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安裝工程的質量一直是困擾施工企業的一個難題。文章對電纜、電線敷設及連接、電纜橋架及電氣配管、配電盤(箱、柜)的安裝等問題進行探析。
《電氣時代》(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管,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之一。以電氣自動化領域的人、企業、技術、產品為視點,跟蹤報道電氣自動化領域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理念,全面反映電氣產業鏈的新技術、新產品、主流應用和產業動向。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是建筑安裝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的好壞對建筑產品的后期使用有著直接的影響。電氣安裝工程是每一項建筑安裝工程中比較關鍵的專業單位工程,其施工復雜,專業性強,工期緊,交叉施工多,技術和質量要求較高,質量通病比較多,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最終整體質量和竣工驗收。
1、電纜、電線敷設及連接
1.1質量通病
1)室外敷設電纜與鐵路、公路交叉以及穿過建筑物地基處,所用保護管管徑不符合要求,外露長度不夠。2)電纜保護管敷設與熱力管道交叉或接近時,未做隔熱層。3)電纜溝內支架上高低壓電纜排列不整齊、不規范。4)電纜溝內電纜敷設交叉紊亂。5)穿墻、過樓板處未用保護管。6)剝除電纜絕緣層時損傷芯線或電纜電線絕緣層損壞。
1.2原因分析
1)未根據電纜的外徑以及道路、建筑物地梁的寬度計算保護管外徑和長度。2)技術交底不清楚,不了解相鄰管道是熱力管道,因而未做隔熱層。3)施工工藝未明確排列要求,施工人員敷設時不按工藝操作。4)無統一規劃,指揮混亂,工人操作不認真。5)工作憑主觀決定,疏忽大意,責任心不強。6)未使用剝線鉗等專用工具,使用電工刀切割導線絕緣層時,用力不適當切傷芯線或損壞絕緣層。
1.3防范措施
1)應事先測量鐵路、公路等寬度和電纜型號、規格及根數,而后確定保護管外管尺寸。管的長度除滿足路面寬度外,還應在兩邊各伸出0.5~1m。一般管內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管口應做成喇叭口。2)嚴格技術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員了解電纜走向范圍內的工藝管道及介質,電纜與熱力管道交叉或接近時,其最小允許距離為:左右并行敷設為2m,交叉敷設為0.5m,不能滿足上述標準時,應作隔熱處理。3)電纜敷設前編制工藝并附排列圖,明確各類電纜的排列順序,結合每根電纜所需長度弄清盤內電纜的長度能否滿足要求,避免中間接頭和造成浪費。4)在同一條電纜溝中敷設電纜時,應熟悉圖紙,弄清每根電纜的走向以及電纜支架上或溝內的位置和長度等。施放時可先敷設截面大且較長的電源干線,再敷設截面小且又較短的電纜。每施放完一根電纜,隨即把電纜的標志牌掛好,電纜在支架上或溝內合理布置、排列整齊,并注意留有一定余量。
2、電纜橋架及電氣配管
2.1質量通病
1)電纜橋架支撐件間距不一,大距離敷設時,槽(工字)鋼強度不符合要求。2)橋架每節間電氣連接產生虛接現象,長距離時未作重復接地。3)線管進入盤箱內部高度不一,管口有毛刺,鋒口未倒角。4)電線管穿線前未用塞頭堵塞管口,穿線后未采取密封措施。5)線管彎曲度過小,煨彎時鋼管產生明顯裂紋:6)線管埋地深度不符合規范要求,埋墻時距墻面距離小于15mm。
2.2原因分析
1)規范不熟悉,責任心不強,影響美觀,設置橋架時未進行計算。2)未將橋架連接處油漆清除,未按規范要求作重復接地。3)缺少施工經驗,加工管口時未用銼刀、砂紙再磨平圓。4)不了解堵塞和密封的作用,電氣施工人員工作責任不強。5)規范掌握不嚴,鋼管材質有問題,煨彎溫度不夠。6)施工工藝未明確規定,不了解深度和距離的作用,工作馬虎。
2.3防范措施
1)掌握規范要求,間距一致(2m),在大距離敷設橋架時應對承重量進行計算。2)每節橋架間應作電氣連接,連接螺栓時將墊片處油漆去除,做好復點接地并測量接地電阻值。3)進入盤箱內線管敷設完成后統一切平,以露出基礎面50~80mm為宜,逐根去除毛刺,并磨圓管口,管口要用護套并鎖緊箱體。4)線管敷設完成后,電工應逐根用木塞或用塑料布進行密封,防止異物進入管內,導線穿管后進行接線,并及時用膠泥等物對管口進行密封處理。5)布管時走向合理,掌握彎曲角度不小于90º為宜,根據不同材質和厚度對管子進行煨彎,彎管要專用彎管機,使其表面平滑,不出現扁折、裂紋現象,溫度嚴格控制,彎后進行外觀檢查。
3、配電盤(箱、柜)的安裝
3.1質量通病
1)配電盤(箱、柜)不方正,門扇變形,盤面缺少銘牌。2)配電盤基礎型鋼埋設方法不統一,水平度超差,基礎型鋼接地不符合要求。3盤(箱、柜)并列成排安裝時,拼縫不齊,縫隙超差(2mm)。4)配電盤(箱、柜)接地不規范,連接不符合要求。5)盤(箱、柜)內固定夾卡松脫,排線不整齊,導線連接不緊密。
3.2原因分析
1)箱體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受損,造成變形或零部件脫落。2埋設基礎型鋼無規范施工工藝,未仔細找平,檢測工具選擇不當,在型鋼上采用氣割開孔引起型鋼受熱而變形,未再次校正,不了解型鋼接地要求。3)拼裝配電盤時工作不細心,操作粗糙,未反復校核。4)未將接地線準確接于接地螺栓上,或另焊接地螺栓,未進行除銹等工藝措施。5)接線頭和夾卡具由于運輸原因松脫,導線連接處松動。
3.3防范措施
1)成批配電箱應嚴格驗收檢查,開箱后對照圖紙逐一檢查,含盤內和盤面2部分。在運輸時采取措施防止振動和碰撞,保管時要防止受潮變形并注意存放位置,不允許倒立。2)積極配合土建做好基礎型鋼的埋設工作,隨時校驗水平度指標,確認后方可澆注混凝土,柜體與基礎型鋼采用鍍鋅螺栓作良好電氣連接。3)成排柜安裝時幾人同時工作,邊拼裝邊校驗,全部質量指標符合后再將螺栓緊固,還應注意再次校驗工作。4)認真檢查盤柜的接地螺栓位置,而后實施有效的接地,嚴禁另外焊接地螺栓,一般采用螺母墊片壓接方法。
4、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從管理角度上看,可以發現這些質量通病的成因主要是管理人員對施工人員沒有下技術交底或技術交底不清,同時在過程控制中沒有及時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也沒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這也提醒我們的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視技術交底的作用,同時做好三檢制。對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訂出防范保證措施,以免下次重犯。這樣就能消除和減少質量通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朋汪勤,馬紅芳.住宅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通病及防控[J].安徽建筑.2009,(3).
[2]伍偉強.住宅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通病及防控[J].中國建設信息.2005,(12).
[3]孫昭儒.淺談住宅工程電氣安裝質量通病和預防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