設與完善。更要加強監管力度,保證政策的落實與資金的到位,防止貪污腐敗情況的發生[3]。在資金儲備充足的情況下,積極聯系圖書供應商與工程承包單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圖書室的建設。
2.加大圖書教育與思想宣傳
鄉村人民對鄉村圖書室的不認可態度是阻礙鄉村圖書室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的一個因素。因此,對鄉民的思想宣傳與教育改造也是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應由村干部發起,組織村民動員大會,明確圖書室的重要性,尤其是對鄉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價值,通過思想進步的村民,用以一帶多方式逐漸影響周圍村民,引發集體的共鳴和認可。
3.提高圖書室公共服務實踐
鄉村圖書室的建設不是形式上的建設,而是讓村民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變化。這就需要相應的公共服務的實踐。如圖書室內配置大量農業相關的雜志與期刊,并且有專門的志愿者講解與教學,幫助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了解當前的農業種植和養殖技術,激發起實際生產的創新改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收入[4]。
4.加快圖書室現代化的轉型
多媒體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鄉村圖書室的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5],紙質圖書作為傳統的載體,容易受到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影響產生丟失損壞等問題,因此當代鄉村圖書室建設也要朝著現代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建立線上的圖書庫,實名認證注冊,隨時隨地完成閱讀與學習,并且擁有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四、結語
隨著新時代新理念的推廣,知識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鄉村圖書室的價值和作用也在不斷顯現,圖書室建設的目標與要求也越來越清晰明確。因此,要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從政策資金上予以大力的支持,積極轉變村民思想,深化公共服務,實現圖書室的現代化轉型。
參考文獻:
[1]趙娜娜.我國鄉鎮圖書室建設的幾點思考[J].蘭臺世界,2017(4):75-77.
[2]賀洪明,張陶.社會協辦鄉鎮圖書室建設模式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8,30(5):107-110.
[3]張東真.農村圖書室為農村經濟建設的服務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2):195-196.
[4]羅懿菡,丁金龍.高校圖書館參加“農家書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4(2):124-126.
[5]王志明.農村中學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98(18):36-3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