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傳統的收益模式是采用收入費用觀,在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下我國對綜合收益提出相關的規定與說明,對綜合收益信息是否可以提高收益信息質量問題進行研究,對我國財務報告改革帶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其他綜合收益在我國實施的時間較短,上市公司對其他綜合收益的信息并不具有規范性,投資者對其他綜合收益理解不夠深,我國應加強對綜合收益信息的規范,通過加強其他綜合收益信息的價值,逐漸增加會計報告的質量。
姜佳慧,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發表時間:2021-09-24
關鍵詞:綜合收益;上市公司;價值相關;研究
一、前言
綜合收益又稱全面收益,其中包括公司純利潤和其他全面利潤,其中其他利潤會經過確定,計入所有人的利益內,未來再轉入損失的利潤當中。一般來說企業產生的利潤是由損失和所得利潤兩個方面組成,從經濟方面看來,利潤和收入情況和支出費用都是屬于公司收益,但是傳統的利潤表只確定平常的收入與支出情況,把所有者的損失排除在外,并沒有計算。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金融業務也在迅速擴大,公司的其他收益情況以及損失情況都對公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只針對純利潤的計算,忽略其他綜合利潤,會計報表信息就會難以提供全面情況,不利于上市公司發展。
二、 國內上市公司綜合收益信息的價值相關性研究
在新準則頒布之前,我國沒有對綜合收益提出相應的數據。大多都是闡述其概念以及可行性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沒有實際的研究數據。在新準則頒布以后,對所有者權益變動研究十分熱衷,其中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綜合收益探討較多。早在 2000 年就已經提出了綜合收益,并且對其做了深入研究,提出傳統財務業績報表創新的重要性。根據我國綜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方式問題提出業績報表創新觀點,它認為我國綜合收益報告需要分段推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表格的形式揭露綜合利益信息;第二個階段,在利潤表之外建立第二業績報表;第三階段,與現在所得利潤相結合,和資產情況進行合并管理,建立三大財務報表。
三、傳統收益報告的問題
1.傳統收益報告的局限性
傳統收益報告是建立在歷史成本、實現原則、穩健性原則上形成的財務報告。歷史成本原則關系著收益的計算,穩健性原則是確定費用或損失時對歷史成本可以對其他原則進行修正。隨著我國經濟迅速增長,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價值性被無限放大,在產生利益的同時,加大企業的損失度。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純利潤進行統計和實施,忽略其他項目利潤,會導致企業出現很嚴重的問題。正是這些收益報告的不合理性,造成傳統收益報告擁有極大的局限性,傳統收益報告的作用不能完全發揮,傳統收益報告在實行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2.傳統收益報告反映內容不完整
傳統收益報告的實際情況,是根據已經獲得的利潤基礎上,并未加入沒有實現的增值情況,使傳統收益報告情況內容缺少,無法給上市公司決策者提供正確的收益信息,影響決策者的判斷與決策。并且在實際價值增加時,相關人員會選擇不上報或者出現延遲上報的事情發生,收益上出現一個時間差,導致一個會計時期出現的上漲收益出現在另外一個會計時期內,在這種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嚴重破壞了收益報告的及時性,信息質量被大大降低,根本不能滿足上市公司的需求。傳統的收益報告不能實現當期收益,給管理層提供利潤操作空間。其中最為常見的利潤交易,是將超過成本價值的金融資產出售,所得其利潤。
3.收入與成本的比例失衡
配比原則是會計確認和會計計量時必須執行的原則,在實施一定會計期間內的會計對象要將收入情況與成本進行有效的對比,以會計期間內的計算作為主體,計算凈損益,換句話來說實現收入和收入相關的費用必須同一時間確定。在傳統的計算凈收益時,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又被稱為應收應付原則,就是資源轉化為現金的形式,這種現實原則收益只包括已經實現的收益,不包括沒有實現的收益,比如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只要沒有進行出售,那么價值就會出現波動,就不能及時反映。傳統收益過于追求穩健,然而卻沒有確定為實現的物品價值。
4.穩健性原則缺乏可行性
穩健性原則在傳統行業中一直是會計收益的重要支柱,保證會計收益的穩定性。但是穩健性原則是一種規范性思想,并不合適計量技術,在實際操作中很難規范,它取決于會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以及專業素質,這給收益帶來極為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在公司運行過程中沒有可比性,并對收益確定產生極大阻礙。比如某公司在持有資產時,資產的多少與市場價值有很大關聯,當市場價值高于成本時,傳統收益保持穩健性原則,不能確定所得利潤。由于穩健性原則的局限性,導致財務報告中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對于穩健性原則的使用要根據實際情況,不管是利潤增加還是減少,只要有充分的正價證明,就可以進行確認。
四、綜合收益報告的價值
1.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我國上市公司面臨的經濟環境逐漸復雜,傳統的會計收益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綜合收益報告剛好彌補了傳統收益報告的缺陷。隨著我國進入信息化時代,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在不斷增加,使用者需要了解不同的會計信息,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僅要知道企業現在的會計信息,還要對企業未來的會計信息有所了解,損益報表需要滿足報表使用者的要求,而綜合收益報告恰恰就可以提供最全面的收益信息,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有利于解決金融工具會計難題
企業目前有一部分項目的利益沒有體現在金融利潤報表中。我國 2006 年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法來衡量其中的價值,在利潤表中反映利益的變動情況,但是由于公允價值產生的情況都是持有損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將這部分損益直接作用在收益報表上,會出現很大收益數據波動,但是如果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綜合收益信息,就可以有效批露金融工作的收益和風險。
3.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收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對綜合收益提出的相關規定是否可以提高收益信息質量問題十分重視,為我國財務報告改革帶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傳統收益表的弊端,導致上市公司操作利潤普遍存在,綜合收益報告對這種行為進行披露,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資本市場的發展保駕護航。
五、我國上市公司綜合收益信息的價值總結
根據研究數據表明,綜合收益有利于提高收益的價值,在上市公司綜合收益方面有著很強的作用,因此國內的綜合收益方式通常采用資產負債觀進行計算,要求公司在財務報告中展示綜合收益的詳細信息,用來提高收益信息質量,我國上市公司往往采用金額操縱收益來實現收益增加的目的。綜合收益可以將沒有實現的收益集中在其他收益里,增加上市公司的財務透明度,避免出現操縱利潤的情況出現,增加市場競爭的公平、公正、公開原理,保證證券市場的平穩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