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花境的內涵、混合花境的起源和發展,通過對混合花境的實踐應用,總結出混合花境設計與施工經驗,以提升其應用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合花境,設計與施工,應用,職稱論文發表
1 花境簡介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林緣地帶各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其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為主,經過藝術提煉而設計成寬窄不一的曲線或直線式的自然式花帶,表現花卉自然散布生長的景觀[1]。在花境的各種形式中,混合花境作為一種新興自然式園林應用形式,經過融入中國本土元素的優化,已逐漸應用到上海大華清水灣、杭州湘湖壹號、蘇州雅戈爾風尚未來城和合肥華潤凱旋門等華東地區項目中,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愛,無疑將發展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園林應用形式,成為未來建設美麗中國的一種優秀應用形式。
2 混合花境的起源和發展
混合花境的起源可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人們開始尋求另一種偏向自然式的園藝風格,于是出現了混合花境的前端。1957年,英國造園家克里斯托弗·勞埃德(Christophor Lioyd)首次提出了“混合花境”的概念。這類花境綜合使用了各類植物材料,融各類植物所長,通常以中小型的花灌木作為背景,結合一、二年生花卉和球宿根花卉、觀賞草等,觀賞期較長,養護、管理簡便。
3 混合花境的設計
3.1 現場勘測與溝通
現場勘測即為花境“相地”,這是策劃營建混合花境的第一步。首先,要總體了解項目的基本情況,如項目的總面積、景觀造價、建筑風格和甲方喜好等;其次,要現場研讀設計圖紙,領會項目的景觀設計思想;最后,要對擬建花境的地塊進行勘測,在圖紙上描出地塊的大概輪廓并計算地塊的尺寸,在圖紙上盡可能詳細地記錄地塊與周邊景觀元素的關系,同時配合從各個角度拍攝照片,如果場地情況復雜則可原地環視一周錄像,為接下來的設計工作提供盡可能多的設計依據。認真完成以上三項工作有利于花境的設計和營造符合項目的總體要求。
現場與項目各方的交流也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向項目的甲方、設計方和景觀施工方介紹混合花境的特點、優勢和缺點,讓他們對花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理解并配合接下來將開展的花境設計和施工工作。如果甲方選擇的地塊的確不適合營造花境,則應從專業的角度為甲方分析,明確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如果在項目現場發現更加適合營建花境的地塊,則可向甲方提出合理的建議。總之,目的是為了在項目中最適合的地塊營造出最優秀的花境。
3.2 概念方案設計
花境設計師在拿到現場勘查資料后,即展開花境的概念方案設計。首先對項目中擬營建花境的地塊進行分析,在項目總體景觀設計方案的指引下確定花境的設計主題,選擇表達設計主題的主要景觀元素,通常以特色鮮明的植物為主體,適當配合雕塑、陶罐和景石等園藝設施會讓花境的表達更加生動活潑。設計師要拿花境概念設計、立面圖和效果示意圖與甲方反復溝通,在花境的造價上達成一致,概念方案要得到甲方的認可方可深化。
3.3 苗木資源調查
成為一名好的花境設計師的前提是熟知花境植物特征和習性,熟悉花境苗木市場資源。目前,華東地區花境苗木生產的主要特點是種類豐富但分布較散,主要產區在上海,江浙地區另有少量分布。進行一個項目花境設計的時候,大部分的植物的苗木資源不需要再進行調查,設計師對其早已成竹在胸,只有少數項目也有“特需苗木”需要到苗木市場調查,量身選購。
3.4 詳細設計
混合花境的設計相對于通常的綠化種植設計來說要復雜許多,設計花境可供選擇植物品種很豐富,根據經驗,一組100m2的花境一般情況下用到的植物品種達到60~80種,有的項目甚至超過100種,而且各種植物的變化組合方式也多種多樣,花境設計師只有具備豐富的花境營建經驗才能繪制出精準的設計圖紙,否則設計圖紙只會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因不具備可實施性而被調整得面目全非,從而達不到設計預想的效果。混合花境設計的詳細設計要求根據植物的高低、常綠與落葉特性、顏色、質地和花期等進行搭配,科學合理配置——給植物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使花境不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而且長效。詳細設計通常要求分層配置,以花境骨架植物種植圖和花境地被植物種植圖來出圖。
4 混合花境的施工
4.1 苗木的組織和調運
