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教育核心期刊論文發表了高等教育法律政策改革特點與借鑒,俄羅斯政府重視教育,高等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部分,論文分析了中俄兩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挑戰,從而促使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摘要】教育法律政策是國民教育正常運行的保障,是教育系統制度化、科學化的體現。俄羅斯高等教育法律政策改革趨向于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提高國家競爭能力,關注教育質量的提高,加強教育的國際化,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結合時發表展需要,推進教育國際化等。在分析中俄兩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挑戰基礎上,探尋我國高等教育法律政策改革的路徑,以期促使我國高等教育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促進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教育核心期刊論文,俄羅斯,高等教育政策,教育優先發展
高等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它是由政府及其機構和官員為實施和發展高等教育事業、調整高等教育領域的社會問題和社會關系而制定的教育政策。大多以教育法律(或法令、法規)的形式存在,具有宏觀性、指導性、預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點,影響著一個國家教育的發展。俄羅斯處于社會轉型期,既重視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普及化的方向發展,也關注高等教育法律體制的完善及法律政策的研究。借鑒俄羅斯高等教育法律政策改革經驗,可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參考。
一、俄羅斯高等教育政策現狀
俄羅斯政府向來重視教育領域政策的制定、實施及完善,不斷努力使其向更加科學、民主、高效的方向發展。俄羅斯高等教育政策在縱向上主要包括聯邦中央、聯邦主體、地方三個層級,其中地方政策的制定須與聯邦主體政策保持一致,聯邦主體政策的制定須與聯邦中央政策相一致,而且各級政策法規的制定須與聯邦憲法相一致;俄羅斯教育政策在橫向上可分為法令法規、綱要、條例、構想、決議、建議等。國家為教育的發展所制定的各類宏觀的、綱領性的、綜合的、階段性的、發展綱要性的教育文獻,對教育發展方向具有引領、約束和指導的效力與作用。“發展教育,立法先行”,這是俄羅斯一貫的傳統。近些年,俄羅斯連續頒布了重大的教育法令,對教育的戰略規劃及行動目標作了周密的部署和詳細的安排。作為國家級重要文件,集中體現了俄羅斯國家教育政策的各個主要方面(如圖1所示),也體現了俄羅斯高等教育政策規劃的連續性、完備性、系統性及社會適應性。
二、俄羅斯高等教育政策改革趨向
1.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提高國家競爭能力俄羅斯實行科教興國戰略,把教育的發展放在國家優先發展的位置,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國民教育要義》規定了教育在國家政策中的優先地位,規定了教育發展的戰略和方針。教育政策的改革也趨向于重視提升國家總體競爭力、發展創新經濟及不斷提升整體民族素質。2.關注教育質量的提高,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俄羅斯在重視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的同時,也在轉變教育質量觀。教育質量觀由單一轉變為多元化,有助于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平衡。頒布的《2010年前俄羅斯教育現代化構想》及《2013—2020俄羅斯教育發展計劃》,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教育制度、管理、內容、設備及手段等的現代化趨向。3.加強教育國際化,應對全球人才競爭俄羅斯在加入博洛尼亞進程后,其高等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增加教育撥款、完善教育學制、實行國家統一考試制度、創建大學綜合體、強化高校競爭機制等,力求實現與歐洲國家高等教育體制的一體化,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
三、中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面臨的挑戰
1.體制改革俄羅斯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經濟體制的轉型使民族文化傳統受到沖擊,出現了自由化、金融穩定化和私有化,打破了政府的單一化管理局面。私立教育進一步發展,新的教育撥款制度開始形成,出現了市場主體多元化。高等教育從封閉走向多元,其改革與發展除了要考慮自身因素外,還受政府、市場因素的影響。體制改革決定了法制系統的轉型,促使高校辦學體制法制化、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模式多樣化,從而促進了高等教育法制結構的形成和變遷。[2]2.建設法治國家建設法治國家是中俄兩國在長期的法制實踐中形成的共識和目標,依法治教成為依法治國方略在教育法制領域的自然延伸。隨著高等教育地位和功能的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的體制、機制、辦學理念等也都發生著變化,教育朝著方向性、民主性、多樣性的方向發展。法制建設對高等教育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治教逐步成為高等教育法制建設的必然要求。3.推進教育國際化不同的社會時期在教育政策上都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趨勢下,世界各國都在平等競爭、互利雙贏及保持高等教育多樣化和民族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國際高等教育質量標準框架和“游戲規則”。