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教育論文投稿發表了功能性動作篩查在高校運動隊運用的可行性研究,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當中經常容易受傷,所以對運動損傷的預測和預防就很重要,論文介紹了FMS測試方法,并提出保證運動員身體健康,避免在比賽和訓練中不必要的損傷,真正提高自身的競技水平。
關鍵詞:教育論文投稿,高校運動隊
功能性動作篩查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矯形專家Gray Cook和體能專家Lee Burton等人設計出來的一套測試體系。進入了21世紀以來,FMS測試在體育、軍隊、消防和大眾健身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身體健康是運動員正常參加訓練和比賽的基礎,運動損傷的發生使訓練和比賽不能夠正常的進行,這就需要通過治療和康復的手段使運動員盡快恢復。恢復期間由幾天到幾個月不等,損傷比較嚴重的可能會結束整個運動生涯。因此,運動損傷的預測和預防就顯得十分重要。
1.FMS測試簡介
1.1FMS測試的方法
FMS測試有7個基本測試動作,分別為深蹲、跨欄、單跪、肩部柔韌、下肢柔韌、俯臥撐和體旋。在這些動作中,對稱性動作為深蹲和俯臥撐,非對稱性動作為跨欄、單跪、肩部柔韌、下肢柔韌和體旋這五個動作,而且這五個動作需要左右兩邊都進行測試,其中肩部柔韌、俯臥撐和體旋這三個動作還帶有傷病排查動作。
1.1.1深蹲。測試時雙腳分開站立略大于肩寬,肘關節伸展開同時雙臂上舉,身體慢慢向下成深蹲姿勢,腳跟不能離開地面,將鋼條舉過頭頂并保持軀干與地面垂直,膝蓋不能超過腳尖,股骨在水平線之下。
1.1.2跨欄架。測試時雙腳并攏,欄架置于腳的正上方且欄架的高度與測試者的脛骨結節同高,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緩慢跨過欄架,腳跟接觸到地面后還原,然后交替進行。
1.1.3直線弓步。測試時腳踩在木板上,雙手同時握住鋼條置于背后并與腰椎、頭、骶骨接觸,兩腳的距離和小腿脛骨相同且腳放置于標記處,后腿膝蓋彎曲與木板接觸,同時腳尖與膝蓋指向運動方向,身體保持穩定且兩腳在同一條直線上。
1.1.4肩關節靈活性。測試時握拳且拇指內扣,將一側肩內旋,一側外旋至最大程度,測量兩拳間的距離并和手長進行對比。
1.1.5主動性直腿抬腿。測試時兩手置于身體兩側并掌面向上,身體仰臥平躺于地面,將木板墊放在膝蓋下面,運動員抬腿,主要為測試髂骨結節上緣至膝關節的關節線,要求另一只腳需始終與地面接觸。
1.1.6穩定軀干俯臥撐。測試時要求兩手與肩同寬俯臥于地面上,男女運動員要求不同,男運動員要求拇指與頭頂呈一線,女運動員要求拇指與下頜呈一線,同時膝蓋伸展向上撐起身體,整個身體抬起必須同時。
1.1.7旋轉穩定測試。測試時身體四肢同時撐地,身體軀干以上與髖關節成直角,木板上方踝關節背向屈,大小腿成直角,雙膝與雙手與木板接觸,肩部彎曲,且同一側髖與膝伸展,此時抬異側腿手離地面與六英寸高,要求手、膝和肘三點一線,身體軀干與地面平行。隨后動作相同,做另一邊。
1.2FMS測試的評分標準
FMS測試的評分標準分為四個等級,并以分數劃分,分別為0分、1分、2分、3分。按要求完成動作且不做任何調整可得到3分;運動員重復完成動作時,出現身體調整或不穩定的現象則扣1分;如果一或兩處出現和要求不同的現象或完成動作比較困難的,只能得1分。如果測試中出現了疼痛現象,不管前面的動作表現如何,那么得到0分。這7個動作的滿分為21分,及格線為14分。
2.FMS測試在高校運動隊運用的可行性研究
2.1FMS測試在高校運動隊運用的優勢
FMS測試中的7個動作都比較有代表性,為完成這些動作,都需要運動員將身體置于特別設計的位置上,來檢查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FMS測試以簡易動作為基礎,其標準化要點是理論化的運動模式,從現有的文獻資料可以發現,它的廣泛運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方便快捷。
2.1FMS測試在高校運動隊運用的作用與意義
FMS測試在高校運動隊運用的作用有:(1)有助于提高高校運動隊運動員的運動功能和運動成績;(2)有利于降低運動員在運動訓練中的潛在損傷風險;(3)為評估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提供參考依據;(4)鑒別運動員的身體缺陷和失衡;(5)通過一些簡單的矯正練習可以改善運動員身體失衡情況和強化薄弱環節;(6)對于個別比較優秀的運動員,教練員們可以對他們進行個性化訓練。
總之,FMS測試的作用就如同“對癥下藥”,不斷完善和提高機體各個結構的功能,使運動員擁有更好的競技能力。
2.3FMS測試的可信度和可重復性研究
FMS測試是一種主觀的評價測試方法,不同的受試者和評估者根據自身的運動經驗對動作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那么FMS測試是否適合重復性的測試呢?不同評估者之間打分會存在什么樣的區別呢?國外的很多學者和專家都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現有的研究表明FMS測試作為一套檢測工具來說,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并且可以重復的進行測試研究。
3.結論建議
3.1結論
FMS測試法是一種測量人體基本動作模式障礙或缺陷的簡便科學的方法,建議高校運動隊將FMS測試運用到日常的訓練中來。并通過定期測試找出運動員身體的薄弱環節,為運動員制定日常訓練計劃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3.2建議
(1)高校運動隊應關注運動員的基礎運動能力,形成自己獨有的體系。
(2)針對運動員身體控制能力差,運動損傷風險較大,協調能力弱,關節靈活性差,運動質量不佳,核心區域力量及穩定性不足等薄弱環節制定出相對應的訓練計劃。
(3)關注運動員的運動質量,建立合適的運動模式,抓好基本素質的練習,為專項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
(4)重視人才的培養,加大測試場地、器材和輔助儀器的投資。(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指導老師:霍行琪
推薦期刊:《學前教育研究》(月刊)創刊于1987年,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湖南省長沙師范學校主辦。本刊以及時反映國內外幼教研究成果為特色,以有效指導我國幼教實踐為宗旨,是我國最高級別的學前教育專業期刊,全國惟一一本幼教理論刊物。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