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臉支付是將客戶的臉部特征與個人賬號進行綁定,即使不使用手機,也可以快捷便利地進行的一種支付方式。基于此為了讓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普及,本項目就人臉支付推廣存在的問題和策略進行研究。
吳家美; 黃哲雄; 張慧; 彭婷; 蒲詩吟, 中國儲運 發表時間:2021-07-27
關鍵詞:人臉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快捷支付方式
一、人臉支付的發展歷程及應用現狀
隨著高科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逐漸往市場化,產品化的方向發展,人臉識別技術的類型也越來越多,現階段,人臉識別的應用應該說達到了一個可具備商業化的水平。我國許多研究機構、大專院校應經在圖像處理和模態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多的研究成果,對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基于人臉識別系統的人臉識別支付功能應運而生。而國外對于人臉支付的研究也在逐步發展。
基于我們研究的項目主題,金融行業目前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人臉識別系統,行業巨頭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支付等等的快捷支付方式,都在支付方式上配備使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在支付寶客戶端上,第三方支付方式就是一個人臉識別的過程,終端的服務器則是一個人臉鑒別后臺,利用我們所填寫保存的信息,支付時采集人臉信息并上傳,系統接收到圖像之后對人臉進行定位、識別,并將定位識別的結果返回到接收端,這樣就完成了一次人臉識別支付。
二、人臉支付的發展優勢
(一)化繁為簡,提高支付安全性:相比于數字密碼,人臉具有唯一性、穩定性和不可復制性的特點,安全性更加可靠,減少密碼泄露的風險。刷臉支付依靠生物信息識別技術,在信息審核安全性上,人臉識別技術基本上杜絕了任何冒名頂替的投機者,大大提升了信息比對的準確性。
成本較低,便利性較高:按照識別的精度排序,是虹膜、指紋、人臉的識別精度依次降低。但人臉識別可以根據攝像頭的提升而提升,雙目攝像頭、結構光攝像頭、TOF等等,這個上升空間很大。從應用性來看,現在讓所有的用戶都去提取虹膜信息、指紋信息,這個很難,不現實。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身份證照片,從對比庫的角度來看,人臉識別是有一定優勢的。此外,虹膜識別、指紋識別需要額外裝置,而進行人臉識別,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識別或者收集。
(二)體驗度較好,用戶較易接受:由于人臉識別根據攝像頭的提高而提高,而且算法的改進會讓刷臉核驗在極短時間內完成,讓用戶覺得這技術很高效很便捷。而指紋、虹膜由于更多地依靠智能硬件模塊的識別,比如上班考勤可能需要員工在指紋機上按幾次才能識別,這樣就會使得用戶下意識地把指紋識別歸為體驗差的技術。
(三)為商家“增值”:“增值”主要體現在營銷推廣上,刷臉支付其實就是一套營銷系統,可以在設備上推廣主打商品、優惠活動、發放優惠券等。同時還可以在后臺顯示用戶數據,根據用戶喜好,對老用戶進行針對性的推薦等。這才是刷臉支付不同于以往的支付方式最大的作用。
三、人臉支付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性問題:目前人臉識別支付的主要成本除了在于前期對于人臉識別的開發,如何更好更便利更加準確的識別人臉,并且把人臉識別與支付相聯系這方面的成本支出之外,更大一部分的成本來自于合作商戶的拓展。國內的商戶眾多,很難一時間統一配備上人臉識別支付,所以在你不斷去開發市場,拓寬合作商戶以及去普及人臉識的時候,將會產生巨大的消耗性成本費用。因此在人臉識別的發展過程中,當越來越多的商戶開放人臉支付的支付方式時,除了配備使用人臉支付方式所需要的識別人臉的設備產品所產生的設備成本,還將產生一系列拓寬市場產生的消耗性成本。
(二)消費者觀念問題:如今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趨近于成熟,在識別的準確性上是可以的得到保證的。但是由于人們的觀念認知,對人臉識別支付依然保持警惕的態度。擔心出現無法識別、識別不準或者盜刷的問題出現。消費者的觀念問題,依然是一種隱形的阻力阻礙著人臉識別的發展。
