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電廠日常生產實際, 主要論述如何快速有效地建設優(yōu)秀運行班組, 加強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 提升運行集體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實現班組建設上水平、人員水平創(chuàng)一流的目標。
《水電廠自動化》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尤其是火力發(fā)電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大容量、高參數的火力發(fā)電機組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推廣。新技術投入運用, 對電廠運行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運行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技能水平也需要不斷強化, 運行班組安全管理工作更要與時俱進, 為機組安全運行和企業(yè)經濟效益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 潮州發(fā)電公司運行員工普遍年輕化, 工作經驗匱乏, 應急應變能力不足, 斷層現象嚴重。針對上述問題, 運行一值始終堅持“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理念和“以人為本, 快樂工作”的工作理念, 根據班組內運行人員的多樣性和崗位獨特性, 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組建設和管理工作。
1 制度、意識常態(tài)化, 打造班組硬實力
1.1 重要性
班組的安全管理是企業(yè)安全運行的基石, 制訂并落實相關制度, 提高運行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 可以大大降低人身傷亡事故, 實現安全生產目標。2015年10月, 內蒙古某電廠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 作業(yè)人員違章操作, 沒有嚴格履行工作流程, 導致柴油罐燃爆事故, 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因此, 根據班組實際情況, 規(guī)范管理制度, 強化運行人員安全意識, 增強運行人員責任感是運行班組建設及管理的必由之路。同時, 針對班組人員結構, 有針對性地開展梯次培訓, 能有效避免由人員斷層導致的技能水平差距過大的問題, 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事故發(fā)生頻率也會大大降低, 持續(xù)開展梯次培訓有助于推動班組人員建設進入良性發(fā)展軌道。
1.2 具體措施
1.2.1 規(guī)范管理制度, 落實行為標準
堅持以人為本, 強化崗位責任, 重視班組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 提高大家主觀能動性, 定期開展班組安全活動, 根據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及運行工作特點, 制定《班組管理規(guī)定》, 班組全員一起學習, 并不定期進行修訂。讓全員參與到班組管理, 明確分工, 責任落實到人, 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管, 工作有目標, 考核有依據。班組內部發(fā)生違規(guī)違紀行為時要進行通報批評和自我反省, 對工作突出、安全生產做出貢獻的員工及時給予獎勵或提出表揚, 激發(fā)大家的積極性。
1.2.2 強化安全意識, 夯實安全基礎
“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要素, 緊抓“安全第一”不放松, 不斷強化員工“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 加強對“兩票三制”、班組“三講一落實”等基礎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 持續(x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針對各機組當前存在的隱患、夏季大負荷、節(jié)假日負荷低、臺風、設備帶缺陷運行等特殊運行方式, 充分利用學習班及上班時間, 及時有效地進行分析、討論, 并制訂相應的事故預想, 引導和培養(yǎng)大家樹立科學的安全理念, 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 提高自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實現從“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的思想轉變, 形成人人想著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局面。全方位提升全員安全風險辨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為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
1.2.3 提高責任意識, 嚴把安全關
提高運行人員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 使之貫穿于安全管理的各項實踐工作中, 加強運行人員操作規(guī)范化, 把嚴格執(zhí)行規(guī)程、“兩票三制”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每項任務做好危險點分析及措施落實, 將不安全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在進行每項操作時, 班組負責人、監(jiān)護人和操作人都要認真做好操作前的危險點預控分析, 明確操作中容易出現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想出對策, 做好交底, 以“三講一落實”嚴把安全關, 提高全員的安全技術水平, 并通過不定期檢查、考核, 逐步改善之前存在的陋習, 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防止人員習慣性違章甚至誤操作事故的發(fā)生, 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建設活力班組, 塑造團隊軟實力
2.1 重要性
企業(yè)年度生產任務和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需要運行班組人員來共同完成, 如何提升班組內的活力和凝聚力, 保證運行人員技能水平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建設和管理運行班組的關鍵。凝聚力是班組保持長期競爭力的風向標, 高度凝聚的班組能使每一個成員團結合作, 不畏艱難, 堅定目標, 走向卓越。通過開展各類競賽及文體活動, 使班組成員保持活力, 提高精神素養(yǎng), 可以促進團隊和諧、快樂成長, 逐步塑造班組軟實力。
