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模式由粗放型轉變為質量效益型的增長模式,社會主要矛盾和發展條件也發生了變化,城市交通發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差距也越來越明顯,這在客觀上要求城市交通快速轉型升級,由以規模速度為導向的發展模式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模式。與此同時,交通運輸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城市交通對于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推進作用較為明顯,如高鐵經濟;對于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也有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 城市交通; 高質量;指標體系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季刊)創刊于1988年,由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主辦。本刊遵循“立足交通、面向社會”的辦刊方針,旨在促進我國交通事業、行業經濟、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倡導在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前提下,開展“百家爭鳴”。
1構建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依然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城市交通的高質量發展將會促進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社會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通產業投入成本,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拉動相關產業投資。
現有關于城市交通發展評價的指標體系大多存在反映城市交通效率與質量的指標少,反映城市交通總量與速度的指標較多,定性指標較定量指標多,未考慮人民滿意度、新時代發展理念等問題,阻礙了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估工作的開展與落實。為了明確城市不同時期的交通發展水平,促進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發現現存的問題,需要構建客觀、科學、合理的城市交通評價體系,以此為依據進行綜合評價。2018年7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加快把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建起來》。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是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綜合反映,是評估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現狀及水平的前提條件,也是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構建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有利于將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內涵量化為具體評價指標,為衡量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確定衡量準則。通過構建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工作的開展,準確定位城市交通發展所處階段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對影響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因素進行探析研究,為交通部門的宏觀管理及政策制度提供理論指導,為實現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決策分析提供科學客觀依據,促進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2指標選擇原則
21目標導向
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作為一個系統的評價體系,所選取的指標應該與評價目標一致,能充分體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內涵。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提供交通運輸產品以及交通服務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特點是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體現了創新為發展動力、協調為內在特征、綠色為普遍形態、開放為必經之路、共享為最終目的的發展新理念。
22特點突出
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應該可以從不同方向反映城市交通運輸的現狀,充分體現交通運輸行業的特點與價值追求,完整地呈現城市交通系統的結構特征。指標選取過程中要緊密結合交通運輸行業本身的特征與現階段城市交通運輸的發展特征,確保選取的指標可以反映出城市交通的全面功能狀態,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有效。
23科學客觀
城市交通運輸作為涉及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多個方面的復雜系統,在選取指標時應該以統計、決策理論為依據,遵守科學客觀原則,明確各個指標反映的城市交通功能或特征,構建層次清楚、結構合理的指標體系,確保指標篩選方法科學有效,指標數據來源準確可靠,正確反映城市交通系統各層面的相互關系,從而全面評估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及存在的問題。
24獨立可得
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選取過程中,應該考慮評價工作的開展,確保各個指標的可獲得性與獨立性。一方面,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包含多個方面,選取的指標應該明確代表的具體含義,既不能與評價對象和目的無關,又不能互相包含,確保各個指標是從不同方面反映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現狀及水平,不會相互影響,避免不同層次的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另一方面,依據現有條件選取的指標盡可能通過定量數據呈現,以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考慮指標計算所需要的數據是否方便獲取,確保指標的可獲得性,使得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合理。
3城市交通構成要素
城市交通是指通過交通設施與交通工具,在城區范圍內實現人與物品在各個地點之間的流動,涉及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管理等多個層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文章研究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內部客運交通,即以公共汽車、出租汽車等為主的公共交通,以私人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為主的私人交通為主的客運交通。城市交通主要包括交通出行工具、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出行人員及交通管理四個要素。
交通出行工具是實現城市交通出行的必備工具,包括公共交通系統(如公共汽車、地鐵、輕軌和 BRT 等)及私家車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交通出行工具的種類、功能狀態、構成比例將直接影響城市交通運行效率。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時應當重點發展低排放、低能耗的交通工具。交通基礎設施包括交通服務設施、城市道路系統和交通管理設施等,如公共汽車專用車道、公共交通站點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直接反映了城市交通的發展水平。交通出行人員是城市交通的主體部分,包括駕駛員、乘客及行人,滿足交通出行人員的出行需求是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交通出行人員對城市交通的滿意度是反映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交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部門的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政策法規等,交通管理是從源頭上引導交通發展,科學引導交通需求,優化交通系統組織效率。
4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文章采取頻度分析法篩選國內外關于城市交通發展評價指標相關的文獻資料,篩選出使用頻度較高的指標,結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評價指標體系(2012 年版)》《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與《“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所列指標,運用綜合分析法對現有指標進行歸類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理念,考慮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將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標準層和指標層,從交通運輸工具效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信息化建設、資源消耗程度及交通出行安全五個標準層構建出城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