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本科會計學論文發表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相關問題研究,《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是當代財務管理的準則,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事業單位的機制也逐漸向企業單位靠攏,這項準則滿足國家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促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本科會計學論文,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實施意義;會計信息
1998年頒布并開始施行的原《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下稱原《準則》),隨著我國醫療、教育等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原《準則》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因此,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需要進一步修訂及完善。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下稱新《準則》)于2012年12月由財政部令第72號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也開始施行。在原《準則》的基礎上,新《準則》在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同時,也促進了事業單位會計一致性的發展,使其更加符合國際慣例,為會計制度中尚未規范的,但是已經在事業單位會計實務中出現的新問題提供了會計處理依據。新《準則》的頒布施行,標志著我國事業單位會計體系的概念基礎和框架已初步建立。然而,新《準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現金流編制、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有待完善。
一、實施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意義
新《準則》的若干重大修訂對促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情況得到更為全面、真實、合理的反映,對于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加強財政對事業單位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適應時展的需求。從整體上保障《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一致性,它要求建成有效的會計體系與準則,這樣事業單位才能真正體現會計信息質量的價值與功能,促進事業單位革新與現代化建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能讓事業單位的發展和時代接軌,最終促使會計核算等相關工作更加規范。二是建立統一會計標準體系的需求。以往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關于會計信息、會計基礎與會計核算等內容缺少統一規范和約束,會計工作缺少來自相關準則的指導,它對事業單位報表體系的建立,乃至行業之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等,都有很大的影響。當會計標準體系得以統一之后,會計信息的管理才會集中而統一,提高管理效率。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變化與創新
1.加強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核算與管理。新《準則》中,增加了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處理規定。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價值并非一成不變,新《準則》引入權責發生制原則,將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折舊計算,主要采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無形資產也按照法律、合同規定或受益年限進行攤銷,這樣避免了事業單位資產虛增,使得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核算和管理更加真實、準確。
另外,在2014年《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中明確要求在計提折舊和攤銷時沖減相關凈資產。這種會計處理方法屬于虛提折舊,而在2016年財政部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中規定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可以直接沖抵費用,這樣有利于客觀真實反應資產價值,有利于推進成本會計核算與管理。同時,方便了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事業單位資產狀況進行評價。因此,新《準則》中的變化與創新就體現在對于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方面,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核算和管理更加精準、真實。
2.增強對財政資金核算及流向追蹤。在新《準則》之中,新設了非流動性資產基金的相關科目,針對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的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建設工程以及無形資產等進行明細核算。新《準則》中也針對財政補助收入核算進行了相應的要求,這有助于對財政補助收入進行明細核算,也給事業單位在精細化管理方面提出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投資應該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同時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至少每月并入單位大賬的“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此變化有助于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更加完整,更有利于相關部門進行審計監督,保證事業單位財務安全。因此,新《準則》的變化與創新主要體現在增強對財政資金核算及流向追蹤,尤其是針對在建工程的核算要求更為嚴格。
3.促使財務管理精細化。新《準則》促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首先,新《準則》規定資產計量和入賬管理。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著無償捐贈現象,以往并未對此作出具體會計計量的規定,但在新《準則》中明確規定該種資產的計量原則,即“取得資產時沒有支付對價的,其計量金額應當按照有關憑據注明的金額加上相關稅費、運輸費等確定;沒有相關憑據的,其計量金額比照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加上相關稅費、運輸費等確定;沒有相關憑據、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也無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資產應當按照名義金額入賬。”這樣能真實反應事業單位實際占有、使用資產的情況。
其次,針對資產和負債以流動性進行區分,以構建出更完善的會計信息體系,有助于事業單位進一步規范相關資金的核算,以此來保障事業單位的發展更加順利。最后,要求事業單位將凈資產項目進行分項,并納入到資產負債表中。基于新《準則》規定,會計報表至少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等等,這是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精細化的要求。因此,新《準則》的變化與創新體現在財務管理精細化,針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嚴格、更細致的要求,以此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更加健康、穩定。
三、有待繼續完善的方面
1.完善事業單位現金流編制工作。就當前國內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反饋的信息來看,現金流編制工作的缺失是最嚴峻的問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需要全面反映事業單位真實情況,要幫助事業單位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單位需要完善現金流編制工作,依據現金流表內容對事業單位現金流進行準確記載,讓事業單位的每一筆資金使用都能有效反映出來,讓管理層對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隨時隨地做到全面了解,從而科學的進行相應決策,最大限度避免財務風險。2.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新《準則》第四條規定:“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目標是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事業單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社會管理、作出經濟決策。”新《準則》強調會計信息的目的性:一方面是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另一方面是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事業單位會計報表中針對非財務信息的反饋嚴重不足,比如人力資源、社會服務成果等,這些非財務性信息無法準確進行披露,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了解事業成果。所以事業單位要提供更真實、全面、公允的會計信息。
參考文獻:
[1]費超.芻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缺陷及改進對策[J].財會學習,2017(4):118-118.
[2]孫抒檬.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6(22):107-108.
[3]顧新偉.淺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定[J].中國經貿,2016(19):185-185.
[4]顏冬梅.淺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4(9):215-215.
[5]李潤伍.事業單位新會計準則與舊會計準則的比較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6):39-39.
作者:李翎閣 單位:新華通訊社青海分社
推薦閱讀:《中國總會計師》(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總會計師協會主辦的國家一級大型財經類月刊,正度大16開,全部采用彩色銅版紙,國內外公開發行。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