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和美國分別是擁有全球最大經濟實體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目前中美之間的不平衡貿易及匯率問題已成為發展中美經貿關系的阻礙。中美貿易的不平衡不斷給我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帶來壓力。從中美貿易的差異和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展開論述,其中分析了中美貿易逆差與匯率問題的研究比較,然后對解決中美貿易匯率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美貿易;匯率問題;貿易逆差;匯率變動
中美經濟貿易不平衡。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中美之間的貿易差距也越來越大。眾所周知,貿易逆差與匯率問題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因。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加劇了兩國貿易不平衡。筆者為解決中美貿易匯率問題提出政策建議,以緩解中美貿易的不平衡及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壓力等貿易匯率問題。
1 中美貿易的差異
1.1 出口產品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即加工貿易,而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產品即高端科技。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投入或價值都遠高于勞動密集型產品。
1.2 投資取向美國在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于高強度的科技經濟領域,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主要集中于小規模的服務行業。
2 影 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2.1 國際收支和財政收支狀況當國家進口增加產生逆差時,該國對外國貨幣產生額外需求,從而引起外匯升值與本幣貶值。反之出口增加產生順差時,就會引起外國對該國貨幣需求的增加,本幣匯率上升。當國家出現財政赤字其貨幣匯率的升降主要取決于該國對此實施的政策和措施。該國政策如果導致外匯儲備減少,那么就會影響外匯市場對該國貨幣的信心從而引發本幣匯率貶值。
2.2 通貨膨脹率與利率通貨膨脹率對匯率的影響是長期的。通貨膨脹率高的國家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率低的國家貨幣匯率上升。利率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是短期的。國家利率的上升將導致資本內流后投入該國的金融資產,匯率隨之升值。如果國家利率比他國利率上升慢,則該國匯率趨于下跌。僅靠高利率來維持匯率很可能將引起匯率的高估從而使得本幣貶值。
3 中美貿易逆差與匯率問題比較
3.1 中美貿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1)低儲蓄。低利率會刺激投資需求的增加,而增加現期消費會導致低儲蓄。美國正是由于這種利率的變化才造成了低儲蓄狀態,國家在不能支撐高漲的投資需求的情況下產生貿易赤字。
(2)經濟差距大。美國從中國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再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以保持貿易平衡。但美國卻限制國內企業向中國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加上中美兩國經濟發展差距大。所以在美國居民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有大量需求的同時,中國居民對美國高端產品的需求量卻極低。
3.2 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發展趨勢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國貿易發展出現不平衡具有某種程度上的必然性。這是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本身經濟的發展特點決定的。因此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何況任何國家在對外貿易中都不可能永遠處于順差地位或者是逆差地位。所以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最終發展趨勢就是走向平衡。
4 解決中美貿易匯率問題的政策建議4.1 緩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匯率作用匯率問題是貿易問題的升級。中國要減少貿易順差必須從根本上調整國內經濟結構。美國僅通過美元貶值無法解決貿易赤字問題,采取全面的結構調整措施并進行匯率調整,應從實體經濟領域進行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加快體制轉型以調整匯率水平。在重視解決通貨膨脹問題的同時切實減緩包括對美在內的貿易順差的快速增長。積極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和促進產業改革,把人民幣升值壓力轉化為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努力形成以自主創新為目標的國際競爭體系,有效緩解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美國要解決與中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還不能將中美貿易匯率的不平衡強加于人民幣匯率的調整。美國應盡快放松對華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提高出口進一步開放美國市場。當然如今隨著全球產業的轉移,美國不斷加大對華的直接投資。在華投資的美國跨國公司占領中國國內市場份額并將部分產品返銷到美國市場,既減少了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數量又增加了我國對美的出口,以此來緩解中美貿易逆差形式。
4.2
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匯率壓力反映本國產品國際競爭力是由實際匯率決定的。美國為改變中美貿易逆差問題,而強制我國提升人民幣匯率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這樣會打亂我國國內的經濟體系從而導致經濟消費蕭條。對此我國應提升本國的技術研發、經濟實力,擴大內需。針對國內市場和內需,統籌安排拉動內需的貨幣和財政及產業方面的政策。堅持匯率改革遵循市場的規則和制度,打破市場對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加強國際溝通,保持我國匯率改革的話語權,對此中央銀行應保持對外匯市場的適當干預,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