花境苗木的組織和調運看似簡單,真正運作起來卻沒那么容易。一個項目花境使用的苗木多達幾十上百種,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說,不可能在一個苗圃就能采購齊全,因此就需要生產片區各花境苗木商聯動。通常我們都會選擇其中的一家或幾家最為信任且有一定實力的商家替我們統一采購,通過他們將那些相對較小的苗圃中我們所需要的苗木組織起來并最終與我們統一結算[2]。在苗木的運輸方面,同城通常是上午裝苗,下午就能到達;200公里以外的異地通常是第一天裝苗,夜間運輸,第二天早晨到達。
4.2 施工前的準備
花境建造師要提前查詢項目所在地的天氣預報,避開雨雪天氣施工。一般在花境施工前一天到達項目現場,做好施工前的準備。首先,要準備好花境施工所需要的資材,如皮尺、白灰、肥料、水管、鐵鍬和小鋤頭等;其次,要做好人員分工,包括相互協作的施工組織管理人員的分工和勞務工人的調度;再次,要選擇好苗木臨時擺放地點,方便施工調配的同時不影響其他專業的交叉施工;最后,要合理組織施工順序,很多情況下,花境的地塊分散在項目各個不同的位置,各地塊平行施工還是一塊接一塊串行施工,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花境建造師要提前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
4.3 基礎施工
花境建造師在苗木種植之前應先進行基礎施工,為接下來的苗木種植打好基礎。第一步,到場的苗木澆水和修剪,混合花境用灌木比較多,這一點要特別重視,夏季要做好防曬遮蔭;第二步,場地清理,并根據設計圖紙劃定花境營建范圍;第三步,土壤改良,通常使用有機肥散滿整個地塊,用量根據項目土質情況來定;第四步,裝飾園藝小品的布置,圖紙根據場地和花境特色的要求,布置雕塑、陶罐、景石等。
4.4 苗木的種植
4.4.1 花境骨架植物的種植
混合花境的骨架植物一般為小喬木、灌木和大型草本,其主要作用是把花境主體輪廓撐起來,立面上對花境的整體林冠線做把控。花境建造師應對照設計圖紙,按照骨架植物苗木從大到小的順序放樣。并不是按照設計圖紙來種植就能一步到位,場地在現場勘測之后,可能因為常規綠化施工而發生了變化,例如范圍線內建了水電檢查井、常規綠化完成之后花境的大背景發生了變化等,這就需要花境建造師在現場根據情況靈活地適當調整。最好在骨架植物放樣完成1/4~1/3時一邊開始種植一邊繼續放樣,這樣方便根據到場苗木的情況和場地的變化實時調整苗木的種植位置,現場臨時調整花境的設計以優化效果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4.4.2 花境地被植物的種植
混合花境的地被植物一般為低矮灌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時令花卉,其主要作用是豐富植物景觀效果和地表覆蓋。地被植物種類繁多,形態多樣,是花境中最易出彩的部分。花境建造師應對照設計圖紙,按照地被植物苗木從里到外的順序放樣,控制好植物的層次,做到里高外低。地被植物通常是以團狀形態出現,線條飽滿流暢,聯系各骨架植物,形成小組團的效果。
4.5 收尾工作
4.5.1 開挖草坪溝
種植完成后要沿花境的外輪廓線開挖梯形草坪溝,規格為10cm寬,5cm深,要求均勻、流暢。草坪溝有界定花境與草坪空間、排水和防止草皮蔓延至花境的作用。
4.5.2 澆水
及時澆水在花境的施工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一步,不管是什么季節施工都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澆水。夏季反季節施工的情況下最好是在施工過程中暫歇或者午休的時候澆水。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格骨架苗木要將水管插入種植穴灌水,不能只是噴灑,否則只是表面淋濕,土球并沒有濕透,從而影響成活率;地被要植物要均勻噴灑,以免水壓過大沖倒植株。
4.5.3 施工現場清理
花境建造師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結束后要將石頭、花盆、美植袋和殘枝敗葉等施工產生的廢料清理干凈;施工余苗不要浪費,要加以保護并合理利用.
一個優秀的花境設計師和建造師要養成記錄的好習慣,在參與一個項目的過程中,要詳細記錄設計施工的過程,拍照記錄施工各個環節中重要的過程和完成后的效果,形成一份項目存檔,便于與今后回訪效果對比,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有利于我們的花境設計和施工在將來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顧穎振,夏宜平.園林花境的歷史沿革分析與應用研究借鑒[J].中國園林.2006(9):45-46.
[2] 姚一麟.華東地區混合花境應用性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 2012(10):93-9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