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線路是電力工程項目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保證了電力系統正常運轉的關鍵所在, 所以有關輸電線路的質量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科學合理的電力工程輸電線路的施工技術以及管理工作有利于更好的保證電力工程的整體質量, 現階段已經逐漸成為電力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關鍵所在, 本文對電力工程中輸電線路施工現狀, 電力工程輸電線路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闡述, 進而對電力工程中高壓輸電線路施工技術與檢修檢修詳細分析, 以供同行進行參考。
《貴州電力技術》定位于為核心讀者群體傳達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介紹國內外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重要技術問題,為基本讀者群及時介紹新成果的應用,為外圍讀者宣傳系統所取得的成績及有關專業知識。
1 電力工程中輸電線路施工現狀
第一點是電網的規模越來越多, 用電需求不斷增大, 對輸電線路的施工要求越來越高, 施工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第二點是在輸電線路路徑的選擇上, 要有益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也要根據我國的土地開發模式。第三點是如果資金不能及時到位, 會影響輸電線路的施工進度。第四點是為了確保供電系統平穩運行, 保障用戶的用電安全, 面對日益多樣化的供電系統結構, 輸電線路要與之相適應。第五點是輸電線路對輸送和分配電能具有重要作用。輸電線路是電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所以電力企業要不斷探究和應用先進的施工技術, 把控好輸電線路的施工質量, 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運行[1]。
2 電力工程輸電線路的施工技術要點
2.1 電力工程輸電線路勘查設計
輸電線路勘查設計是輸電線路施工的前期工作, 決定著輸電線路的路徑、施工條件和技術選擇等等, 輸電線路勘察設計非常重要。制定施工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經費、技術和施工條件等因素。在設計輸電線路路徑時, 要盡量將路徑長度設計的最短, 這樣可以減少工作量, 減少經費, 加快施工進度, 輸電線路的安全穩定性也更有保障, 在進行輸電線路勘查工作時, 要挑選專業素養高的、盡職盡責的工作人員, 能夠認真負責的完成勘查工作。輸電線路施工的精準度十分重要, 對轉角、桿塔間距以及高度差的測量數據要很精準[2]。
2.2 加強基坑開挖施工控制
在輸電線路施工過程中, 需要挖基坑和澆筑桿塔基礎結構, 也是輸電線路施工的重點, 這兩項工程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輸電線路的施工質量。首先要科學的選擇基坑的位置, 施工前要詳盡地勘察基坑周邊的條件, 包括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地下管道等等, 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基坑最主要的開挖方式還是機械, 人力輔助, 如果遇到堅固的地質條件, 還需要進行爆破。基坑開挖過程中, 要嚴格遵守技術規范, 確保施工質量[3]。
2.3 加強基礎工程施工
基礎工程建設是后面工程和整個工程的保障, 基礎工程的作用是支撐輸電線路, 抑制桿塔因外力發生傾斜, 防止桿塔下沉, 是輸電線路施工的重點工作。施工前, 要根據施工技術標準選混凝土等原材料, 并選取試件進行坍塌度試驗, 確保達到施工標準。施工過程中, 首先是勘查巖土, 與設計時的參考數據進行對比, 如果出現偏差, 及時調整, 重新設計;查看基坑的深度偏差, 如果偏差, 采取措施填平, 使基坑平整。組裝立柱模板進行模板支護施工, 用柱箍加固立柱模板, 避免立柱模板發生移位或變形[4]。
2.4 加強桿塔工程施工技術
桿塔是輸電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科學地選擇桿塔的類型和結構, 選擇桿塔要考慮成本、性能、輸電線路進度和后期維修, 綜合考慮做到最佳。桿塔有耐張型桿塔和直線桿塔兩種, 如果運輸條件差, 施工環境跨越度大, 鐵桿是最佳選擇, 如果交通便利, 施工難度小, 那就選擇混凝土桿或者鋼筋混凝土桿。輸電線路桿塔有兩種組立形式, 分解組立形式和整體組立形式。一般鋼筋混凝土桿塔采用整體組立, 要先在地面上組裝, 因為混凝土桿塔是平面結構, 用焊接連接桿身, 桿身比較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 電力企業電網供電系統的順利運行與我們國家的人民群眾生產以及正常的生活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 電力企業需要重視開展對高壓輸電線路施工技術與檢修技術的研究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來及時解決電網供電系統日常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進而為人民群眾提高優質高效的電能供應。所以, 把施工質量做好, 把電力工作做好, 細致科學地處理高壓輸電線路相關的問題, 這樣才可以保證高壓輸電線的正常、高效、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陳偉軍.電力工程高壓輸電線路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6 (17) :165~166.
[2]劉瀾.電力工程高壓輸電線路的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6 (08) :195~200.
[3]綦振杰.論述電力工程高壓輸電線路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 (09) :105~107.
[4]李雷.電力工程高壓輸電線路設計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 2017 (11) :220~22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