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文明城市建設,即是一項政府工程,也是一項社會工程,更是政府于公眾通力合作,共同創建的民生工程。文明城市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綜合概念,推動全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蚌埠市在創建文明城市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其中不可忽視的是公眾參與。本文以公眾參與為切入點,以當前城市化為背景,通過問卷調查法,試圖通過研究梳理,基于政府、社會、公眾的層面,分析創建文明城市公眾參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提高公眾參與的具體路徑,以提高創建文明城市中公眾參與的水平,實現社會公眾的利益,共同創建文明城市。
關鍵詞:創建文明城市;公眾參與;蚌埠
0 引言
公眾參與是一種民主模式,公眾參與理論的先行者安斯坦(Amstein)認為“公眾參與是一種權力的運用,是一種權力的再分配,是目前在政治,經濟等活動中,無法掌握權力的民眾,其意見在未來能有計劃的被納入考慮”。公眾參與將為創建文明城市的人本化,民本化提供重要保障。 創建文明城市,要有細而又細的精神,用繡花般的功夫解決創城中的問題,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落實到人,牢固樹立創城為民,創城惠民的意識。
1 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中的公眾參與情況
1.1 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的情況
1985年初,蚌埠市參加全省九市創建文明城市競賽活動,揭開了蚌埠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序幕。與同年10月根據全市市地域、人文、地理等條件,將全市的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推上了高潮,首先對城市臟亂差三大戰役提出了“學三明,趕沙市,三年把蚌埠建成文明城市”的口號,接著于1986年獲得全省九市文明城市競賽第一名,并在1989年再次榮獲此獎。且在1990年、1992年、1995年三年都獲得了“全國衛生城市”稱號。2015年,蚌埠市提名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在2017年,蚌埠市終創建文明城市成功,正式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1.2 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中公眾參與的情況
為全面了解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中公眾參與的情況,筆者設計了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中,公眾參與的情況研究的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問卷在蚌埠市共發放50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了479份,有效回收率為95.8%。
1.2.1 公眾對創建文明城市的認知狀況
對于創建文明城市的認知情況,我們主要設置了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很了解、完全了解幾個選項,具體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一是,在對創建文明城市的具體內容了解程度方面,有7.9%的公眾完全沒有聽過創建文明城市。26.3%的公眾對創建文明城市了解一點,僅有0.5%的公眾對創建文明城市完全了解。其中,社區工作者和公務員的了解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公眾。說明政府的宣傳過于表面化,抽象化。大部分公眾對于創建文明城市的具體內容了解甚少。二是,在對創建文明城市信息公開程度方面,14.9%的公眾認為完全沒有公開,2.7%的公眾認為完全公開。說明政府與公眾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公眾對創城的信息了解甚少。三是,在對創建文明城市的認同程度方面,0.6%的公眾認為根本沒有必要,25.1的公眾很認同,27.1%的公眾完全認同。大部分公眾都認同創建文明城市,也說明了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四是,在對創建文明城市的滿意度方面,有37.3%的公眾表示很滿意,26.6%的公眾完全滿意,表明蚌埠市創建文明城市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改善了公眾的生活,但其中不滿意的大多數是個體經營戶。
推薦閱讀:河南城市建設專業論文發表指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