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工程是指根據生態學、林學及生態控制論原理,設計、建造與調控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工程技術。其目的在于保護、改善與持續利用自然資源與環境,下面小編推薦一篇林業生態工程的論文。
[摘 要] 從解放后,我國開始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此工程的實施,為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從工程實施的過程與結果分析,目前,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此,應加快實施林業生態工程步伐,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 森林 林業生態工程 管理 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我國是一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林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然而,由于長時間的木材生產,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雖然近年來實施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項目,恢復和改善了現有的生態環境,但森林資源和林業發展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為此,我們要繼續加快實施以追求生態經濟最佳平衡為核心目的的林業生態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林業生態工程概述
1、內涵
林業生態工程是隨著林業發展戰略轉移、國家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需求而通過繼承、交叉形成的一門新的工程。它是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征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從生態、環境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并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種群人工匹配結合,進而形成一種穩定而高效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的過程。
2、特點
從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林業生態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對生態理論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根據生態理論,以生態環境改善為目標,通過工程措施即進行系統設計、規劃和調控人工生態系統的結構要素、工藝流程、信息反饋關系及控制機構所進行的林業生態建設。此工程旨在堅持土地資源優化組合的原則,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全面保護和科學經營現有森林,合理調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結構,來充分發揮森林改善生態環境、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
3、內容
林業生態工程包括以下內容: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總體布局與規劃,六大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情況與特點,我國主要生態環境問題與空間分布,生態環境工程建設面臨的問題與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戰略,立地劃分與適地適樹,不同區域山丘區環境、資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點,樹種選擇與林分組成,整地與造林方法,合理密度與密度控制,幼林撫育、防護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網、流域等為單元的生態防護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水土保持、水源涵養、農林復合、農田林網、河岸道路防護、災害地植被恢復、海岸防護等防護林的配置與構建技術,干旱、鹽堿、風沙、干瘠、鈣積層等技術問題。
三、我國林業生態工程的建設
我國林業生態建設是從解放后開始的,1978年“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實施,標志著我國林業生態工程進入了大規模的建設時期。幾十年來,隨著此工程的不斷成熟與完善,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并構筑起覆蓋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林業生態體系,亦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然而,從工程實施的過程與結果分析,目前,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仍存在諸多不盡人意的問題,如當前的經濟發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勵政府部門投資和管理林業生態工程,林業生態工程尚未形成科學的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缺少科學的統籌規劃,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資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門之間缺少有效的協調,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成為制約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瓶頸。為此,我們在賦予林業重要地位的同時,應通過各種有效措施和手段來進一步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的發展。
四、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十一五”期間,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也為“十二五”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了實現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和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將建成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在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三個堅持”:第一,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我國的國情、林情出發,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第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設與管理、保護與治理、興利與除害并重、并舉,以此實現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目標;第三,堅持“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即將增加資源總量、優化資源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和加強資源保護做為工作重點,把林業生態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五、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發展思路
1、加大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共同建設林業生態工程;二要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對一些重大項目應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或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三要進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償標準,擴大公益林補償面積,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向林業生態建設投資。
2、突出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
第一,大力加強丘陵崗地植被恢復工程、沿海防護林,突出黃土丘陵區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等;第二,繼續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提高建設水平,確保建設質量;第三,進一步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城鄉結合部要大力發展環城綠化帶、郊野公園、隔離林帶,農村牧區要重點構筑村莊綠化、農田林網和發展庭院林業。
3、科技引導,強化工程的技術含量
第一,要重點開展困難立地造林技術、植被恢復技術,并加快低質低效林改造,做好國家森林撫育試點;第二,圍繞林業良種壯苗選育、中幼林撫育、速生豐產林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綜合利用、多種經營等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攻關;第三,側重種群選擇及種群匹配工程,并考慮種群之間在生長時間、節律上的搭配,生態工程的工程措施應側重生態環境重建中必須采取的技術。
六、結語
總之,從林業生態工程高效、穩定、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其還需進一步調整與完善。
參 考 文 獻
[1]羅群《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加快崇明生態島建設》現代園藝.2007年第12期.
[2]左月玲《淺析林業生態工程與區域生態環境》赤子.2009年第14期.
[3]姚慶學《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記黑龍江省森林保護研究所》中國林業.2009年第4B期.
小編推薦優秀農業期刊 《農業知識》
《農業知識》(周刊)創刊于1950年,是由山東農業知識雜志社主辦的農業刊物。本刊堅持“科學、實用、及時、通俗”的辦刊宗旨,宣傳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大力報道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經驗,為廣大農民服務,為廣大規模種植戶、養殖戶服務。榮獲華東地區最佳期刊;山東十佳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