(三)信息安全:現階段,雖然生活方式呈現出簡單和快捷性,但其背后也伴有諸多信息安全隱患。不法分子通過各類軟件或者程序來盜取個人信息,并利用信息來獲利,嚴重影響了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公民在個人信息層面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給信息被盜取創造了條件。而政府針對個人信息采取監管和保護措施時,可能存在界限模糊的問題,這主要與管理理念模糊、機制缺失聯系密切。部分地方政府并未基于個人信息設置專業化的監管部門,引起職責不清、管理效率較低等問題。
(四)公共衛生安全:當前疫情期間,公共衛生安全相對嚴峻,人們出門都需要佩戴口罩,人臉支付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了人臉支付的消費一環,勢必在收益上會有所損失。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持續如此。那么,這對于人臉識別支付將是一個新的挑戰。各種刷臉支付的場景,不得不改為了掃碼支付,那這就讓已經習慣了享受便利,用一張臉走天下的大家感受到十分的不便,并且也給人臉支付帶來了新的問題。事實上,這還不僅僅是便利的問題。如果必須摘下口罩才能完成人臉識別支付,那么,本來是為了保障安全的高科技系統,卻讓用戶們處于一個困難具有風險的環境中,那這反而有可能變成公共衛生的一個安全隱患點,那這有可能將會引起用戶們的反感并且阻礙了人臉識別支付的發展。
四、解決問題的措施與建議
(一)由于人臉識別支付的市場還處于發展期,所以在市場開發階段將會投入巨大的成本資金,這將會為人臉識別支付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因此控制成本勢在必行,除了在設備研究上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之外還應該在前期控制商戶數量。在人臉識別支付不斷開發其他區域市場時,將合作重點放在大型商場或者大型交易場所,增加曝光度,促進使用量,等到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時候在逐漸地增加商戶合作量,達到穩定增長。
(二)人們可能認為,人臉在網絡上使用,可能只是一張照片或圖片,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每個人都只有一張臉、兩個虹膜、十個指紋,人臉、指紋、虹膜或筆跡、聲音、步態等都屬于生物識別的鑒別項目,對每個人來說,具有唯一性。并且,不管在哪個方面,人臉等數據被盜取是無法完全杜絕的,只要數據被采集、上網,就可能存在被破譯和盜取的風險。因此采用非技術手段來減少用戶的損失是簡單有效的方法。例如面對“隔空盜刷”問題,銀聯已明晰賠付政策的“風險全賠付”原則,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計賠付 3萬元;對于超出上述范圍的風險損失,通過例外協商機制,持卡人的正常用卡損失均可以足額補償。而支付寶則是采用保險兜底的方法,來解決盜刷風險的。
(三)加強網絡監管,提高自身的信息保護意識,創造綠色上網環境。保護用戶隱私不僅需要企業自律,更需要政府引導行業建立統一標準,筑起保護用戶隱私的堤壩。在互聯網時代,便捷和安全很難兩全,沒有一項技術是絕對安全的,技術只是輔助手段,用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行業要自律,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個人財產和隱私信息安全。
(四)在公共安全上,顯而易見受疫情影響,人臉識別支付收到了重大地打擊。但是,疫情終將會過去,人臉識別支付依然是未來的主流支付方式。如今面對疫情下的嚴峻考驗,應該放緩發展速度,根據國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縮小生產規模,減少人臉識別支付設備生產,同時減少商戶合作,放緩發展腳步,同時加強技術研究,爭取提高人臉識別支付的速度和安全性,并且線上線下相結合,繼續科普未來的支付趨勢以及人臉識別支付的優勢,為疫情過后的迅速發展做鋪墊。
五、結束語
人臉識別支付,盡管尚處在發展期,但是不管在安全性還是便捷性,都是領先現在的指紋支付和密碼支付,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和主流支付方式。同時人臉識別支付由于他的特殊性,能實現在線流量和離線流量的資源共享,幫助商家打造一站式數字化的功能化商店,對消費者來說能減少排隊時間和支付時間,提升購物體驗,是一種雙贏的支付方式,因此將會受到市場的推崇。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