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滅火救援任務能否順利完成,不僅需要綜合素質過硬的指戰員,還需要科學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指揮決策,更需要精良的裝備作為物質支撐。作為生成戰斗力的三要素,三者相輔相成、互為犄角、密不可分。同時,裝備作為消防救援隊伍日常訓練和執勤備戰的重要物質保障,是隊伍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重要基礎。當前,消防救援隊伍在裝備革新、裝備建設、裝備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亟需我們去解決。
關鍵詞:裝備建設;裝備管理;消防救援隊伍
近年來,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消防救援隊伍的裝備建設突飛猛進,無論是裝備數量還是裝備質量均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隊伍改制轉隸后,各地進一步加大裝備建設力度,為全面提升隊伍戰斗力奠定了堅實基礎。近日,筆者走訪了西部某省部分消防救援支隊,就隊伍裝備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和分析。每到一地,筆者都深入基層大隊、消防救援站進行實地考察,并組織一線指戰員座談,面對面聽取裝備直接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調研,筆者發現當前消防救援隊伍裝備建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當前消防救援隊伍裝備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科學的規劃和布局
由于該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前些年全省消防救援隊伍裝備建設“欠賬”較多,原裝備建設規劃更多是注重裝備數量的積累,一定程度上對裝備結構的改善和質量的提升缺乏宏觀引導,導致一些地方消防救援隊伍戰斗力的提升幅度與裝備數量的增長幅度不相匹配;規劃制定過程中的“一刀切”情況也較為普遍,未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按各地消防安全保衛形勢和災害事故特點進行規劃并添置,特別是對于幅員面積遼闊,區域差異較大,災害種類齊全,經濟相對落后的省情,過于單一的建設模式無法保證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效能;各行政區域及各作戰片區消防救援隊伍沒能有效整合裝備配置,通俗的講就是各戰斗單元之間溝通銜接不暢,消防裝備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過度建設、重復建設等問題。
2.裝備結構存在缺陷
當前,多數基層消防救援站主要配備的是中型車,重型車及輕型車的占比不足,“缺重少輕”的現象在一些基層消防救援站中還普遍存在。由此帶來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應對高、低、大、化等較為復雜的火災事故時,由于缺少大噸位水罐消防車,作為第一出動力量,轄區消防救援站往往不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和搶救生命,常常需要調集臨近甚至多個消防救援站前來增援,勢必會失去首戰控火的大好機會。如果該轄區同時發生多起情況復雜的火災,則后果不堪設想。二是該省地域遼闊,村寨數量龐大,農村火災常年呈現出多發頻發的態勢,由于缺少輕型車輛,加之鄉村道路狹窄,中大型消防車存在進不去、展不開、易陷落、出不來等情況,致使偏遠山區特別是農村火災撲救難度加大。改制轉隸后消防救援隊伍職能任務不斷拓展和延伸,基層一線消防救援隊伍出動頻次也不斷增大,應急救援裝備捉襟見肘的窘態逐漸顯現,尤其缺乏處置危化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房屋垮塌等災害事故的專業裝備。再加上該省是地質災害大省,地震、洪澇、泥石流等災害事故多發頻發,而消防救援隊伍處置這類事故的裝備還存在量少質弱等問題,尤其缺少針對全省地質災害事故特點及特殊的氣候、交通條件設計制造的搶險救援裝備,導致消防救援隊伍的處置手段還較為單一和原始,消防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也缺乏足夠保障。此外,應對大型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實施后勤保障的裝備,如供電車、加油車、宿營車、飲食保障車等配備不足,造成隊伍跨區域、長時間作戰和“打大仗、打惡仗”的能力較為薄弱。
3.裝備的通用性、延續性、互補性及配套性較差
裝備采購缺乏延續性是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普遍存在的一個怪像,加之同一裝備的品牌、型號等各不相同,差異較大,導致不同支隊,同一支隊的不同消防救援站,甚至同一消防救援站不同年度采購的裝備在通用方面存在著較大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多站協同作戰乃至多支隊跨區域聯合作戰日益頻繁甚至成為常態,裝備通用性不強則勢必會大大影響作戰效率,同時也會增大后期維保難度。此外,在購買配置消防裝備時,各支隊下轄消防救援站之間乃至各協同作戰片區支隊之間往往忽視共享和功能互補的問題,裝備多、雜、全,但卻不精,尤其缺乏處置危化品泄露、山洪泥石流等特殊重大災害事故的尖刀裝備,極大影響了消防救援隊伍的攻堅力和戰斗力。另外,部分裝備缺少配套設備,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如部分空氣呼吸器充填裝置不具備檢測功能,空氣呼吸器健康狀況難以判斷;個別支隊配置的有毒和可燃氣體檢測儀器均沒有相應的標準氣樣及校驗、標定設備,導致一線消防指戰員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可靠保障。
4.裝備的實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亟待改進
當前,國產消防裝備設計不合理和制造工藝落后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對此反響也比較強烈。如部分車輛底盤設計較低,在平原地區行駛沒有問題,但在高海拔地區特別是鄉村道路上就寸步難行了;消防員個人基本防護裝備重量較大,不便攜帶,科技含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滅火防護服版型單一的問題長期存在,身材矮小的指戰員常常會穿著不合體;防蜂服面罩設計存在缺陷,消防員普遍反映遮蔽視線,且阻隔蜂刺的作用也不明顯;防盜門技術日新月異,但破門器卻缺乏跟進和創新,破門效果普遍較差等等。上述問題不但使裝備的作戰性能打了折扣,在實際應用中甚至會危及指戰員生命安全。如現行配備的呼吸器具從壓力不足報警到瓶內氣體耗盡的時間過短,導致深入火場深處的指戰員沒有足夠的時間撤離到安全地帶,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國產裝備質量普遍堪憂,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不足。如支隊普遍反映某廠生產的水罐消防車漏水情況多發頻發;個別廠家為節約成本,將水槍等器材內易磨損部件由金屬件換為塑料件,使用壽命大大降低;某品牌的隔熱服鋁箔層極易脫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某品牌的空氣呼吸器減壓閥、壓力表容易損壞且維修不便;某廠家在改裝某型主戰車輛時剎車氣管走線不合理,易磨損漏氣,危害行車安全……上述問題大量存在,致使裝備的可靠性難以保證,影響了隊伍戰斗力的生成和維系。
推薦閱讀: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雜志投稿要求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