中俄兩國高等教育法制變遷都在不斷地融入到世界高等教育潮流中,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沖擊了原有的法律法規,成為中俄高等教育法制變遷的一股強大的外部推動力。推進教育發展的時代性,正確處理“國際化”和“本土化”的關系,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4.樹立核心價值觀高等教育目標是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與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觀相聯系,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政治形態和政策要求。中俄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但不論是俄羅斯的“大俄羅斯主義”還是中國追求的“中國夢”,這種理念都是一種行動的精神支撐,引領著當前中俄兩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四、俄羅斯高等教育法律政策的可借鑒之處
1.明確政策管理機制,完善和創新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我國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如《高等教育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存在著內容比較宏觀抽象、程序性規定少、具體操作難、可訴性差等一些共性問題,[3]這就導致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司法環節中難以操作。因此,應明確教育政策的實施機制和管理機制,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明確國家、地域、學校不同層面主體各自的責任及互動機制,以保證后續政策評價的可行性。根據層級的高低和效力的大小,法律制度之間應當分工明確,銜接緊密。2.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地位百年大計,教育為先。俄羅斯把教育確定為優先發展的領域,這也決定了俄羅斯教育政策在國家政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了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應把發展教育放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的優先地位,優先謀劃教育的發展,在人才培養、經費分配、資源配置、組織機構、活動績效、社會實踐等方面優先考慮到教育的需求,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經濟差異和區位差異,使教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3.優化制度環境,保障法律政策實施只有從整體、全局出發,制定綜合的、優先發展的教育政策才能形成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教育。因此,只有打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才能為教育發展規劃及政策的形成、實施提供正確的方向,才能為教育發展規劃及政策的實現提供保障。一方面,要為教育政策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資源,優化政治、經濟及教育制度。另一方面,要優化教育發展的內部制度環境,以創新為主線,改革高校內部組織結構和治理機制,通過完善法律制度,調動高校教師、學生開展創新的積極性。[4]4.助力創新經濟發展,加快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近些年來,俄羅斯政府為建設知識經濟社會,出臺了一系列國家創新政策,其中就包括高等教育的創新法案。俄羅斯高等教育創新政策整體上是以國家《2020年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長期構想》為出發點,對創新發展目標、優先發展方向及創新活動的組織管理、質量監控等方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對高等教育助力創新經濟發展在政策上指明了方向。面對創新發展的挑戰,更應明確創新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主題,堅持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注重質量、提高效率、分層推進、逐步到位的工作方針,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明確高等教育創新的階段性戰略,采取競標手段資助高校創新發展,將教育創新政策體系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結構中,統籌考慮,整體部署;建立區域教育創新中心及聯動機制,創建高校科研新模式,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加強高校科技網信息平臺建設,擴大自主知識產權,擴大科技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高校科研質量評估,加快大學科技園發展等。5.構建法治型社會,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教育、人與法治社會是互動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社會制約性,影響著教育法制化的建設。教育的任務是縮小人的生物屬性、擴大人的自然屬性、提升人的精神屬性,教育政策法律也應致力于人的服務。因此,法治型社會的構建,應結合國家社會發展狀況與國民文化特質,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教育規劃與政策的制定也應當有利于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發揮,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長。
作者:王書武 宋麗榮 單位:黑河學院
推薦期刊:《湖北教育》設有教育教學、綜合資訊、領導科學論壇、新班主任、科學課、政務宣傳六大版本。新班主任設有卷首論壇、關注、人物、修煉、實踐、思考、專欄、視野欄目。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