2.2 具體措施
2.2.1 目標明確, 規(guī)劃班組新方向
在合適的時間節(jié)點, 總結階段內工作取得的成果, 分析不足, 立足公司及班組實際情況, 規(guī)劃下一階段工作方向及目標, 同時對各崗位人員也提出相應要求, 激發(fā)大家的成就感和榮譽感。階段目標經過班組全員的充分討論、補充和認可, 使之上升為班組的共識, 目標意識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 能夠極大發(fā)揮運行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讓大家為班組統一大目標而努力奮斗, 進而實現共同目標向班組凝聚力的轉化。
2.2.2 多樣活動, 排解壓力創(chuàng)活力
企業(yè)發(fā)展走入快車道, 員工利益關系也在不斷調整, 日常工作壓力和行業(yè)內收入差距勢必會導致班組成員情緒產生波動, 容易出現暫時的心理失衡。因此, 運行班組應在積極響應公司號召的同時, 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開展豐富多樣的業(yè)余文體活動, 倡導“以人為本, 快樂工作”的理念, 使運行人員身體和精神壓力得以釋放, 提高精神素養(yǎng), 增強團隊凝聚力, 以更加飽滿的精力和敢打敢拼的活力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工作當中。
2.2.3 良好溝通, 相互關愛展情懷
班組就是運行人員的小家庭, 班組的建設既需要管理者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 也離不開班組成員間的相互關愛、幫扶。在班組內要建立“一人有難、大家支援”的和諧人際關系, 通過溝通及時了解班組成員的家庭動態(tài), 為突發(fā)變故的班組成員及家屬開展送溫暖活動, 齊心協力, 共渡難關, 強化班組的家庭感覺, 讓每名運行人員都感受到家的溫暖、家的親切, 增強班組成員的集體歸屬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 班組也要積極策劃開展對外的公益幫扶活動, 幫助弱勢群體走出困境, 增強大家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提高精神素養(yǎng)。
溝通是班組內一切活動的基礎, 班組成員長期相處, 共同工作, 通過開展活動, 也可以促進班組成員間的溝通, 建立良好關系, 幫助管理者掌握班組成員思想動態(tài), 理解其訴求, 幫助大家達成心愿。
3 梯次培訓, 全面提升技能水平
員工的綜合素質是制約提升企業(yè)抵抗力的主要因素, 沒有過硬的業(yè)務技能, 工作任務就不能順利完成, 安全生產就無法保障。只有班組每位成員素質過硬、安全意識強、反事故能力強, 才能保證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 減少事故發(fā)生。近年來, 潮州發(fā)電公司運行員工普遍年輕化, 工作經驗匱乏, 應急應變能力不足, 斷層現象嚴重, 根據各崗位人員實際情況, 合理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
1) 采取全值、全年、全員逐級培訓, 整體向上看的模式;
2) 不同崗位、不同階段, 緊密結合公司及個人實際情況, 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
3) 指定班組內優(yōu)秀老員工帶新員工, 充分發(fā)揮傳幫帶作用, 同時通過新員工的積極主動性來影響老員工共同學習成長, 釀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 值長、單元長親自帶隊, 重視仿真機培訓, 以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從容應對突發(fā)事件;
5) 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重視發(fā)電部競爭上崗考試, 并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 對業(yè)務素質較高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鍛煉, 提高競爭能力;
6) 各崗位人員互幫互助、不遺余力, 推動班組培訓工作進入良性發(fā)展軌道。
4 因崗制宜, 人盡其才
根據各崗位人員的性格品行、技能水平、工作態(tài)度、特長愛好等情況, 相對做到量才使用、職能相宜, 不拘一格, 用人所長, 使每個人都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與特長, 保持班組內人才隊伍的良性循環(huán)。
1) 根據班組內各機組及輔控人員結構, 合理分配機組、輔控人員, 使各機組、輔控整體水平處在相對最優(yōu)配置;
2) 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和專長, 選拔合適人選擔任班組“八大員” (培訓員、安全員、工器具管理員、考勤員、宣傳員、后勤保障管理員、6S管理員、業(yè)績考核管理員) 或從事其他工作, 履行相應職責, 充分發(fā)揮個人特長, 為集體助力;
3) 平時相互尊重、多溝通、多觀察, 充分了解班組內人員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況, 相對做到有的放矢, 知人善用;
4) 本著“不但要能出將才, 更要能出帥才”的原則, 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 對單元長、機組長實行放權, 讓其可以大展拳腳, 同時做到崗位更替無縫對接。
5 結語
運行班組是電力企業(yè)生產一線的排頭兵, 也是企業(yè)執(zhí)行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huán), 電力企業(yè)各項生產任務的落實都與運行班組的建設和管理密切關聯。電力生產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不斷應用的新技術也對電力生產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加強運行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崗位責任意識, 深化對運行班組的管理變得至關重要。班組管理者應根據運行班組人員的多樣性和崗位的獨特性, 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管理, 不斷挖掘班組成員潛力, 結合工作實際, 注重班組內基礎管理、員工梯次技能培養(yǎng), 建設制度標準化, 氛圍活力型班組。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